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私募基金行业发展迅猛,但这一两年以来,随着中美竞争的加剧、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以及疫情防控等诸多内外部因素的交织,私募基金行业也呈现出分化而焦灼的局面。上千只私募基金年内净值跌破0.8,数百只私募基金跌破预警线,在此态势下,部分遭遇损失的投资者正在试图找寻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投资者怒告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公布的一起民事判决书显示,
投资者杨某涛轻信了基金代销方“8%基准收益”的承诺,在出资100万购买私募产品后却遭遇巨额亏损,清盘后仅余1.86万元。
杨某涛遂将私募公司、代销机构和托管券商一起告上法庭。
在庭审中,杨某涛自称自己为工人,年收入10万元。其认为
泓实资产作为基金管理人
,
未如实告知其购买的基金产品存在极高风险
,
未履行适当性义务
。对于代销机构进懋资产,杨某涛称其理财师田某宣称有8%的保底收益,且存在冒充签字等行为,所留联系方式也是理财师的,
其行为侵犯了自己的知情权
。
北京东城区人民法院认为
泓实公司
作为专业金融机构
,
在销售上述金融产品时,
未了解杨某涛的风险承受能力、未向杨某涛充分揭示投资风险
,其作为金融产品发行人未尽适当性义务,违反了合同义务,导致杨某涛在购买金融产品过程中遭受损失,
应与赔偿
。
盈信公司与进懋公司
作为金融产品的销售者
,
在销售过程中
未如实告知基金存在的风险、未了解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且承诺基金存在基准收益8%
,其亦未尽到适当性义务,杨某涛有权要求其就上述损失与泓实公司共同
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但
中信建投公司
作为托管人
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事后监督、付款、清算等义务,杨某涛要求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无事实与法律依据,
驳回其诉讼请求
。
最后,东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
北京泓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进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盈信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连带赔偿杨某涛投资本金损失981447.35元及利息损失
。
亏损进度条
值得一提的是,知情人士发现泓实资产的曾用名为北京先锋国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懋资产则背靠网信集团,盈信基金大股东的前身为北京先锋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三家公司均具备“先锋系”背景
。
而杨某涛资金的最终投向也是先锋系的港股上市公司
。
在投初始阶段,投资者杨某涛经过
代销机构理财师田某介绍,投资100万元购买了“泓实资产睿兴十号私募投资基金”(投资起始日期2018年5月15日,投资期限12个月)。1年期满前,泓实资产向杨某涛发送《清算公告》并承诺会按合同约定分配剩余财产,至于产品清算时间,泓实资产表示该基金投向某资管计划,所投资股票市场流动性较差,变现所需时间延长,目前只能给到一个参考时间(2019年8月30日前),而且具有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