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早教微观
微者,精妙也;观者,谛视也。以早教微观,可以知上策,明幼规,察园涵,破迷题,了师心,安父母,健童生,谐成长,共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抖音电商营销观察  ·  “夺金开放麦”九大政策解读回顾 ·  10 小时前  
亿邦动力  ·  共情、悦己、求划算,情绪如何左右消费行为? ·  12 小时前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20日各省淘汰鸡主流价格 ·  17 小时前  
上海实习生招聘  ·  180/天!环球资源上海海外市场实习生招聘 ·  2 天前  
上海实习生招聘  ·  180/天!环球资源上海海外市场实习生招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早教微观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 3 大策略,还有这两个误区一定要注意!

早教微观  · 公众号  ·  · 2019-04-03 19:45

正文




1

给孩子制造与书亲近的机会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不强迫孩子读书,也不能奢望他突然爱上书。引导阅读的第一步,就是给他接触书本的机会。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孩子每天都处于阅读的氛围中,开始阅读的几率自然更大。


小花的爸爸告诉老师,家里他最满意的就是客厅一角——一张大书桌,堆满各种各样的图书。每个周末,和孩子一起坐在桌旁,享受着阳光下的阅读时光,这是多少娱乐活动都代替不了的幸福啊!


如果你家里没有书桌,也要想办法营造阅读氛围。让孩子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找到书。此外,周末多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走走,孩子更容易进入书籍的海洋。




2

做好阅读陪伴


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常常买了书丢给孩子自己读。但 没有家长的陪伴,幼儿很难不被其他刺激夺去注意力。


3 岁前,幼儿阅读最重要就是家长的坚持。从开始的 5 分钟、10 分钟,再到后来的半小时。 你可以把绘本故事读给他听,也可以拿一本书坐在孩子身旁。重要是让他习惯读书,把读书融入生活。


陪伴是个慢慢放手的过程。等他有了自主阅读能力,就可以慢慢放手了。



3

让孩子感受到书本与自己的联系


小时候,小编刚接触书籍,也只觉得枯燥无趣。有一次上小学的哥哥拿了一本课外书来,里面讲的都是小朋友的日常。哥哥一边读给我听,一边和我讨论着里面的故事。


那一刻,我第一次有了“原来书这么有趣”的想法,也感受到了阅读与自身的联系。好奇心与共鸣是我开始阅读的契机。


所以,家长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把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点结合起来,引导孩子认识到读书的乐趣,阅读兴趣自然就培养起来了。




这两件事一定不要做
1


阅读氛围有了,亲子陪伴也做到了,为什么孩子还是对阅读提不起兴趣?可能是你做了下面这几件事。


不停提问


好多家长都有不厌其烦提问的习惯。——“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小松鼠是怎么上树的?”……


读书本该是最放松的时刻,切莫用“急功近利”的问题破坏这种氛围,让阅读变成隐形任务。


把亲子阅读变成道德教育


还有的家长把阅读搞的像上课似的。总是希望孩子知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这种说教无疑也破坏了阅读的意义。


很多好的绘本,作者本身是没有那些说教意图的。 所以让孩子用心感受就行,不要添油加醋,画蛇添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