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质化研究
每天一篇质化研究文章,助您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昆的科研日常  ·  被导师夸好看的配色!科研配色收藏第25期 ·  昨天  
研之成理  ·  中科院物理所,Nature Energy! ·  4 天前  
研之成理  ·  石河子大学 |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质化研究

2017学者“红榜”

质化研究  · 公众号  · 科研  · 2018-01-01 17:48

正文

2018年来了,2017年那些学术界的事儿还历历在目。学术志为学友们梳理了过去一年学者红榜,他们有的已离我们远去,有的成就斐然,有的因某些小事而名气大振,不管怎样,在过去的一年,他们突破了学术界的关注,吸引了全社会的眼球,他们是红榜学者。



1


张锋

麻省理工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



年仅34岁的著名华人生命科学家张锋打破钱学森的纪录,成为MIT历史上最为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张锋最著名的工作是基因修饰技术CRISPR-Cas9的发展和应用。他为此率先获得了美国专利,并被视为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2


颜宁

“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颜宁(右)


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医学院教授颜宁在“世界因你而美丽,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上获得了“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17年5月7日从清华大学证实,颜宁已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该校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





3




杨树

浙大首位90后博导



还记得被浙江大学美女教授杨树的照片刷屏吗?杨树是首批香港博士奖学金获得者,是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被聘为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在TED、EDL、IEDM、APL等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数十篇。她的研究成果目前已被工业界杂志如《Compound Semiconductor》、《Semiconductor Today》等广泛引用。




4




宫勇吉

第13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

创业人才项目入选人员



2017年5月11日上午,国家千人计划网公布了第13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 创业人才项目入选人员名单,宫勇吉入选。




5




钟扬

倒在了为人类寻找种子的路上



钟扬,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著名植物学家教授。钟扬的一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他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四千万颗种子,却倒在了为人类寻找种子的路上……钟扬教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出差途中遭遇车祸,英年早逝。




6




娄滔

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



29岁的北大女博士娄滔,患上“渐冻症”后,清醒时留下“遗嘱”: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




7




彭士禄&黄旭华

“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彭士禄(左)、黄旭华(右)


9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和9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在北京共同获得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他们身上还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核潜艇。彭士禄是中国核潜艇和核电站事业重要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黄旭华是中国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专家,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从无到有、第二代核潜艇的跨越发展和第三代核潜艇的探索赶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8




施一公、潘建伟、许晨阳

获未来科学大奖


施一公(左)、潘建伟(中)、许晨阳(右)


施一公、潘建伟、许晨阳获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获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获物质科学奖,北京大学许晨阳教授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金各为六百八十万人民币(约合一百万美金)。


另,12月19日《自然》杂志公布了2017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中国物理学家潘建伟凭借其在远距离超安全量子通信技术上的成就入选。




9




袁隆平

水稻去镉技术、“海水稻”



靠一己之力,让全球十几亿人解决饥饿、填饱肚子,袁隆平实现了水稻去镉技术,让水稻种植范围更广,更健康。他研发的“海水稻”试种成功最高亩产为620.95公斤。让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实现大规模“海水稻”种植技术的国家。如果科学开发利用,假若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亩产300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将能养活8000万人。




10




卢永根

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



因罹患癌症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自觉时日无多,与夫人徐雪宾商量,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给华南农业大学,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11




熊伟

“2017年度国际质量大奖Akao Prize”



在2017年9月7-8日于日本东京举办的第23届国际质量功能展开研讨会(ISQFD)上,国际质量组织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ICQFD)授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质量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熊伟“2017年度国际质量大奖Akao Prize(赤尾奖)”。这是该奖自1996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华人学者!彰显了中国学者在质量领域的突出成就。




12




万丽

9年来跑到灾区造土房子,获联合国大奖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博士万丽,从08年至今,一直去偏远农村,专门造抗震的夯土房子。她建造的房子第一层可抵御9度地震,第二层可抵御8度,并将防震技术原原本本传授给村民。低成本,高抗震,这样的环保建筑项目,荣获国际生土建筑大奖,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物古迹保护奖。




13




方汉奇、邱泽奇

捐款100万元,成立基金


方汉奇(左)、邱泽奇(右)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荣誉教授方汉奇捐出100万元设立“方汉奇基金”,用于支持新闻史学、新闻传播学研究。这100万元是方汉奇3个月前获得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奖金。


2016年6月16日下午,邱泽奇教授向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100万元,设立“重庆大学费孝通勤学奖”基金。该基金专项用于支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奖励公共管理学院的优秀学生,设公共管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优秀MPA论文三类奖等各1名,提名奖各5名。2017年,进行了第一届评奖,共评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MPA论文提名两篇。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