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5-03-28
立足“700+”新起点 江苏证监局积极推进上市公司走访常态化
上海证券报记者日前从江苏证监局了解到,随着江苏省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迈入“700+”时代,江苏证监局立足新起点,将更加积极地常态化推进上市公司走访工作,优化上市公司走访机制,以更扎实的举措,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蓄能聚力。
据统计,走访工作自2024年启动至今,江苏证监局联合地方政府和交易所高质量走访上市公司近300家次。走访对象聚焦民营经济、战略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重点领域,既包括国电南瑞、徐工机械、恒瑞医药等头部制造业公司,也涵盖先导智能、华润微、莱斯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代表企业,还面向了正处于行业发展低迷周期的部分企业,累计走访公司覆盖率超40%。
走访过程中,企业反映了关于融资支持、产业链整合、人才引进、政策倾斜等方面的问题。对此,江苏证监局认真倾听、梳理、归纳企业表达的相关诉求,针对政策问题当场答疑解惑,针对发展诉求提出解决思路,对待研究、待协调、待推进事项形成任务清单、持续跟踪落实。“我们坚持举一反三,争取通过解决一个有代表性的具体问题,带动解决制约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一类问题。”江苏证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江苏证监局积极组织开展“资本市场江苏行”活动,通过举办“2025年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宣介会”,介绍多样化的资本市场融资工具,鼓励上市公司把握政策窗口期,积极运用各类工具,以此激发发展动能。截至目前,江苏全省已有38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计划,使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其中民企占比超八成。
一手抓问题解决,一手抓创新发展。江苏证监局还就系列改革政策与上市公司深入交流,引导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增持、中期分红、春节前分红等,进一步提升公司投资价值,提高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获得感。据介绍,去年走访工作开展以来,江苏共有648家次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金额合计1320亿元,分红家次和金额均位居全国第二。
与此同时,为支持企业做优做强,江苏证监局鼓励上市公司在聚焦主业、明确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工具实现资源整合,补链强链。“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捷捷微电重组项目是并购重组注册生效第一单,亚信安全完成科创板首单“A收H”,浩欧博披露首单“H收A”案例,各类并购事项累计交易总额达1478.62亿元,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江苏证监局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持续完善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机制,引导辖区上市公司坚定发展信心,借力江苏先进制造业优势和科技创新区位优势,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丨
来源:新华财经 2025-03-28
内蒙古证监局走访稀土产业上市公司 助力“两个稀土基地”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部署,持续做好上市公司走访工作,3月26日,内蒙古证监局会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发改委、国资委、商务厅、包头市政府,赴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头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包头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稀土产业链上市公司开展走访,助力“两个稀土基地”建设。
走访中,内蒙古证监局深入一线了解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产品市场、发展战略等情况,推动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历史股权退出、境外业务审批、新市场拓展等实际困难。
内蒙古证监局引导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稀土产业“链主”企业发挥好稀土产业资源优势,构建现代化企业治理体系,在产业高端化转型上持续发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引导包头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新质生产力优势企业,加强稀土新材料应用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下一步,内蒙古证监局将持续落实上市公司常态化走访工作要求,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用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各项政策工具,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丨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2025-03-28
吉林证监局联合吉林省委金融办开展上市公司走访工作 推动资本市场服务效能升级
3月28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吉林证监局获悉,为切实发挥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效能,助力辖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吉林证监局联合吉林省委金融办近日走访调研了辖区3家民营企业,包括朱老六、*ST通脉两家主板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挂牌企业吉林天朗。通过“一线问诊”方式了解企业经营实况,对接实际需求,推动资本市场政策有效落地。
走访过程中,调研组一行通过实地考察生产现场、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产品研发及战略规划实施情况,并针对行业周期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针对企业提出的融资并购、市值管理、破产重整等方面疑问,调研组相关人员现场详细解答,积极宣讲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精神,指导企业合规运用金融工具实现资源整合,借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
据了解,自2024年启动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机制以来,吉林证监局与吉林省委金融办联合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先后调研走访了上市公司17家,占辖区上市公司总数的34%,并实现对吉林辖区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走访工作全覆盖,调研范围涵盖传统制造业、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产业领域。
针对走访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监管部门建立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实效清单“三清单”跟踪机制,累计协调解决企业用电成本、出口退税、人才引进等实际问题44项。其中,涉及生产经营、企业融资等与企业经营直接相关的问题30余项。
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凸显了监管部门从“被动接诊”到“主动问诊”的服务升级,有力助推了辖区上市公司的良好发展势头。数据显示,自2024年初至今,吉林辖区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68.43亿元,其中7家上市公司实现中期分红9.57亿元。另有17家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累计金额15.74亿元。
下一步,吉林证监局将持续推动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走深走实,强化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作,立足重点解决企业具体困难和问题,积极宣传资本市场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政策,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丨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2025-03-22
安徽证监局以常态化走访工作精准助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为持续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部署,安徽证监局立足监管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持续完善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机制,畅通政企交流渠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力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为安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行业,统筹走访调研。今年以来,结合年报披露窗口期及重点企业诉求,安徽证监局主要领导带队赴合肥、芜湖、亳州等地走访上市公司,深入调研产业现状。走访覆盖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走访埃夫特等机器人产业上市公司时,还调研了相关行业的拟上市公司。安徽证监局充分领会中央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积极落实证监会工作部署,在对安徽资本市场和相关产业开展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1+3+1”打造安徽资本市场新循环的构想,运用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谋划安徽资本市场下一步工作布局。
精准服务,护航稳健发展。走访中,安徽证监局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问题清单一责任分解一跟踪督办”闭环机制。针对政策问题现场答疑解惑,针对具体事项实事求是制定解决方案。在收集的87条问题或意见建议中,对企业反映的融资渠道受限、行业内卷严重、政策衔接不畅等共性问题,形成专项报告,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支持政策,力争走访“一批”公司、解决“一类”问题、带动“一方”发展。针对部分风险公司,安徽证监局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在深入摸排风险底数的基础上,一企一策制定风险化解方案,统筹推动问题解决与风险化解。
政策赋能,激发市场活力。在走访中同步强化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宣导,在立足产业实际、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意愿的前提下,推动上市公司用好用足资本市场工具。引导企业通过中期分红、春节前分红、回购增持等方式提升投资者回报。开展并购重组专题调研,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并购重组基金设立,鼓励头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瞄准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2024年以来辖区新披露并购重组事项12单,涉及金额超百亿元。此外,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开展再融资,推动上市公司实现稳健运营,不断提升投资价值。
下一步,安徽证监局将紧扣“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落实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进一步扩大走访覆盖面,将走访成果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实际举措,助力安徽上市公司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内容均摘自相关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