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瓜联盟
青瓜联盟(QMOB)是国内移动广告投放领先平台,专注移动互联网广告营销服务,曾服务国内众多一线知名品牌客户。欢迎关注青瓜联盟,我们将为广告主提供最新行业动态和最优服务策略。www.iqingua.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联想、钉钉等纷纷出手!引爆万亿级市场 ·  11 小时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少了这个维生素,你喝的牛奶都浪费了! ·  昨天  
基少成多  ·  春节见闻:从就业感受社会变迁,DeepSee ... ·  3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破90亿了,全球第一! ·  4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泽连斯基“急了”:将“非常危险”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瓜联盟

如何玩出网易的刷屏效果?

青瓜联盟  · 公众号  ·  · 2018-04-20 17:01

正文


当你为一个教育培训机构卖一个夏令营课程,你会怎么写?


“澳洲夏令营,游览澳洲世界名校,体验大学全真课程”


当你为民宿写一条推广文案,你会怎么写?


“旅游住宿得选良心住宿,xx民宿,让你出游住得更放心”


当你为二手车写一条文案,你会怎么写?


“xx二手车,靠谱的个人二手车交易平台,可低月供分期购车,划算!”


如果你接到以上任何一个任务,你的直觉很有可能指导你写出来上面这些文案。它们的特点是,完整、生动地写出了所推广的内容和卖点。


但我现在就可以在这里下一个定论: 上面这些文案都是一些创意和效果都很差的文案。


因为上面这些文案,都是一些站在商家立场写出来的卖货视角型文案。也就是说,商家卖什么我就写什么。


而推广过程中, 一条优秀的文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站在用户视角思考,写出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用户视角型文案。


卖货视角 vs 用户视角


那么,卖货视角和用户视角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先听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著名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香农,有一位漂亮的文艺青年女朋友。但香农因为这样一件事被女友甩掉了。


他们分手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女友生日那天,香农没有送花和戒指,而是送了一本数学书当做礼物。


在这个故事中,香农的分手就是因为犯了一个典型的卖货视角错误:他选择了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认为自己很喜欢数学,那么对方也一定会喜欢和在意这样的礼物。


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想必不用我多说你们也知道,是非常没有用户视角的直男想法。


如果换成用户视角出发,那么香农应该分析一下自己女朋友的“文艺女青年”属性,选择对方关心和在意的事情出发。


在我们写文案的过程中,这种只关心自己在卖什么的卖货视角型文案,同样是屡见不鲜。


比如这样一条医药类文案:


“好医生网上药店,惊爆低价,等你来选!”


或是这样的股票信息文案:


“股市跌宕起伏,选择这家证券炒股,送500元每月炒股策略,资讯信息早知道”


这种类型文案的典型特征就是,他们就像是一个个自恋癖,认为人人都会关心他们所说的话。


以上面这条炒股类文案为例,可以想象广告方在看到产品送500元每月炒股策略的卖点后,觉得用户一定对于这个炒股策略求之不得。


他的思维路径也一定是这样简单粗暴:




但事实上,一个合格的文案人,写文案最少要经历这样三个步骤:




例如针对炒股,对股民做需求分析。


没炒过股的人:可能需要一个进入股市的利好契机。


文案: “沪指大涨7%,再不入市就晚了”


炒股但是不懂策略的人:可能需要一些炒股策略


文案: “炒了一辈子股,但却连一份股市策略表都没有,点击免费下载”


炒股但是且懂策略的人:可能需要了解炒股新信息


文案: “通知:原来500元每月的炒股策略,现在可以免费领取了,仅限本周”


这里,最大的不同则是文案中从“我是谁,我卖什么”,变成了“你是不是有这样的需求,你需要什么”。


比如下面这样两条文案因为文案视角上的差别,在数据上也是出现了十几倍的差异:


文案一 :“北京互联网高薪名企急招 ”


文案二: “北京名企急招,离家近的好公司都在这儿! ”


后者点击率是前者的12.8倍。文案一简单粗暴告知“高薪、名企”卖点,文案二则选择了用户更关心的“离家近”的需求作为切入点。


总之,要写出一条合格的信息流文案,首先要放弃“卖货”的冲动,好好思考一下你的用户可能有哪些需求。


如何做到用户视角?


知道写文案要有“用户视角”仍然不能保证你能写出一条好的文案。因为了解用户需求并不是那么简单。


尤其是很多人了解用户的方式,往往依赖自己不靠谱的直觉。


前阵子我们遇到了一个装修客户,经过一阵子的“用户视角”培训后,他们开始意识到了文案中要体现用户的需求,写出用户关心的事。


他们的文案,出现了这样的变化:


文案一:“广州装修就选合抱木装修”


文案二:“广州买房刚欠房贷,幸好只花9万9就搞定了装修。”


后者明显比前者更有用户视角,而不是之前的卖货推销员既视感。


但我要说的是,有了用户视角之后的文案,仍然不一定是好文案。这是为什么呢?


用户对于装修,一定最在乎价格、环保材质、工期等等,这是大部分文案的判断。所以,大部分人写出的文案是这样的:


“现在才知道,邻居在这装修比我家便宜了10万”(主打价格)


“装修之后再也不用买绿植,只因我用了这种材质! ”(主打环保材质)


“几乎没人知道,刚装修完的房子竟然可以即刻入住了”(主打工期短)


最后经过数据验证,发现这样的用户视角的洞察全都不理想。最终表现不错的洞察,却是没有料想到的:


“邻居家80㎡,竟然在这装修得像130㎡豪宅”(主打装修效果)


“看了邻居家的美式风格,我真想重新装修一次”(主打装修风格)


产生这种不理想结果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用户视角洞察是按照文 案本人的直觉判断而 得知的。而很多时候我们的直觉是不靠谱的。


可能看到这里你想问,我怎么能够知道原来装修用户最关心这些呢?


1、百度指数


当大部分人认为装修最在乎价格时,我们在百度指数的需求图谱中惊讶地发现,原来关于装修,用户最在乎效果、风格、户型等信息。


这意味着文案的切入点,可以选择这样的角度。




同时,在“人群画像”中同样惊讶地发现,搜索装修信息的男性用户是64%,女性是36%。


这意味着不管是定向还是文案视角上,都可以更多选择从男性视角出发,例如这样的文案:


“老婆看了闺蜜家的装修,非得重新装一次”(明显是写给男性看的)


2、知乎问答


要知道用户关心什么,另一个方法是直接上知乎,查看相关专题下用户都问了什么问题。


假设你在为“定制西服”的客户撰写信息流文案,为了解用户对西装这件事情的关注点,你可以搜索并关注——知乎“西装”这个话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