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周刊(ID:CBNweekly2008)
转载已获得授权。
文:刘娉婷
你可看到,抖音红人的工作并不是像表面那么轻松,视频上仅1秒而过的镜头,也许会来回拍十几遍。
如果你是颗“豆芽”(抖音粉丝昵称),在抖音首页呈现的推荐瀑布流中,必然刷到过一类被称为“技术流”的视频,你好奇过背后真实的拍摄场景吗?
在采访杨洋(可不是那个明星,虽然他也算是抖音上的明星)之前,我花了三个多小时将他在抖音里的视频全都刷了一遍,也大致浏览了一些抖音里的评论。
杨洋是抖音上的“红人”,他在上面的名字是”I Love Joker”,粉丝喜欢称他为“四爷”。
从2017年2月玩抖音至今,他共拍摄了141条视频,积累了132.5万名粉丝,是抖音上第一个粉丝过百万的男性。
他的视频以暗黑和朋克风格为主,讲究故事情节和视觉冲击,又结合了运镜、转场等抖音里提供的拍摄技术,这样的玩家在抖音上被划分到“技术流”派别,另一位抖音红人“薛老湿”就被大家视作是技术流的鼻祖。
拍摄花絮。
“酷,太酷了,这些视频怎么拍出来的?为什么脑袋会360度旋转?脑洞怎么这么大?”看他视频的过程中,我内心反复地慨叹,对比一下,我的抖音视频都是家里的猫。
真正见到杨洋,是在他开的咖啡馆内。它位于三线城市安徽蚌埠万达广场北门一条步行街的十字路口尽头,双层楼、白色的招牌在一整条都是奶茶铺、手机卖场和小卖部的门店里显得特别敞亮。2月开业的门店里还有未散尽的油漆味,整个140平方米米空间的咖啡馆被切分成两种不同的风格,一楼属于黑白色的欧式简约风格,一整面墙上挂满了咖啡壶,二楼布置得像一个马戏团,视觉冲击力强的红、黄、绿三色刷满了一面墙,还绘制了一张小丑模样的图案。
杨洋的咖啡馆有两种风格。
见到杨洋时已经是下午4点,他刚处理完自己的事回到咖啡馆。装扮和视频里差不多:Supreme的大红色卫衣外套着黑色皮衣,黑色的帽子盖住了前阵子刚剪短的头发,左耳戴着一只银色耳环,还戴着两只大戒指,能闻出不算淡的香水味。
可能是长期作息不规律导致,一眼就能注意到他的黑眼圈,整张脸的轮廓比去年刚玩抖音时视频里看上去小了一圈。
杨洋事先从家里拿来了三套衣服,分别是一件大红色卫衣、一件粉灰相间的毛衣和一件卫衣外套,这次拍摄的视频主题为“上帝之手”,杨洋解释说,要上演一部在上帝之手的作用下,他本人在现实和抖音App中来回穿梭的小短片。为此,他还特意从家里搬来了在淘宝上花了300多元买的可以打光也可以放置手机的镁光灯和已经玩了一年的怪兽面具。
杨洋(红色卫衣)在准备拍摄,边上是镁光灯。
背景音乐选取的是抖音上的原创歌曲“无所畏惧的老白”。为了拍摄视频,杨洋已经一整晚没睡,将每个场景在脑海中像放电影一般都过了一遍,这也是他过去一年的常态。但拍摄前,他还是将手机靠近耳朵,用手指打节奏,将这段已经听了无数遍的音乐再循环播放了5分钟。
另外,虽然抖音自带美颜效果,杨洋还是拿出BB霜对着镜子遮了一下脸上的痘。
工作时的杨洋和采访时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状态,除了和助理沟通外,和外界几乎零交流。
拍摄正式开始,从傍晚6:30持续到10:00结束,最终成片23秒。写这篇手记时,其点赞数已达到2.6万。大家来看看成片——
我可以作证,这则视频没有用到任何后期编辑特效,杨洋将每一秒的音乐拆解成一个个分动作,为了前后无缝衔接,一个动作通常要反复拍10至15遍,衣服也反复换了不下十次。
比如视频第一个动作,是他从镜头外走进来,这个动作就走了五遍,走完立刻回来回看效果,表情不对或者角度不对,速度不对没有卡准节奏点,都要重拍。
一个好像要将手伸进屏幕里的动作,也拍了十遍左右,而这出现在视频里可能也就1秒钟。
每拍摄完一个场景的视频,杨洋都要到一边点一支烟,重新将音乐反复听,寻找拍摄的灵感。
而拍摄快进入尾声时,杨洋脚本里最后一个镜头的计划是,他要对着镜头微笑,低头锁上手机屏幕,但在实际拍摄中,他已经相当不耐烦和疲惫了,其表情在面对镜头的微笑和回看视频时的皱眉摇头中来回切换了五六次,“快要精神分裂了。”他说。
收工后,杨洋瘫坐在地上,给视频简单加了点特效、点击上传。几秒后,他收到了20多条留言,15分钟留言量上升到400条,他边吃晚餐边晃着手机说:“上精选了,但不知道能不能上推荐啊。”——这也是支持他每次辛苦拍摄的一个动力。
我前期设想过无数次他的视频是如何拍摄出来的,但真正跟拍了一次,才知道背后的操作流程到底有多复杂。从去年2月接触抖音到现在,杨洋瘦了不止15斤,期间,去年9月时他还曾在几近抑郁的状态下一度卸载了抖音。
http://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com.cbn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