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格面具
国际人格面具学院:研究和推广人格面具技术,拓展心理服务领域,造福于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妻子去世1年后,丈夫偶然发现她藏在衣柜的惊人 ... ·  17 小时前  
马靖昊说会计  ·  Deepseek:为什么这么多女CPA都是单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299入儿童版⌈大疆⌋!一键起飞、360°翻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亚朵酒店的控温被,是怎么火起来的? ·  昨天  
马靖昊说会计  ·  一个家其实就是一套财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格面具

“挽回”不是心理咨询

人格面具  · 公众号  ·  · 2018-02-05 09:43

正文

心理咨询于上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四五十年代被注入人本主义的思想。人本主义就是人道主义、人性主义、人权主义、个人主义。所以,心理咨询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而不是以他人或社会为中心,咨询师必须站在来访者一边,而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但是,心理咨询进入国门之后立即变了味,为此,我在温州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成立大会上(2013年)讲了“什么不是心理咨询”。

最近听说国内某心理咨询平台推出“挽回”服务,生意很红火,咨询师年收入高达100万。具体做法是,求助者遇到老公出轨或面临失恋,咨询师给他出谋划策或制定详细、“个体化”的挽回方案,让负心人回心转意。必要的时候咨询师还会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对方或第三者,以及他们的家庭和工作单位,然后动之以情,动之以情,施以压力,使其“悬崖勒马”。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常常需要团队合作,收费当然比较高。

上述服务如果换个名字,不叫心理咨询,我不会说什么。说它是心理咨询,以心理咨询的名义进行,由心理咨询师实施,在心理咨询平台上操作,我就没法沉默了。这不是心理咨询,它严重违反心理咨询的设置和伦理。

据说,这个平台是得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支持和指导的,如果它不叫心理咨询,我没话说。如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为这是心理咨询,那将是国人的悲哀、心理咨询的悲哀。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起的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会把中国的心理咨询带到哪里去?

前几天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个台湾教授讲他的学生给养老院的老人送温暖,带老人做游戏,帮老人联络家属,为老人和家庭牵线搭桥,台湾教授把这个活动称作“心理咨询的新方向”。近几年来有很多台湾的专家来大陆授课,如果他们是这样理解心理咨询的,岂不是更悲哀?

不说了,快过年了!



附:什么不是心理咨询


什么是心理咨询?我相信绝大多数心理咨询师心里都是清楚的。那么,什么不是心理咨询?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在当今中国,心理咨询有被夸大化的趋势。许多行业渗透进来,把心理咨询弄得无所不包,鱼龙混杂。

什么不是心理咨询?

第一,算命不是心理咨询。

前几年听过一个笑话,说一个算命先生,打着“心理咨询”的牌子。后来发现,确有其事。许多心理咨询师在玩星相学、塔罗牌。据说,星相和塔罗的生意比单纯心理咨询要好。

第二,创富学和成功学不是心理咨询。

有一本书,书名叫“心理医生”,副标题是“创富学”。这意味着,许多人把心理咨询和创富学、成功学混为一谈了。如何得到财富、获得成功,这是现实问题,而心理咨询是处理心理问题的。有些心理问题是现实问题引起的,解决了心理问题,现实问题可能也会迎刃而解。但是,两者毕竟是不同的问题,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心理咨询如果扬言使人富有、成功,那是为了招揽生意;创富学和成功学自诩心理咨询,就不知道出于什么意图了。

第三,思想教育不是心理咨询。

大学里的心理咨询常常与思想教育混淆不清,许多心理咨询师兼任班主任和辅导员。有一次参加大学里的案例督导,领导在开场白里说,心理咨询是为思想教育服务的,辅导员应该用心理咨询的技巧进行思想教育。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说,心理咨询和思想教育是不同的,心理咨询以来访者为中心,思想教育以党中央为中心。

第四,心理治疗不是心理咨询。

许多人不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且刻意强调两者无法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将于今年5月开始实施,《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师只能从事心理咨询,不能从事心理治疗。这样一来,不想分也得分,非分不可。其实,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有心理问题的正常人,心理治疗的对象是有心理障碍的病人。心理问题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可疑神经症,心理障碍包括神经症、人格障碍、精神病。心理咨询所采用的方法是非标准化的、“一般的”干预技术,例如倾听、询问、共情、具体化、感情反映等,心理治疗所采用的是标准化的、特殊的、“专业的”干预技术,例如催眠、暗示、精神分析、行为矫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