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数字医学
传播数字医学发展动态,发布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都周刊  ·  复播被封禁!被质疑吃相难看 ·  10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夜读】为人父母,一定要跟孩子说的7句话 ·  10 小时前  
新华社  ·  夜读|最舒服的关系莫过于此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数字医学

南大一附院:基于新基建的新一代大数据中心建设及应用

中国数字医学  · 公众号  ·  · 2024-05-16 16:00

正文

案例分享

2022年度医疗信息化技术类创新优秀案例

案例名称


基于新基建的新一代大数据中心建设及应用

申报单位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案例概述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数据,为将数据的价值体现,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我院将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与健康医疗行业深度融合建设,深度挖掘业务数据分析、用于支撑医院实现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助力临床医疗智慧化健康服务。我院大数据中心构建了基于“1+4+N”体系的新一代智慧大数据中心,即一个智慧大数据中心平台,四大主题数据中心及N个数据应用功能模块:数据从各个业务系统抽取至新一代智慧大数据中心,进行清洗、标准化等处理后的数据流入相应主题数据中心,以支持各个功能模块的应用。

在大数据中心建设基础上,不断提升医院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医院转型。

解决问题

建设过程中,构建了统一的数据管理规范体系,将管理、标准、技术统一,并统一数据目录和数据安全管理流程,实现标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体化”数据体系架构,将数据资源全局掌握,并结合云平台、共享交换平台的支撑,对数据实现深度挖掘和多维度分析,丰富原始数据的应用,提升数据潜在价值。

通过新一代智慧大数据中心以及专病库的建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数据管理、分析、应用方面存在三个问题:

1)想要的数据找不到:信息系统整合有待提升、数据共享程度有待提高、数据回流机制有待完善等;

2)找到的数据联不上:数据挂接水平有待提升、数据资源管理机制有待增强、数据共享技术手段不足等;

3)联上的数据不能用:数据应用有待加强、大数据平台能力不足、业务应用支撑能力不足等。

创新内容

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保障数据的可信、可用、可追溯的应用环境。在数据开放应用管理部分,为用于临床科研的数据检索查询、图谱分析、自助分析、隐私计算分析、结果输出申请等应用建立安全、可信、开放的数据存储及应用环境,辅助临床科研分析。在架构设计方面,实现了创新型的数据共享与合作模式。

通过建设数据质量管理平台,监测医疗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及时性等质控问题。创新使用了企业微信号的消息提醒机制,定时推送对比分析指标数据至管理人员,可对异常数据及时干预,完善数据治理质量。对于不同专科特点,针对性的设计了分析方式和适用算法,结合多源数据整合、挖掘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多院区医疗大数据的共享。

取得成效

通过数据治理,业务系统中数据量和临床数据中心中的数据量,从64%上升到98%以上。系统对各个闭环节点进行监控,查漏补缺,定时反馈至业务系统负责人及各职能部门进行整改,总体闭环数据完整性从88.6%提升至95.1%。

建立的专科科研平台既提高了科研数据采集效率,又提高了数据准确性、及时性。此外结合5G、VR、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创新应用,为临床提供优质、便捷的辅助医疗手段,帮助医护精准诊治、高效护理,减少重复工作,降低出错率,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的医疗服务、更优质的诊疗环境和就医体验,提升满意度。

在医院管理方面,实现了全院数据资产管理。自动识别全量资产,关联数据标签,对数据进行自动分类分级,依据数据级别,对数据的访问进行管控。通过构建的运营指标网络体系,支持运营目标分解和绩效考核,辅助医院管理,助力数字化转型,提高诊疗水平和质量。

END

【论文精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专科信息化架构的设计与实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