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成长道路上,Uni(有你),有我。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专业的文章和靠谱的课程,还能找到资深的督导和颇益的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廣告狂人  ·  独家:格力改名背后策略! ·  19 小时前  
他化自在天  ·  《从艺术家,取长补短》(营销艺术入门1/la ... ·  3 天前  
黑马营销  ·  短剧全球化浪潮来袭,谁才最大赢家? ·  3 天前  
一念行者  ·  以大海而存在,让波浪境生境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心理Uni

我们为什么「要面子」?

简单心理Uni  · 公众号  ·  · 2021-08-28 11:00

正文


本文字数2100+|阅读预计需要6min


文|周瑜

(简单心理「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2019级学员)


本文围绕着“面子”谈起,引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开篇:

面子是我们在谈话里常常听到的,因为好像一听就懂,所以细想的人大约不很多。

-- 出自鲁迅的文章《说面子》,收录于《且介亭杂文》

什么是“面子”?

先举几个列子:

  • 同学聚会的时候,你请大家在高档餐厅吃饭,感觉很有“面子”

  • 同事一起开会的时候,领导因为一件小事,当众对你进行批评,感觉很没有“面子”

  • 分手后,尽管有一段时间,自己过得很糟,也许偶尔失眠,也许偶尔黯然落泪,但在前任面前,为了“要面子”,会努力表现出坚强,露出一切都很好的微笑


作家林语堂曾说“中国人的面子很容易举例,但很难下定义。” 有很多学者都曾经尝试过给“面子”下定义, 社会心理学者翟学伟认为“面子是个体根据他人的正反评价而形成的自我感受和认定 ”,心理咨询学者曾奇峰认为“面子包含了精神分析所说的“自恋”全部的内涵和外延”。

“面子”是自我在人际间的复合体验 。当有面子时,会体验到喜悦、满足、自豪、被尊重;当丢面子时,会体验到悲伤、羞耻、自卑、被轻视。有时为了维持“要面子”这种体验,会伪装自己,甚至会难为自己。


“要面子”的成因

适度的要面子是合理的追求。

要面子的成因,在人本的视角下,要面子是满足社交和尊重的需要;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下,要面子遵循超我原则,满足超我的需要。

面子是在人际间的自我,有追求良好体验的动力

“死要面子,活受罪”

这个俗语讲的是过度“要面子”给自己带来了困扰,例如拿所有生活费买了一部最新款手机,之后可能靠吃方便面度日;通过小额贷款买了一套轻奢的化妆品,之后可能要拆了东墙补西墙。
过度要面子的成因,是这种“有面子”的感觉对自己太重要了,以至于脱离现实,脱离自己能承担的能力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种可能是想要奋力逃避“丢面子”的痛苦,相比这种心理上的痛苦,更愿意承受现实的痛苦,例如靠方便面度日;另一种可能是,对“有面子”的极度渴望,自我的价值过分依赖于别人的评价,例如看到别人羡慕的眼神,觉得天天吃面也值了。


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强化过度要面子的合理性

儒家文化更在意别人的评价,更强调“美名”,崇尚社会和尊重需要,而且还有一些典故被宣扬至今,例如“不吃嗟来之食”,为了维持“有骨气”的形象即使都快饿死了,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促进了过度要面子的行为

电子信用、小额贷款、便捷支持等科技手段,我们越来越容易进行“透支”。科技的本质是提高效率,主要看我们应用到哪里。假如靠透支快速获得“有面子”满足感,在经济层面会带来风险,同时在心理层面也会造成负担。


过度“要面子”的危害

承受不了“丢面子”的情绪,暴怒付诸行动

有时看社会新闻,一些打架斗殴、争强斗狠的人,闹到最后不可收拾。事后冷静下来,发现起初冲突的原因往往很简单,大多数情绪失控的原因是感觉自己丢了面子。

过度要面子的人通常很难承受丢面子时的痛苦,这种痛苦是种崩溃的感觉,丢了面子好像整个人都被否定,而暴怒是对这种否定的抗争。

不断追求完美,事事争第一,活得很累

有些人通过比别人强来获得有面子的感觉,或者是为了让父母获得有面子的感觉。过度要面子的人,会对自己更加严苛,不仅满足于优秀的成绩,还需要争第一。

这种不断追求完美的人,一般身心会疲惫,还不敢停下来享受,一直在努力奋斗的状态。

人群中左右逢源,独处时厌恶自己

有些人通过在人群中人见人爱、左右逢源来获得有面子的感觉。过度要面子的人,会过度依赖在人群中被重视的感觉,因为很难在独处中获得这种感觉,于是厌恶自己,或者把对自己厌恶投射给家人,有一种“两面派”的感觉。


我们该怎么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