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整天在大北京各个角落奔波。晚上,参加我的后宫群中驻扎在北京的小伙伴组织的活动。
前排左起:秀燕、米兔兔、雪宝、娖娖、Suri、元元、茶香;后排左起:浩哥、飘哥、永澄、麦克、浚宇。这群伙伴中,有今年才认识我,但能量爆棚的雪宝;也有2013年开始就在一起一直玩到今天的飘哥和秀燕;有非常非常知足、孩子都已经18岁的元元姐;也有刚刚上大二还略有迷茫的Suri……
因为昨天是周二,并不像周末那样都有时间,所以,大家下班从各地赶到现场,直到将近八点半才聚齐。等大家都到位之后,我们开始逐一自我介绍,可能是飘哥起头起的太好了,每个伙伴都在不约而同地回答这几个问题:
• 之前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 在什么契机下和我认识了?
• 认识我之后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 自己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这次聚会是我参加过最特别的一次,每个人都介绍了自己,等到全部介绍完,已经十点半了,由于太晚我们只好散场了。怎么样,一个只为了自我介绍的聚会,很有趣吧?
每个伙伴都充分地描绘了自己的改变,有的翻天覆地,有的润物细无声。我也感到很幸运,能够现场听到了11段和改变有关的故事,自己的能量也被注满。
每个人天天都在做事情,有的人在努力、有的人在压抑,有的兴致勃勃、有的翻来覆去,有的重点突出、有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大家都会在心里有个疑问:
什么才是我们成长中最重要的事情呢
?
很多人都研究过这一点。有的流派说要学习、有的说要行动、有的说要思辨,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How的问题,也就是一些方法和策略。但是基于黄金思维圈的思考方法,如果没有Why,直接去思考How或者What,难免会降低效率。那么关于成长关键的Why究竟是什么呢?
这句话听起来那么绕呢,“关于成长关键的Why究竟是什么?”换句话就是:
我们为什么要成长?
如果现在需要你来想一下,自己为什么要成长,你会怎么回答呢?
• 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 为了好好学习,给未来做好准备?
• 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
• 为了能够赢得别人的好评?
• 为了效率更高,攒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
你看,无论为了什么,其实都是为了个好儿(注意,这是很亲切的儿化音,请自行脑补我那温和的笑脸~)。那么,
成长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从当下的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
。也就是说,成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改变,改变是有方向性的,我们这里的改变是朝着那个让自己更好的方向
。
我们再看那些How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行动,为什么要思辨,就是要改变啊,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好啊!这就是原因、是目的、是意义所在。
如果你认可这个目的,那就可以
用这个核心目的来判断一下自己行为的有效性,你每天投入时间最多的事情,是不是正在让你变得更好?如果是,那请持续做下去;如果不是,那就赶紧思考,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
我有一个简单而又极为高效的套路,方法教给你:
• 拿一张A4纸,然后竖着折叠成两部分,左右两侧宽度为1:4即可
• 左侧记录开始和结束时间,比如:15:43 - 18:28
• 右侧对应记录自己在该时间段内的行动
• 每当行动切换时,就要开启下一条记录
• 晚上睡前分析一下,每一条是否都让自己变好?
我把我的情况给你参考,我第一天做这件事的时候,我发现每天竟然有2.5个小时不知道在干什么而浪费掉了!你也试试看,至少尝试一天,很有可能所谓的努力只是让那个时刻的自己嗨了,却并没有让自己变好。
当我想明白“改变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的那一刻,我觉得过去的自己蠢爆了,既然要改变,变得更好才最重要,那我搞个人成长、自我管理等等之类的事情,就好像隔靴搔痒一样,确实很努力,但是却没有打到点上!
所以,怪不得知道我的人有那么多,但是只有少数人才会觉得我对他们有帮助。因为,隔着一层障碍,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自我管理是让自己变好的高效手段啊。
不过,所有的付出都是财富,就好像我的成长轨迹一样。我是从践行《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这本书开始的,因为自己很笨,就只能把书中讲的每个点都去落实。用了三年的时间,才真正掌握了这本书的内部逻辑。可是,就是这么笨的做法,竟然也给我构建了深深的护城河,那些不实践就说自己懂了的人,在关键环节上的理解是无法超越我的。
回头再看我做的个人成长(比如大家熟知的分身术、真自由、海比特训练营)、自我管理(目标管理、价值管理、知识管理、行动管理、问题管理),做了将近十年了,虽然没有直击最重要的东西,但是我都已经积累在那了。现在,我的认知调整了,这些积累也能重新组合应用到新体系中。等我调整完毕,让它发挥价值就好了!毕竟,自我管理就是改变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