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缕朝阳投射到汉江上,襄阳醒了。
襄阳,位于湖北北部,湖北省辖地级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作为汉江流域的重要城市,素有“兵家必争之地”之说,又因襄阳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绝佳地理位置,故被称为“铁打的襄阳”。
襄阳北接河南省南阳市,所以面食类的美味对襄阳的影响颇深。最趋之若鹜的就是那一碗正宗的襄阳牛肉面。
今天武了个汉吃货小分队来到襄阳,开启本地人一天的美食之旅。
襄阳,大名“牛肉面”,别名“牛杂面”,人称“一定要喝黄酒”。而“一桥头”则是襄阳饮食文化的起源缩影。
“一桥头”是襄阳的回民街,老辈襄阳人都会叫他一声“甲门盖儿”,就是“教门街”的意思。过去回民从这里登上汉江中游最大的码头——商埠樊城,他们聚集在友谊街,大多数选择宰牛、卖牛肉为生。
“一桥头”的门脸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屠宰场。两边挂着今早现宰的一手牛肉。早起赶过来挑选新鲜牛羊肉的襄阳人跟逛集市似的。只是场面略血腥。
没有另起招牌,“一桥头面馆”就地取名,一年365年风雨无阻天上下刀子也无法阻止襄阳人民要吃到它的信念。
排队的可不止是早起的襄阳人,还有很多背着公文包来襄阳出差的吃货,耷拉着眼睛打着哈欠。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不同颜色的牌牌代表不同的面,收银的婆婆虽然过着大棉袄大帽子,手脚却麻溜的很。
大家跟着队伍慢慢往前挪,给钱拿牌给钱拿牌,有一种不可名状的默契感。
碱面倒入竹篾进汤桶浮浮沉沉,续接过依次放入满满一大勺牛肉摊上,挖进两勺牛油汤。光是看着就扛不住了。
“一辣二麻三鲜”是襄阳牛肉面的精髓。你别看他红艳艳的一大碗,其实都是纸老虎。牛肉嫩,牛杂有嚼头,香的直想吞舌头。
老襄阳吃面有讲究,吃面必喝黄酒。面条辣香,黄酒酸甜。而大蒜的辛辣则可以中和面汤中牛油的腥膻。
同桌的史叔叔告诉我们,这家吃了几十年的牛肉面,到现在还是心头爱。
从小时候不懂事,提着猪头嬉闹遭到回民们的不满从而绕道抛开,直到现在给打包一箱子牛肉寄给远在香港工作的女儿解馋。
当初开面馆的回民馆学徒现在也变成了备受尊敬的老爷子。这口面不仅仅是为了口腹之欲,更是一种情怀。
▌地址:一桥头引桥下桥北东路11-12号(近樊城一桥头引桥下)
品尝完地道的牛肉面,我们钻进了现在襄阳难得保存的老巷子——陈老巷。襄阳除了面食,必不可少的还有胡辣汤。
虽大桥口菜市场附近正在进行老城区改造工程,即使如此,前来就餐的人们从清晨六点开始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
他们有离开这里的老居民,也有偏好这一口味道的回头客。红薯粉条、胡椒、海带、牛肉丁、黃花菜、山药等等二十多种食材熬制出来的就是一碗碗香喷喷的胡辣汤。
下雪的天气,妈妈端着家里的大锅,打上满满的胡辣汤回家分给老人孩子。岁月流逝,居所可以改变。而味觉的记忆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故乡。
▌地址:位于沿江大道中段,往磁器街方向
胡辣汤旁边是传说中的窝子面,而窝子面就是襄阳牛肉面的起源。
以牛羊肉为主, 加入黄花、木耳、香料、八大香等等,把牛肉熬成臊子汤浇到面上。经过改良口味,加入了豆芽,牛肉丁,浇上牛油辣椒,就形成了窝子面。
窝子面分为干吃和湿吃两种,深冬的路边,接过一碗热气腾腾的窝子面,我想应适是老襄阳早起的第二动力吧。
▌地址:磁器街方向,陈老巷出去右转可见
除了牛杂面,牛油面,豆腐面,具有襄阳本地特色的刀削面同样让襄阳人津津有味。
37年,从早到晚,这里吃面的人络绎不绝。彭师傅过去是襄阳最有名的老牌酒楼“老大华”的厨师,那时候能当上“老大华”的厨师说出去那都是相当有范儿的事。
彭记的价格常年不变,分量只会多不会少。一碗小碗的杂烩面足够让你精神一整天。
▲退了色的价格早就记在了心里
“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
襄阳刀削面配菜是小酥肉和肉圆子。软和筋道的面、鲜香酥嫩的臊子、浓香中渗着清甜味儿的高汤。嗦上一口就一个字:“鲜!”
彭记门口的五香肉馅饼老食客都知道。要上一个刚出锅的烫手馅饼儿,一口面一口饼才能叫走了这一遭。
▌地址:朝阳路2号人超多那一家
襄阳的下午茶,一份北街的小笼汤包足以。这家十八年的汤包店是北街的地标性小店。
以汤包命名,但其实只有两种口味——番茄鲜肉和地菜鲜肉。
番茄鲜肉的皮其实不算薄,这倒方便了那些手残星人,以免糟蹋了这可爱的小包子。
不用蘸取醋和辣椒这些抢风头的味碟,大力吹几口白气儿往嘴里一丢。番茄蓉的酸甜和猪肉碎混合在一起,汤汁流入口腔。略烫嘴的温度是刚刚好。
▌地址:北街89号
襄阳的中山后街还有这么一家百年老字号肥肠面。爷爷传给父亲,父亲再传给儿子。祖孙三代将这家肥肠面馆经营的有声有色。
香菜、大蒜自取,随意放。汤头看起来有点油,吮上一口只觉得特别鲜美。
即使肥肠属于“下水”,被许多人嗤之以鼻。但只有懂行的人才会对这正宗的酸爽味钟情,倘若吃面的同时再配上一瓶冰过的甜豆奶,不羡仙。
▌地址:樊城区人民广场城市名人酒店斜对面夜色天香旁
晚饭时间我们去了轴承二路的罗群夜市排档。好家伙,八百亩地的大排档简直可以用“一望无际”来形容。一到点,这里就高朋满座十分热闹。
一年四季罗群家的生意都爆满。让同条街馆子好不羡慕。干锅排骨鸡爪、干锅排骨鱿鱼,是店里的必点王牌。根据季节的不同还会有像“盘鳝”这样的襄阳特色菜系。
在襄阳,“罗群大排档”与“六化建烧烤”齐名。大排档的生命力旺盛,人们在这儿,能够光膀露臂,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快哉快哉。
▌地址:檀溪街道檀溪西路154号东北
烤鸡爪这类作物一般混于烧烤众生中,好吃的惊艳,难吃的只能当扫雷。而这家化骨绵爪可以一统襄阳江湖必然是有两把刷子。
鸡爪屋里算的上跟汤包是邻居。逛吃逛吃的小哥哥小姐姐,叫两串鸡爪子,搞点旁边的小土豆和烧烤,坐在小桌上开瓶雪花唠唠嗑,虚浮。
一只鸡爪分两口,一口咪掉四指,一口吮吸掌中宝。这个软烂程度,大概我80岁掉光牙的奶奶也可以放肆的解解馋。
▌地址:襄城北街华莱士对面道子里
续摊儿选择了同在“一桥头”久负盛名的牛肉面——邓家牛腩。相比于街头巷尾的牛肉面馆,“邓家牛腩”算得上是豪华级配置。将牛肉面的精华,牛肉、牛腩、牛杂、提炼出来做成锅仔,过了好吃佬们的瘾。
牛油与酱辣椒文火煨制6小时的红汤醇厚鲜香。吃起来带点甜辣不刺口。打底的豆芽和千张吸附了牛油的香气,身价倍增。
如果牛肉面没有满足你的胃,那不妨来这里点上一锅牛三鲜锅仔,待到牛杂食尽时,再倒入一份碱面,又是一碗好牛肉面。
▌地址:沿江大道(近樊城一桥头)
六化建的烧烤,36中的学生每天放学闻着香味儿回家。夫妻伙一个串肉一个就收拾桌子、一个烤串一个就招揽客人。日夜颠倒的作息十几年不间断。
左顾右盼的被热情的老板娘拉拉扯扯进了烧烤店,我发誓半分钟前我们是欲拒的,然而半分钟后我们已经是还迎的状态。
人不可貌相,烧烤必须斗量。老五家的菜单很朴素。蹄筋、鸡杂、鱼泡、大蒜、麻雀,能用俩字解决的绝不用第三个字。寒冬躲进来搞点烧烤,喝成关公也没人笑话你。
表明来意后,老板娘嗔怪的松了口气。
“你们在这儿晃来晃去,我以为你们是城管的咧!吓人哦!”
▲朴实的老板娘十分可爱
由于熟客,所以你从进门到坐下,最起码得打上个3次招呼碰5次酒瓶。大城市冷漠的车水马龙在襄阳这个人情味儿的烧烤店里显得没有任何吸引力。
有意思的是,老板娘说自己就是“六化建的”,这种亲切的自豪感,就跟说我们说上一句“我是水果湖滴”一样。
▌地址:襄城区六化建
缠蹄,是可以与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媲美的襄阳传统凉菜。半夜穿睡衣打包一份回家看剧解馋是再好不过了。
猪蹄用多种香料腌数天后用细麻绳缠紧吹晾,煮熟就可以吃了。食用时切成圆片状,外圈的猪皮颜色深红,内圈的肥肉颜色透亮,十分好看。
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香菜、姜丝、米醋、辣椒等佐料,也是下酒拌饭的一道神菜。
▌地址:樊城华丰路中段
时至转点,湖北古城襄阳的美食篇终于告一段落。钟爱各种面类主食的襄阳人很少有急赤白咧的时候,大概也是因为传承了北方人实诚、善良的性格。
我想可能也正是这一碗襄阳牛肉面滋养并犒赏了这座城市的人民。
祝你这个冬天也可以吃到正宗的襄阳牛肉面。
出品:武汉十点半文化传播
编辑:熊小跳 主编:白廓
摄影:Raveran
视频制作:罗威娜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