6月22日,距离最终完成取缔“地条钢”任务已仅剩8天时间了。
6月21日,记者从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到目前为止,河北省内所有已排查出的“地条钢”企业早已停产、断水断电,“地条钢”生产设备基本上已提前拆除完毕,总体来说,取缔“地条钢”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在接下来的核查收尾工作中会逐步解决。”
不过,最终彻底取缔“地条钢”落后产能、全部完成除清任务是在6月30日,这是国家要求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也是国家给出的最终时间节点,然而,到今天为止,距离完成这一政治任务的最后期限已仅剩8日。
“接下来,在这最后一周时间,我们会严格按程序、按文件要求部署实施,确保在规定的时间节点之前,进一步彻底完成“地条钢”落后产能的取缔任务。”上述负责人表示。
2016年底,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炭安全监察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钢铁煤炭违规新增产能打击“地条钢”规范建设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落后产能,要立即关停并拆除相关生产设备;严厉打击“地条钢”非法生产行为,对“地条钢”生产企业,坚决实施断电措施,坚决拆除并销毁工频炉、中频炉设备;严禁新增产能,迅速开展违规新建项目核查,严防已退出产能死灰复燃。
早在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关于地条钢有关问题的复函》(国经贸产业函〔2002〕156号)中就表明,“地条钢”是指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等熔化、不能有效的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感应炉是利用感应电热效应使金属物料加热或熔化的电炉,根据输入电源频率可分为工频感应炉(50Hz或60Hz)、中频感应炉(150-10000Hz)和高频感应炉(10000Hz以上)三种,钢铁领域应用较多的为工频和中频感应炉(以下简称“中(工)频炉”)。而用中(工)频炉熔化废钢生产地条钢、普碳钢、不锈钢等钢坯(锭)及钢材,不仅保证不了质量要求,而且严重干扰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必须坚决予以拆除。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今年1月1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7理事会议上表示,“今年6月30日以前,要彻底除清“地条钢”等落后产能,这是要坚决完成的政治任务!”
6月22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家政策要求来看,今年6月30日之前彻底除清“地条钢”是必须要完成的政治任务。如果地方政府严格执行中央政策,相关企业自觉主动配合实施,完成任务没有问题。”
不过,他同时认为,“到现在为止,并不是所有的设备均已拆除,要彻底完成取缔任务依然很艰巨,一些地方利益的保护还是存在的,如果这种高压态势不一直坚定下去,这些已暂时关停的地条钢企业仍然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全面核查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6月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月2日至26日,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组成8个督查组,赴各地开展取缔“地条钢”专项督查。目前各地排查发现的“地条钢”产能已全部停产、断水断电,正按照“四个彻底拆除”(彻底拆除中频炉主体设备、彻底拆除变压器、彻底切割掉除尘罩、彻底拆除操作平台及轨道)的要求将“地条钢”取缔到位。
进一步了解到,为确保6月底前彻底取缔“地条钢”,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组织开展的此次取缔“地条钢”专项督查行动,8个督查组对已上报存在“地条钢”企业的29个省(区、市)进行了专项督查,取缔“地条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的企业按照“四个彻底”要求完成了拆除工作,有的正在拆除过程中,有的则处于断水、断电状态。
对于已发现的“地条钢”产能已全部停产、断水断电,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彻底拆除“地条钢”设备,确保取缔到位,仍是收尾工作的重点。
6月21日,距离最终完成取缔“地条钢”任务已不足10天,记者通过采访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了解到,“根据各省上报的任务完成情况,接下来,我们仍需进一步完成核查工作,具体取缔的“地条钢”产能数字也尚需近一步核实。”
李新创向表示,“所以接下来国家的执法力度应该加大、再加大,要彻底,要全面,要持续性,千万不可忽冷忽热。”
“之前为什么不能完全取缔?还是由于相关政府部门出于自身或地方利益的考虑,执法执行不到位,这是坚决不允许的。如果这样的地条钢企业还要保护,那合规的企业还如何生存?”李新创说。
坚决取缔
5月24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运行监测协调局在其发布的《关于举报“地条钢”违法生产企业的通告》(下称《通告》)中称,为始终保持打击“地条钢”的高压态势,列出了以下三类作为举报受理范围的企业:“地条钢”生产企业;已取缔的“地条钢”生产企业异地转移或复产;名不副实,打着铸造企业的幌子,违法生产“地条钢”的企业等。此外,河北省工信厅还公布了举报电话。
了解到,6月12日,河北省副省长李谦在全省深入推进排查取缔“地条钢”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对排查取缔“地条钢”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落实、再强化,确保6月底前所有“地条钢”生产企业彻底取缔到位。
李谦表示,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确保不折不扣按时完成取缔任务。“排查清理务必再深入,进村入企进行’地毯式’排查,分门别类,建立清单,实行和完善重奖举报查处制度,形成严防严打高压态势;拆除取缔务必再彻底,严格按照’四个彻底’要求拆除到位,坚决依法查处,严防死灰复燃。”
“责任落实务必再到位,市、县政府要逐级对上级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作为追责问责重要依据;追责问责务必再从严,今后凡经举报并初步核实的,要对“地条钢”企业所在地县级政府主管领导和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先免职、后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确保圆满完成取缔任务。”李谦强调。
河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河北省'地条钢'没有总的产能数字,对于已发现的'地条钢'生产企业和违规设备,我们会严格执行国家和河北省相关政策要求,坚决予以彻底关停和取缔。”
(来源:经济观察报)
相关资讯
地条钢清理整顿进入收尾阶段 钢厂生产需求进一步加大
距离6月30日取缔“地条钢”大限的日子越来越近,这场“地条钢”整治风暴也即将画上句号。
金联创一位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距离6月30日全面清理“地条钢”的最后时限已不足10日,湖南、重庆等省市已陆续公布了“地条钢”企业处置情况。截至5月底,全国已压减粗钢产能4239万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4.8%,退出煤炭产能9700万吨左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5%。
该分析师表示,取缔“地条钢”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落后产能被淘汰,正常钢厂的生产需求增加,此消彼长市场逐步走向正轨。目前钢铁企业正加快生产,一方面是“地条钢”取缔,钢厂订单量上升,另一方面是因为钢铁价格居于高位利润较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数据显示,5月份钢铁新订单指数为60.5,相比4月份的46.9大幅提升。这是2013年7月份以来的次高值。同期钢铁库存却比较低。比如5月份钢铁库存指数为42.1,低于临界点50,处于萎缩的状态。这是去年4月份以来的次低水平。
该分析师告诉记者,目前钢铁企业加快生产,尤其是加快生产建筑用钢。除清除“地条钢”因素外,国内机场、铁路、公路等基建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也是重要原因。目前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向好,国内钢市需求依然旺盛。随着行业盈利的持续好转,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目前除正常生产的企业采用一切办法提产外,部分减产、停产企业也在积极恢复生产,提升开工率。预计后期国内粗钢日均产量仍有再创新高的可能。“地条钢”清理整顿进入收尾阶段,对钢价支撑依然强劲。但是高利润刺激下,钢厂后续将相继复产,届时供应存在回升预期,若供给不敌需求增速,市场依旧面临较大的调整风险。
权威行业分析报告:
-
特殊钢系列报告之一:大国钢铁之中国特殊钢简介
-
特殊钢系列报告之二:国内重点特殊钢生产企业介绍
-
特殊钢系列报告之三:国外重点特殊钢生产企业介绍
-
什么样的不锈钢餐具才安全?
更多资料查询请点击以下链接
(涵盖7大板块,近40个细分领域,汇总400余条知识点,为您提供最全的信息查询功能)
:
点此使用
资料查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