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想要知道最权威、最科学、最幽默、最零距离的健康知识?对!就在我是大医生!每周四晚21:18,锁定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我们和你不见不散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DSV 2024年利润下跌,海运量同比增长6.6%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运力周报】最新中国主要外贸航线运力投放周报 ... ·  10 小时前  
杨浦区消保委  ·  确认了:今日开始,上调! ·  昨天  
杨浦区消保委  ·  确认了:今日开始,上调! ·  昨天  
现代快报  ·  江苏气象发布:-7.1℃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湿气太重,竟会增加胃癌风险?6个早期信号太隐匿!巧用千年古方,祛湿活血护好胃

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 公众号  ·  · 2019-12-06 18:17

正文


现如今,朋友圈已经成了人们的“日记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写在上面。28岁张女士也有发朋友圈的习惯,但她的朋友圈却记录着自己罹患胃癌的“全过程”……


张女士的朋友圈

2015年6月10日, “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太热了,最近食欲不太好,吃得少了,还觉得胃胀胀的。”

2017年4月6日, “是不是最近水喝得太多了,有时候觉得脸上肿肿的,就好像哭过一样。”

2018年2月12日, “过年连吃了7天,不但没有吃胖,反而瘦了5斤。”

2019年4月12日, “今天是我这辈子最倒霉的一天,去医院拿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胃癌。



在替张女士惋惜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食欲不好、胃胀、消瘦,这些不被人重视的常见症状竟是癌症“信号”?胃癌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哪些人群容易被胃癌找上门?我们又该如何避免?


【本期专家】


张女士在确诊时已是胃癌晚期了,但专家表示,她其实在2015年没食欲、胃胀的时候就有 脾气虚 了,此时如果做个胃镜,确认胃没问题,中医调理一段时间,可能就不会继续发展。


然而到2019年诊断的时候,张女士很虚弱, 脸色发暗、舌苔厚 ,从中医的观点来说,已经出现一些其他的病理变化了。



中医认为,有3种体质是胃癌的高危人群。究竟是哪3种,又该如何调理呢?



1

内有湿浊:胃癌风险高


脾有 运化水湿 的功能,当脾出现问题,水湿运化不了,停留在一个地方,就会变浊,形成 湿浊


1
湿浊的症状表现

①大腹便便: 湿浊人群称为 “膏人” ,他们的大肚子 垂直下垂,比较松软 ,用手拍一拍或揪起肚子往外抻时,会像豆腐一样晃动。


②舌苔白腻: 舌头像刷了一层白漆,舌苔上细微的颗粒呈胶黏状,这是湿浊停积在体内的一个外在表现。



2
千年护胃古方:二陈汤

二陈汤来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 炙甘草、茯苓、化橘红、(制)半夏 四味药材组成,是临床上常用的 祛除湿 的方剂。


茯苓 利水渗湿; 化橘红 是柚子皮晒干而得,有化痰祛湿的作用; (制) 有化痰的作用,在此方中重在祛湿,又有消痞软坚的作用; 炙甘草 是经甘草炮制而得,去除了甘草的寒性,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


四味药材组合在一起,就有很好的 化湿祛痰、和胃和中 的作用。



二陈汤


药材: 半夏9g、茯苓10~15g、化橘红6~10g、炙甘草6g。


做法:

1. 将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没过药材3~5cm(约1.5~2个指节)的清水,浸泡30分钟,使药材变软,有效成分更易溶出;

2. 开大火煮沸后,小火再煮30分钟,倒出药液;

3. 再加入没过药材1~3cm(约1指节)的清水,煮沸后小火煎煮10~20分钟,倒出药液,与第一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即可。


注意: 一付药分早饭前、晚饭后两次服用,与进餐、西药间隔半小时以上,具体用法用量因人而异,请咨询医师。



3
中药版“暖宝宝”:祛湿护胃

除了内服,专家还带来了一个外用方,能辅助二陈汤调理体内的湿浊,而且具有保暖效果,很适合冬季使用。


“暖宝宝”由3味具有化湿作用的温性药材组成: 草豆蔻 燥湿行气; 藿香 芳香化浊; 石菖蒲 开窍益智。



制作及使用方法
1. 将3种药材各取10g,打碎成末,放入布包中封好;

2. 再取100g粗盐装入另一包中封好,将粗盐包微波炉加热2分钟(一定要用粗盐,因为粗盐散热慢、渗透力强);

3. 药包放 阴陵泉穴 ,再放上粗盐包热敷。


【穴位及功效】

阴陵泉穴位于 膝盖下方内侧凹陷处 ,它是脾经的合穴,能助脾排湿。




2

内有湿热,胃癌风险高


湿热也是胃癌病人常见的一种症候,它有哪些症状表现,又要怎么调理呢?


1
湿热的症状

①面部油光: 在安静的状况下,油光满面就是湿热的表现。


②舌苔黄腻 这是湿热典型的舌苔,舌头像刷了一层黄漆,厚腻说明有湿,黄代表有热,口腔可能还有异味。



2
祛湿热代茶饮

很多人觉得体内有热就要多喝水,但湿性粘滞,光喝水是难以祛除湿热的。为此,专家为我们带来了一款代茶饮。


【代茶饮】 2~3g干冬瓜皮、2g玉米须,热水冲泡,放温即可饮用。




3

血瘀体质:胃癌高发人群


一般大家都觉得血瘀就是血液淤阻,血行变慢了,但中医认为 “离经之血” 也叫血瘀。所谓离经之血,就是血液不在正常的血脉里,比如胃镜发现出血、溃疡性结肠炎的出血等。



冬季天气寒冷,更容易出现血瘀,而血瘀是三种体质中最危险的一种,我们又该如何判断并改善呢?


1
血瘀的症状

①舌苔青紫: 舌苔分布不均匀,像是舌头上长斑了一样;舌下静脉青紫、嘴唇或脸色青紫也是血瘀的表现。


②肌肤甲错: 血液运行不畅,可能表现为肌肤甲错,皮肤角质化,摸上去像鱼鳞一样,颜色也较暗紫。



2
活血化瘀泡脚方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运行通畅,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药材,更有助于缓解血瘀。


红花5g: 活血、通经散瘀; 苏木10g: 消肿止痛、 鸡血藤10g: 活血养血、通经活络; 川芎10g: 是血中气药,能活血行气。


方法 将所有药材放入布袋并放入盆中,倒入开水,缓慢摇动药袋,使药性充分析出,等水温降至40℃左右即可泡脚。一般来说,水位 没过脚踝 即可。


3
丹参饮

丹参15g: 活血化瘀; 檀香6g: 理气祛湿、止痛; 砂仁3~6g: 化湿理气,帮助活血化瘀。


煎煮方法

丹参饮的煎煮方法与二陈汤基本相同:

1. 将丹参、檀香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

2. 开大火煮沸后,小火再煮30分钟,出锅前5~10分钟下入砂仁,倒出药液;

3. 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后小火煎煮10~20分钟,倒出药液;与第一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即可。


【注意】 砂仁一定要后下 ,减少高温对其中挥发油的破坏。一付药分 早饭前、晚饭后 两次服用,具体用法用量因人而异,请咨询医师。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

简单三步,置顶大医生公众号吧~

☟☟☟


更多知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