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两天遇到一美女好友,许久不见居然额头上贴了块创可贴。一问才知,
是因为边走路边看手机把额头摔破了。
这几天在路上看到了不少额头贴创可贴的姑娘们,
想必都是走路看手机看的吧!
就连地铁里的扶手电梯提示语都这样说:
请紧握扶手,不要看手机……
可是满眼望去,
几乎周围所有人都是边刷手机变走路。
一、逃离手机辐射
由于工作需要,这几年我使用的频率实在太高。甚至买了悬挂式手机壳,索性把手机挂在胸前,以免漏掉电话短信。
可就在前不久,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将手机定义为
“可能致癌”
的物品。称其与脑瘤中的一种
“神经胶质瘤”
有关联。 荷兰和瑞典的研究机构也在8年前就发布了关于手机辐射对
失眠、老年痴呆症、儿童行为问题、男性不孕不育
的密切关系的研究报告。
全球有50亿的手机用户,其中中国的手机用户多达7亿多。
手机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但手机的辐射量却随着手机功能的多少成正比的。
国外很容易找到搜索型号和手机辐射量的网站。就拿iPhone为例,
iPhone每一代的辐射都在增加,到了iPhone7,辐射值高达1.37。
(有些辐射量小的手机,辐射值只有0.5左右)
为了减少手机辐射对自己的影响,我研究了些国内外的报告,帮大家总结了些减少手机辐射的好方法:
1、用耳机替代听筒和话筒
手机离大脑的距离越远,大脑收到的辐射影响就越小。
而且手机屏幕的细菌也会导致脸颊的螨虫滋生。甚至瑞典的一份09年的医学报告上列举了经常煲电话粥,
手机的辐射对口腔的影响和得口腔癌的关联。
2、
尽量不用最新款式的智能手机
详见手机型号对应辐射值的搜索网站(我用的是
瑞士网址www.handystrahlung.ch/sar.php查询
)
iPhone7的手机辐射量惊人,
准备下次换手机时一定要仔细选一个辐射少的型号。
3、睡觉前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
睡觉时身体会分泌褪黑素。
褪黑素的多少决定睡眠质量的好坏,
而辐射会降低褪黑素的分泌量,
既影响睡眠质量又破坏人体的自由基。
4、
少在密闭空间用手机
密闭空间会增加手机不断寻找信号的次数,
手机辐射值会达到最大。
所以手机信号越弱,手机辐射越强。
二、逃离手机带来的关节疾病
2007年教育部就将
“手机手”
作为新词放进了汉语词典。而手机手是因为
使用手机频率过高使得拇指关节肌腱和外围剑鞘产生严重而形成的拇指腱鞘炎。
除了“手机手”外,
手腕关节炎、颈椎病、腰肌劳损
都与手机使用时间过长有密切联系。
用瑜伽解剖学来解释,
当人低头玩手机时,屈曲弧度往往会超过60度,颈椎的压力往往能达到45斤重。
因为颈部的肌肉主要集中在颈部后侧,受到张力后容易劳损、炎症甚至颈椎曲度永久变形。
几十年前,颈椎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而如今由于手机依赖,二三十岁患颈椎病的人越来越多。
三、逃离社交软件
活在朋友圈里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我们可以为了发朋友圈的九宫格去参加一场活动、吃一顿饭、甚至是出国旅游。和闺蜜出去聚餐,
发现大家都会在某个时间点会全部安静下来,埋头p图然后开始编辑文字和图片顺序,
整个过程可以持续一个小时甚至更久。
发出后便开始不断检查点赞量和回复留言。
我也曾有沉迷在朋友圈的时期,乐于将自己暴露于朋友圈下受大家
“检验”,
每次看到破百的点赞量就内心偷乐。
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跟我聊到
他把他的Facebook账号删掉后内心无比喜悦时,
我才开始反思社交软件对我们的情绪绑架。在关闭Facebook之前,他私信了所有好友,他决定删除Facebook账号。
结果收到了很多回信,
奇怪的是,
居然只有一个人是及其极端且不理解的阻止他删除账号:“你疯了吗?你是想中断和所有好友的联系玩消失吗?你知道这样很不明智的吗?”
其余朋友的态度出奇的一致:
“你的决定实在是太棒了,我也想关闭Facebook很久了,但没有你这么大的勇气。”
关闭Facebook的半年里他发现自己的时间多出来了很多。
好朋友一个没少,
大家仍然会通过短信留言甚至发邮件的形式跟他保持联系。
我暂时没有勇气关闭朋友圈,更别说删除微信账号。但看着微信里面3000多人里,也就一百多人是自己真正认识的,
其实挺寒心的。
从八月份开始,我尝试不再看别人的朋友圈也关闭了朋友圈更新的小红点儿,不去浪费时间在欣赏别人的
“生活”
上。
用刷朋友圈的时间看自己关注的那些有价值的订阅号里的文章或是在kindle上阅读。
私人时间里将手机调成夜间“月亮”模式,让手机暂时安静一阵子,
不至于手机一振动就神经质般的查看新消息。结果这一个月很明显的感觉到时间变多,
24小时比以往有更耐用,也有时间去思考些更重要的问题了。
去年网络炒得热火朝天的话题
[ 逃 离 北 上 广 ]
不知道让多少朋友产生了共鸣。
可是远离一座城毕竟不容易,
但适当远离手机却是极其容易做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