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四川西昌发生的两起由儿童玩火引发的森林火灾,造成巨大损失,家长因此被追责并赔偿经济损失。文章分析了事件背后的教育漏洞,并指出监护人应承担的责任,同时提出了防火教育的必要性和加强危险品管理、危机意识、教育方式等建议。最后,文章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到防火工作中来。
四川西昌发生两起森林火灾,均由儿童玩火引发,造成巨大损失,家长被追责并赔偿经济损失共计145万元。
这两起事件暴露了家庭教育的漏洞,监护人因未妥善保管易燃物品、未制止孩子携带易燃物进山、日常防火教育缺失等存在明显监护过失,需承担法律责任。
事件反映了防火教育的重要性,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孩子的危机意识和防火意识。
为了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共同参与,采取签订《监护责任承诺书》、推广危险品上锁存放、开展火灾逃生演练、设立护林员课程、在林区加装智能火情监测仪等措施。
守护绿水青山需要每一双手的共同托举,预防火灾不仅仅是消防员的责任,全社会都应参与到防火工作中来。
一簇烟花、一支打火机,竟让多个家庭背上百万债务!
近日,四川西昌公布两起儿童玩火引发的森林火灾追责结果,
7名未成年人的家长因监护失职,被依法追偿经济损失共计145万元。
这场"天价教训"背后,暴露了怎样的教育漏洞?
两起火灾,百万教训:
孩子的"无心之过"有多可怕?
2024年2月至3月,西昌接连发生两起触目惊心的山火事故:
第一把火:烟花点燃的30万代价
2月12日,3名9-14岁儿童在家属区后山燃放烟花,火星引燃杂草,213名救援人员鏖战3小时才扑灭0.3公顷火场。
经查,孩子们为"看火星溅落"故意朝枯草发射烟花,家长最终赔偿30万元。
第二把火:6岁幼童的"致命游戏"
更令人心惊的是,3月10日,4名6-11岁牧羊儿童在山沟中6次点火取乐。当第6次火苗遇大风瞬间爆燃,410名扑救人员苦战整夜才控制住9.4公顷火场(相当于13个足球场)。其中年龄最小的肇事者仅6岁,
家长们合计承担115万元赔偿。
法律亮剑:为何让家长"买单"?
根据《民法典》第1188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这两起案件中:
9岁儿童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监护人担责!
6岁幼童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父母负全责!
法院审理认为,家长未妥善保管打火机、未制止孩子携带易燃物进山、日常防火教育缺失,存在明显监护过失。
巨额赔偿不仅为弥补生态损失(每公顷林地修复成本超10万元),更是对家庭教育责任的严厉警示。
血的教训:
防火教育岂能"纸上谈兵"?
在彝族聚居的西昌地区,山火防控本是重中之重。但事件暴露出三大隐患:
1. 危险品管理失控:
涉事家庭均未对打火机、烟花实施"儿童隔离" !
2. 危机意识淡薄:
11岁女孩明知山间禁火仍参与点火游戏!
3. 教育方式滞后:80%受访家长承认仅口头强调"不许玩火",未演示灭火方法!
值得关注的是,其中4名儿童来自"空心化"家庭——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由祖辈照看。留守儿童的防火教育缺失,已成偏远山区的新痛点。
多方共治:
筑牢"防火墙"需全社会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