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法人微信:瞭望军事风云,关注国家安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解放军报  ·  人民子弟兵持续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放军报

荐读|他用一堂课的时间告别奋斗26年的军营

解放军报  · 公众号  · 军事  · 2018-06-15 11:41

正文

6月的清晨,汽车在喀喇昆仑高原颠簸穿梭。倒车镜里,营区的轮廓越来越模糊,晨雾中隐约传来嘹亮的军号声——亲爱的战友们该起床了。这天,新疆军区某综合仓库原政委杨军正式离开了奋斗26年的军营。


两个多月前,上级分配给他所在单位一个团职干部退役指标。在单位的团职干部中,杨军年龄偏大。考虑再三后,他郑重向组织提交了退役报告。

资料图


请让我用最后一堂课告别军营

■新疆军区某综合仓库原政委 杨军

提交退役报告后,有人劝我,可以借故探亲休假,在家里等待上级批复。说真的,我的确有很多可休假的理由:父母年老多病、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去年的假还没有休完,等等。可这个阶段党委常委好几人都在外执行任务或学习,在位的本来就少,我怎能一走了之?我决定站好最后一班岗,以实际行动给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这些天,我带头训练、查哨、巡逻,先后组织安全骨干培训、专业骨干集训和“四会”教练员比武;举办“军嫂访谈”活动,邀请临时来队军嫂为未婚官兵进行面对面婚恋指导,帮助官兵解决婚恋难题。除此之外,我还在广泛征求官兵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召开了最后一次党委会,研究如何为基层办实事。


离队前几天,官兵们听说我要下山了,强烈要求给我送行。我对大家说:“送行就不用了,如果大家真有这个心,就让我给大家再上最后一堂课,算作‘告别仪式’吧!”


可怎么讲好这一课呢?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一次次凝望着窗外的雪山,漫长的思绪随天际无限延伸。我想起了17岁那年走进军营时的光荣与自豪、新训结束时的首次嘉奖、当“神炮手”愿望落空时的郁闷失落、当上炮长并光荣入党时的兴奋激动、昆仑山下抗洪抢险时的紧张疲惫……


思索了一天一夜后,我走上讲台,从生活、工作、做人、育人、处事等方面,和仓库全体官兵分享了自己26年的军旅故事与成长感悟。这堂课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有的只是一些琐碎事、日常事。没想到,两个小时的授课,官兵们从头至尾都听得格外认真。


此次改革,我成了那30万分之一。最后这一堂普普通通的课,既是我献给军营的临别礼物,也是我对自己26年军旅青春的致敬。


(徐俊  特约记者张强 整理)

杨军与战友一同研究高原蔬菜种植方法。代锡科 摄影


我的高原我的梦

授课人:新疆军区某综合仓库原政委 杨军

战友们,明天我就要脱下军装,离开这片守护了近30年的热土。回首过去9000多个日日夜夜,心中几多感慨与不舍,但最难忘的还是当战士的那段岁月。


在不久前的改革调整中,你们中不少人从繁华都市移防到雪域高原,从作战部队转隶到后勤保障单位。我知道很多人心有不甘,甚至萌生了混日子的念头。临别之际,我想和大家掏掏心窝子,分享一下我的军旅故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17岁那年,我高考失利,与大学失之交臂。为了圆心中的军校梦,我选择了报名参军,随着西行的列车来到了喀喇昆仑,渴望着能在部队考学提干。


入伍训练中,我付出了异于常人的努力,很快便在同年度兵中脱颖而出。老兵们都说,凭借我现在打下的训练底子,下连后一定能成为精武标兵,入党、立功、保送军校都不是问题。


资料图


然而就在我对未来满怀憧憬时,一纸命令击碎了我的梦想。根据任务需要,我们那批新兵全部被分配至某偏远农场执行拓荒任务。这也意味着我军事素质好的优势将无从发挥,一切都得从头再来。


在农场劳动期间,我们住的是打着通铺的帐篷,吃的是咯咯响的沙石饭,喝的是带泥土的涝坝水,每天顶着烈日战黄沙。一顶草帽、一双手套、一个水壶、一把铁锹便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不禁问自己,难道这就是我军旅生涯的全部?难道我的军校梦就这样破灭了?


虽然心有不甘,但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巨的劳动任务,我并没有就此消沉。劳动中,我和战友比施工标准、比完成速度、比个人作风。也正是那几年的历练,锻造了我勇于进取、甘于奉献的意志品质,对我后面的军旅生涯产生了很大影响。


由于完成任务出色,上级破格给了我们一个报考军校的指标。消息传来,我心中的希望再度被点燃,白天生产劳动,晚上复习备考,每天只睡4个小时……经过数月的努力,我在大单位摸底考核中取得第一名。


然而,命运再次跟我开了一个玩笑——由于人武部工作疏忽,我档案中的《士兵登记表》不翼而飞,并因此在考学资格审查中被取消了资格。


对于一个苦苦奋斗的人来说,最痛苦的不是没有希望,而是手捧着希望却眼睁睁看着它破碎。那段时间,我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打算混到服役期满便退伍回家。


就在我数着日子盼退伍的时候,驻地一个水库大坝发生决堤,连队接到封堵决口的命令。


眼见决口处被洪水冲得越来越大,连队十几名党员骨干跳入急流中,手挽着手连成人墙,用身体阻挡洪水对决口处的冲击。连队干部带着剩下的战士,在决口处打了一排又一排木桩,不断投入大量的土石沙包。期间,好几名战友险些被洪峰卷走,但没有一个人退缩。经过全连官兵8小时的艰苦奋战,大坝决口终于被修复合龙。


“决不当孬兵,更不当逃兵!”这次抢险救灾的经历,让我明白只有平庸的人生,没有平凡的岗位,即便普通如我们这群屯田兵,在革命事业中同样担负着自己的使命,有着自己的价值。认真地思考后,我向连队党支部提交了报告:即便考不了军校,我也要申请成为一名志愿兵,在为祖国拓荒中实现青春价值。


心中有了定盘星,心态随之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觉得眼前这片土地一片荒芜,现在看来却不失壮美;以前觉得劳动单调枯燥,现在品来却乐趣十足;以前觉得条件艰苦,现在却能苦中作乐。不久后,因表现突出,我被上级表彰为“劳动模范”和“优秀共青团员”。


后来,军分区领导了解到我的情况并详细核实后,分区党委专门为我上报情况说明,申请报考资格审查附议。就在士兵考学日期到来的前一周,上级批复终于下达,允许我补充报名。


经历了一波三折后,我终于如愿地踏入了军校大门。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倍加珍惜,刻苦学习训练。毕业时,我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得到了前往军区机关任职的机会。


然而,我最终的选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分配时,我主动写下血书,要求回到我的老单位——那个位于戈壁深处的垦荒连队。我深知,自己曾经就像是那片荒漠中的一棵小树苗,若没有组织的关心和战友的帮助,哪有我今天的成长进步?


在海拔4000多米的喀喇昆仑山高原,杨军与官兵一同植树。 代锡科摄影


随后20多年,我就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团职干部。如今,即将离开这片深爱的高原热土,我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给你们,只是为了告诉大家:虽然环境依然艰苦,但你们的幸运在于赶上了强军兴军的新时代。只要能够心怀梦想,沉下心来,扎下根去,你同样可以在这片雪域高原听到希望破土而出、拔节成长的声音。

本文刊于2018年6月15日《解放军报》

“基层传真”专版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作者:杨军;

本期编辑:张晓君、葛志强、王一心;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