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甄垚
肌肤健康管理专家,从事美容、护肤行业超过15年。擅长透过成分,解析每款产品真实效果。对于任何护肤问题,有问必答!微信号160387810。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16 小时前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16 小时前  
广告文案  ·  星巴克,重回一个定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甄垚

涂在面部的化妆品,皮肤能“吸收”多少?

甄垚  · 简书  ·  · 2017-11-30 19:24

正文

消费者在评价一款护肤品时,吸收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不过,大部分小伙伴对吸收的理解都有偏差,消费者所说的“吸收”难道真的被皮肤吸收了吗?化妆品是不是只有被皮肤吸收才可以发挥作用?甄垚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吸收”和“吸收感”

这里的“吸收”,是指化妆品中的成分通过渗透作用,穿过皮肤角质层,进入皮肤内部的过程。“吸收感”是消费者涂抹化妆品后,感觉到产品被皮肤吸收利用。通常情况下,消费者感觉到产品被皮肤吸收,只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通常有一些几种情况。

水分蒸发

大部分化妆品中,含量最大的成分是水。消费者在涂抹、轻拍化妆品后,绝大多数水分迅速蒸发、流失,消费者在面部感觉不到水分的存在,造成被吸收的错觉。这种情况以爽肤水最为明显。有些小伙伴认为皮肤干燥、缺水,就拼命拍爽肤水补水。他可能不知道,拍在面部的水基本上都蒸发掉了,能够进入皮肤内部的非常少。皮肤的水分基本上要靠喝进去的水补充。皮肤干燥、缺水,要做好保湿,而不是用爽肤水和面膜补水。

油脂性质

在涂抹乳液或面霜时,有的清爽、顺滑,有的油腻厚重。前者通常被认为吸收比较快,后者被认为吸收慢。实际上,消费者这些感受和吸收关系不大,只是配方师根据目标群体的喜好,有针对性的使用不同油脂的结果,

消费者涂抹后肤感轻柔,感觉很快吸收,只是配方师使用了一些轻质、干性的油脂,在配合一些固体脂类或者蜡。这种配方构成,水分蒸发比较快,剩下的轻质、干性油脂和固态脂,很快就按摩不动,让使用者感觉护肤品已经被皮肤吸收,实际尚这种“吸收感”和皮肤真正的吸收关系不大,是消费者的一种错觉。

反之,如何使用了一些厚重的油脂成分,剪贴应变力比较大,消费者在面部按摩很长时间都不会干,消费者会感觉不好吸收,膏体比较厚重,但是滋润度会比较高。

增稠剂

在消费者的认知中,普遍认为产品有一定的粘稠度,会感觉营养成分含量大,效果好。消费者很难接受像水一样的精华液,会感觉里面没有东西。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粘稠度的要求,配方师会在产品中加入适当的增稠剂。当然,粘稠剂的作用不仅仅是增加产品的粘度,水溶性增稠剂也可以吸附住大量的水分,保持产品的稳定性。

各种“聚合物”是重要的增稠剂,如果增稠剂添加量比较大,产品会比较粘腻一些,水分蒸发的比较慢,感觉吸收比较慢。如果增稠剂添加量比较少,或者吸收的能力差一些,水分蒸发比较快,产品比较干爽、水润,会感觉吸收比较快。

皮肤的渗透和吸收作用

皮肤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屏障功能是她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皮肤把人体内部器官和外界隔离开,是外界的异物、细菌、刺激性成分不会轻易进入人体内部,保护内部组织受到外来成分的伤害。但同时,皮肤的屏障功能,也会阻隔化妆品中的营养成分。

皮肤的吸收功能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涂在皮肤表层就可以轻松进入皮肤内部,大部分成分被致密的角质细胞阻隔在皮肤表面,无法被皮肤吸收。如何让有效成分进入皮肤内部,一直是困扰配方师的难题。

水分以及水溶性成分比较难进入皮肤内部;脂类和脂溶性成分和表皮的构成成分类似,相对比较容易进入皮肤内部;小分子成分(分子量<500),更容易被吸收;渗透剂会帮助化妆品成分被皮肤吸收。

不过有一点大家要明白,化妆品并不是被皮肤吸收的越多越好,也不是吸收的越快越好。化妆品中的成分对人体来说属于异物,少量进入皮肤还可以适应,如果大量、快速进入皮肤内部,会引起排异反应,导致皮肤敏感、红肿、刺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