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监察委前沿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为监察委、法院、检察、公安、律师等从业群体提供一个相互研讨交流结识的平台,主要包括:相关监察改革资讯、监察委理论研究、监察及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实务,以及涉及上述领域的文学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发布  ·  成都市两会建议议程、日程安排来了 ·  18 小时前  
新加坡眼  ·  新加坡双彩虹刷屏!绝美画面惊艳全岛 ·  昨天  
新加坡眼  ·  2025年F1新加坡大奖赛演出阵容曝光!权志 ...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四川发生地震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监察委前沿

【关注】‌监察体制改革:再谈领导者如何对待群众的不同意见

监察委前沿  · 公众号  ·  · 2018-01-29 17:17

正文

感谢作者投稿并授权发表。作者:独立寒秋。


人生而自我、自私,这是基本人性,而人类要克制的只是自我和自私的程度。


现代社会中,与一般人相比,无论东西方,领导者往往更易表现出充分的甚至是任性的自我和自私,这不仅仅是人性的固有因素所至,更是由他们的地位和手中的权力因素所造成。


2016年4月,孟建柱同志在京西宾馆召开的全国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讲到了领导干部如何对待群众言论的问题。他说:我在基层调研时发现,许多工作搞得好的单位,这些单位的领导在发言后,下面群众发言的气氛也往往比较自由宽松,我们也能够听到真话。相反,那些工作搞得不好的单位,领导人在发言后,往往是没有人愿意说话。


孟建柱同志由地方履职直至中央,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他这番话,在我听来意味深长,颇受启发。


无数事实证明,目前,一些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自我意识是否恶性膨胀,自私是否过度,往往从其对待群众言论尤其是不同意见的态度便可看出。


有经验的、开明的领导对群众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批评意见,有的会采取正确的态度,即认真听取。对正确的言论更是吸收,以改进工作。即使对那些偏颇的群众意见,也会予以宽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领导者的容人和度量至关重要。而相反,如果总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只顾自说自划,长期以往,则势必会形成“一言堂”、“家长制”。尽管,这种“一言堂”、“家长制”有时也会以所谓的“民主”形式表现出来,但骨子里,仍然是典型的非民主,他们对待这些不同意见、批评意见的态度,也大多是不虚心接受,甚至是文过饰非。


对不同的言论能不能采取无视、打压手段?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们的生命线。领导者理应深入群众,紧接地气。对群众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要虚怀若谷,理当尊重,绝不能无视。当然,对那些有害党和国家、事关大是大非的错误言论,当然需要遏制和严肃批评,但这种遏制和严肃批评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群众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所采取的态度,绝不可同日而语。现实生活中,由于领导者工作方式方法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甚至失误,一些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实属正常不过。出现并能容得下这些不同意见,恰恰说明我们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而不是专制的噤若寒蝉。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现实中,有些领导者会曲解这句马克思改编过的名言。更有甚者直言:我们做工作就是要不畏人言,如果听任他人的议论,我们的事业将一事无成。他们还同样十分信奉中国这一古语:“哪个背后不说人,何人背后不被人说?”这也似乎成了这些人我行我素、权力任性的经典理论依据和支持。


只是,我们需要问的是:这样的领导者走的到底是畅通的阳关道,还是狭窄的独木桥,甚至是闭塞的绝路?


因此,现实政治生活中,我们的各级领导当需要适度的“人言可畏”,而不是无所顾忌的“不畏人言”。对权力、对群众的言论,我们要心存敬畏。要信奉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否则,各类“家长”乃至“王大胆”多了,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被滥用,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也必因之乱套。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如果对此作绝对、机械地理解,则必然陷入教条。试问,如果依照这样的逻辑,那我们还要什么人民群众的监督,还要什么人民群众的测评和检验,还要什么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我们的党性何在?群众路线何在?无疑,这种无视群众意见的观点极其错误,其危害性也不容低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