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方科技大学赵天寿院士、李一举等《Angew ... ·  14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阿德莱德大学王少彬教授、哈工大马军院士CSR ... ·  14 小时前  
高分子科技  ·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 ...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浙理工童再再课题组JACS:基于flat-o ...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上海交大王寅Angew:给伤口吹点气—氨肽酶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江南大学马松琪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新潜伏固化机制实现单组分环氧室温超长储存、中低温快固化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11-16 10:29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一键订阅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热/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耐化学品性、加工性能等,被广泛应用于涂料、胶黏剂、电子封装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全球年产量近400万吨。环氧树脂在固化前是小分子或低聚物,普遍需与固化剂(也称硬化剂或交联剂)发生固化反应形成三维交联网络结构才能表现出优异性能。由于混合后会发生固化反应,环氧树脂与固化剂需分开储存,现配现用(称为双组分环氧树脂体系),导致操作繁琐、产品质量不稳定、适用期短、材料易浪费。基于潜伏固化剂或促进剂的单组分环氧树脂体系可解决上述问题。然而 实现单组分环氧体系室温长期储存(≥6个月)、中低温(≤130℃)快速固化,仍面临巨大挑战,急需发展新潜伏固化机制,以满足高储存稳定性和提效降耗的发展需求。

近期,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马松琪教授团队 报道了一种 新潜伏固化机制:动态交联-可控溶解,实现了 单组分环氧体系室温超长期储存、中低温快速固化 ,如图1所示 。具体通过Diels-Alder 加成反应的动态交联使能溶于环氧树脂的高活性胺类固化剂转变成不溶的无活性固化剂,实现单组分环氧树脂体系在室温下的超长时间储存(理论上永远不会交联);当对其进行加热(如1 00℃以上),动态交联的固化剂发生逆Diels-Alder反应而解交联,并溶于环氧树脂而恢复高固化活性,实现中低温下的快速固化。


图1动态交联-可控溶解潜伏固化机制示意图


图2 动态交联潜伏固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图3 单组分环氧体系的潜伏和固化性能


图4单组分环氧固化物制备及性能


该研究不仅发展了一种新潜伏固化机制,实现了单组分环氧体系的室温超长时间储存和中低温快速固化,同时为动态交联化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应用 。该工作以“Dynamic Cross-Linking Chemistry Enables Advanced One-Component Thermosets”为题发表在《M acromolecules》上( Macromolecules , 2024, 57, 9950-9959)。文章 第一作者 江南大学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硕士生李发林,通讯作者为马松琪教授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macromol.4c02009


相关进展

江南大学马松琪教授《Chem. Soc. Rev.》综述:可闭环回收高分子 - 从单体和高分子设计到聚合-解聚循环

江南大学马松琪教授团队 Angew:绿色高效合成二硫缩醛和聚二硫缩醛的方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马松琪、朱锦研究员《Compos. Sci. Technol.》:低粘度可降解缩醛环氧及其易回收碳纤维复合材料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马松琪研究员等发展了基于动态腙的新型易回收热固性树脂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马松琪研究员等在席夫碱型易回收热固性树脂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马松琪研究员团队在生物基易回收热固性树脂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马松琪研究员、朱锦研究员等在生物基易回收热固性树脂领域取得突破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