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史知识
1981年创刊,坚持“大专家写小文章”的办刊宗旨,作者队伍荟萃了全国一流文史学者,从不同角度、以多样手法,深入浅出地介绍、评述优秀传统文化。
51好读  ›  专栏  ›  文史知识

潘吉星:筷子的传播史|文史知识

文史知识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9-20 16:37

正文




   筷子的传播史    

中国是饮食大国,中餐的美味佳肴享誉全世界,中餐馆遍布各国,中国独特的进食工具——筷子也因而传遍全球。中国人使用筷子至少已持续达三千年。筷子古称为“箸”,或“筯”(zhù),又称为“䇲”(jiā),古书常将“匕箸”连用,即勺和筷子。


 “箸”字见于楚怀王十一年(前318)联合燕、韩、赵、魏攻秦时的盟誓《诅楚文》刻石,亦见于战国竹简。《韩非子·喻老》篇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解释,商王纣(前1075—前1036)以象牙为箸,必以玉为杯,盛远方珍奇之物而食之,如此挥霍无度则国危矣,故大臣箕子为之恐惧。这不是说箸始自商王纣,而是说此暴君以象牙为箸,生活奢侈。1934年至1935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青铜箸六支,1994年湖北长阳县香炉石遗址出土商代中期(前15—前14世纪)的骨箸,长16厘米。此后,历代所出各种材质的箸不计其数,详见大连市中国箸文化陈列馆。



商代青铜箸


筷子的使用有很高科学含量,是智力的表现。因为必须用四个手指灵活而协调的动作才能将菜肴夹起直接送入口中,这就要手脑并用。手功能的训练又促进大脑的发育,人从小学会用筷子,并以其作各种游戏如搭桥、搭排楼或拼图案、文字,是培养智力发展的有效措施。手脑互动的训练有助于熟练从事各行业生产劳动、文学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


筷子是训练心灵手巧的工具。将短箸用作计数和计算工具,古称为“筹”或“算筹”,中国古代用于数学演算,名筹算。《汉书·律历志》规定算筹用长6寸(13.8厘米)的小竹箸制成。将其纵横排列,按十进位法可表现任何数字。据数学史家钱宝琮(1893—1974)研究,至迟在春秋(前770—前477)时已有筹算,至汉代进一步发展,除以此作加减乘除、分数、比例运算外,还能开平方、立方、解三元一次联立方程。由于中国用这种方式演算,所以代数学特别发达。1971年8月,陕西千阳县西汉墓出土骨制算筹,最大长13.8厘米,与文献所述基本一致,装于死者腰部佩戴的丝带内。


中国古代思想家还以箸作为抽象思维的工具,典型事例就是以长短箸表述最古老的典籍《周易》中的阴阳八卦思想,用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以长箸(—)为阴爻、二短箸(--)为阳爻,是为两仪,将两爻按不同排列成为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卦。每卦各有不同含义。如以—、--以1和0代替,八卦就分别表示000(坤)、001(乾)……,即二进制记法。八卦在17世纪经法国在华耶稣会士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传入欧洲后,由德国学者莱布尼兹(Gotfried Wilhelm Laibniz,1641—1716)研究后建立二进制。众所周知,二进制是现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主要进位制。


箸还被古代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用来作形势分析、作出决策和排兵布阵的演示工具。“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一语即指此。《史记·留侯世家》载,秦末(前3世纪)楚汉相争,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后代,共同攻楚。时刘邦正在吃饭,谋士张良入见,以为计不可行,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意指借刘邦吃饭用的筷子,以指画当时形势。后世以“借筹”指代人策划。明人李盘(1590—1645在世)于崇祯三年(1630)所著兵书即名为《金汤借箸十二筹》。箸还用于其他科学领域、医药和工农业生产中,如以铁箸提取高温或有毒物质,或以竹箸用于养蚕等。


汉墓画像石上的箸


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卷4(1985年中文版)对筷子有高度评价:“中国以筷子取代(西方)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武士。”因为筷子有丰富的科学文化内涵和广泛社会功能,是文明礼仪之邦的进食工具。


 “筷子”一名见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陆容(1436—1494)著《菽园杂记》卷1,其中写道:“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今江苏吴县)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


这是说江南地区的船家在开船过程中期盼尽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不祥之字,“箸”与“住”音同,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即传开,以致士大夫也跟着叫起。“快儿”再加一竹字头,就成为“筷子”。明人李豫亨于隆庆年间(1567—1572)成书的《推篷窹语》中写道,“亦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之间亦呼为筷子者,志其始也”。


 “筷子”一词入清后渐被普遍使用,如曹雪芹(1715—1763)《红楼梦》第四十回载,“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然“箸”与“筷子”仍并用,直到现代才统一称“筷子”。


中国筷子千多年前就首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接着传到东南亚一些国家。西汉在朝鲜半岛北部置郡县期间(前108—前24),大批汉官员、学者、工匠和农民来此定居,筷子也跟着传到这里。两汉之际(1世纪前后),韩民族建立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个政权,史称三国时代(前57—668)。高句丽与中国辽东陆上交界,与大陆北方各政权有密切联系,百济、新罗则与中国南方六朝有海上交往,在三国时代半岛居民已以箸为进餐工具,朝鲜语中“箸”读作jeo,发音与汉语“箸”相近。


日本在古坟时代中期(392—504)与朝鲜半岛百济有密切往来,半岛的汉人也大批东渡,带去了先进的汉晋文化与技术,飞鸟朝(592—710)更与隋建立正式关系并派遣留学生前往中国。箸至迟在5至6世纪已传入日本,飞鸟朝以后普遍使用。“箸”字最早出现于奈良朝(710—794)初期太安万吕(664—723)编写的《古事记》(712)中,日语读作はし(hashi)。越南使用箸的时间不会比朝鲜晚。


筷子传到欧洲晚于其他东亚国家,应是在17世纪明末清初之时。此前欧洲人在古代以手进食,只是从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后普遍以刀叉为进食工具,体现出中欧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较早介绍中国以筷子进餐的欧洲人是明万历十年(1582)来华的意大利人利玛窦(Mathew Ricci,1552—1610)。他在以意大利文写的回忆录《中国札记》(I commentarj della Cina,1580—1610),其拉丁文本1615年首刊于德国奥格斯堡。书中谈到中国人的宴会时写道:“他们吃东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很光滑的筷子,长约一个半手掌,他们用它很容易地把任何种类的食物放入口中,而不必借助于手指。”又说:“筷子是用乌木或象牙或其他耐久材料制成,不容易弄脏,接触食物的一头通常用金或银包头。”明代时来华的欧洲人多为耶稣会士,他们都用过筷子,但除个别人外,皆客死中土,而未返回欧洲,但将在华见闻向欧洲作了广泛报道。


入清后,中欧交往及人员交流较前更为密切。除传教士外,有更多外交使者、商人、游客自欧洲前来中国,而中国人也踏入西土,这就为筷子西传创造了适宜条件。康熙二十年(1681),南京人沈福宗(1657—1692)随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2—1693)携带40部中国书籍前往欧洲,1682年到达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沈福宗在当地初学院学拉丁语、葡语、哲学与神学,取西名为迈克尔·沈(Michel Chen)或迈克尔·沈福宗(Michel Tchin Fo-Tsung)。二人前往罗马受教皇接见并献上中国书籍后,沈福宗又在罗马学府深造并掌握意大利语。在此期间他们将其他教士的《四书》拉丁文译稿对照汉文原典重加校订,并重抄一遍,成为定稿。


1684年二人应邀访问法国,受国王路易十四世接见,同时将上述译稿献上,国王下令刊行。1687年以《中国哲人孔子,以拉丁文编写的中国人的学说》为名在巴黎出版。此书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的全译本,附孔子传记,《孟子》因篇幅大未及译出。三部儒家经典的出版在欧洲引起了思想震动,影响所及一直持续到18世纪。


沈福宗是法国国王接见的第一个中国人,对国王的提问对答如流,言谈举止给国王留下了良好印象。巴黎《风流信使》杂志(Mercure Galant)1684年9月号报道说:“柏应理神父带来的中国青年,拉丁语讲得非常之好,名为迈克尔·沈。本月25日,他们二人前往凡尔赛宫,受到国王陛下的召见。然后,他们在塞纳河上游览,次日又蒙赐宴。”值得注意的是,国王在宴会上当着王公大臣的面要沈福宗教他如何用中国餐具进餐。沈福宗右手拿起从中国进口的象牙筷子,在宴席上边说边作示范。



清代银箸


路易十四很爱中国物品,除身穿绸缎外,还在凡尔赛宫和枫丹白露宫陈设很多中国瓷器、漆器、家具和日用品,现在又学会用中国筷子。法国人将其称为bâtonnets,意为“小棍棍”。从这以后,法国宫廷和上层社会便将用中国筷子进餐当做时尚。接着英国、德国和荷兰等国也跟着效法。


沈福宗在法国停留一年多,访问了许多地方,结交政界和文化界人士,介绍古圣孔子思想,出示孔子画像,还当众演示用毛笔写字,介绍中国科举取仕制等。


1685年沈福宗出访英国,受国王詹姆士二世(JamesⅡ,1633—1710)接见,又去牛津大学帮助海德(Thomas Hyde,1636—1703)博士研究汉学,自然他也把中国的进餐方式传到那里。在欧洲停留十三年后,1691年启程返国,1692年9月2日这位在欧洲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在非洲莫桑比克附近的海上不幸逝世。


但中国筷子西传历程仍继续进行。康熙三十二年(1693),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派荷兰人伊台斯(Isbrant Ides,1672—1708)为首的使团前来中国,两年后(1695)返回莫斯科,伊台斯及使团成员德国人勃兰德(Adam Brand)各以荷兰文及德文写有游记,分别刊于1704年及1695年。勃兰德的游记1695年还译成英文出版。二者在游记中反复提到筷子。


康熙三十二年八月十四日(1692年9月13日),俄国使团来到黑龙江嫩江,受到清朝廷派去的侍读学士的迎接,并在帐内设宴款待。使团成员勃兰德写道:“他们吃饭不用刀叉,而用两根骨制的筷子(Eßstäbechen,意为餐桌上的棍)。他们用筷子夹住面条,把浅碗端到嘴边,很快把面条塞满一嘴,而碗里却还留下了一部分。中国人用以代替刀叉的筷子很细,有一杈长,一般用乌木、象牙和其他硬质材料做成。筷子接触食物的一端有金或银的包头。中国人用这种筷子能很快把任何食物送入口中,从不弄脏手指。”


九月二十二日(10月21日),使团来到直隶境内一城就餐,两人一桌,漆木桌上有丝绣桌围。率领使团的荷兰人伊台斯描述说:“中国人不用桌布、餐巾、刀叉或盘子,桌上只放一双象牙或乌木小圆筷子(stokjes,意为棍),这就是席上的全部陈设。中国人很会运用这种筷子,特别使人惊诧的是他们能用筷子夹住大头针的头儿,把它拣起来。他们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及中指拿筷子。所有饭菜如汤、米饭、热菜等都盛在瓷碗里。”


使团共22人,除使臣为荷兰人外,其中12人为德国人,9人为俄国人。他们返国后,自然会将中国人进食的方式及使用筷子的方法讲给别人。因此可以说,早在17世纪,中国的筷子就已通过中、欧双方人员交流传到葡萄牙、意大利、法国、英国、荷兰、德国和俄国等欧洲国家。


如今,筷子随着侨居海外的华人及其烹饪而走向世界,世界各地中餐馆数量剧增,在欧美国家使用筷子的人数也与日俱增。不少家庭进食具除刀叉外,还有筷子,让子女自幼学会用筷子,以训练其手脑并用、培养智力,比让他们弹钢琴效果还好,这是笔者在欧美一些国家访问时亲眼目睹的。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09年第10期“文化史知识”栏目


感谢您对本刊的厚爱,2017《文史知识》继续贴心陪伴您,忙碌中别忘了订阅哦:

一、去往邮局征订,邮发代号2-271。

二、通过邮局向杂志社汇款订阅新刊和部分旧刊,邮购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文史知识》杂志社(邮编:100073),电话:63458229。汇款时请写清楚所购买的期数、数量及联系方式,加收总价的10%邮费,需挂号的另加3元挂号费。

三、北京的读者可以去往三联韬奋书店、万圣书园、伯鸿书店购买,也可直接到杂志社购买(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乘车路线:乘300路、特8路、631路、698路等公交车在六里桥南站下车向东200米路北;地铁9号线六里桥东西南口出往西走200多米左转穿过小区,中华书局801房间)

四、需要网上购买的读者,请登陆“杂志铺”网站(www.zazhipu.com),京东商城中华书局官方旗舰店(http://mall.jd.com/index-84097.html)然后在搜索栏搜索“文史知识”,即可看到《文史知识》的订阅信息,按照网站购物流程购买即可。

五、集体订购电话:010-63458229。

六、您也可以添加《文史知识》的微信公众号“wszs1981”及时获取《文史知识》的更多信息!征订在即,请千万别错过。如没有赶上订阅,请汇款至编辑部或拨打010-63458229咨询。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订阅


《文史知识》(月刊)邮发代号2-271每月1日出版,定价10.00元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国内统一刊号 CN11-3153/K 

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2-9869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邮局汇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文史知识》编辑部收邮编:100073 

电话:010-63458229

(邮购 每册10元,挂号每次另加3元)


微信号:wszs1981

QQ群: 363031535

新浪微博:@文史知识杂志

官方网站:中华书局/文史知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63397473

           010-63458229


 • end • 

文史

知识

大专家写小文章

准确、生动、有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兼备内容


涵盖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作者

荟萃全国一流文史专家


统筹:Gandanwasee

责编:老鼋

美编:禅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