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TV《明星大侦探6》收官不久,爱奇艺重磅综艺《萌贼探案》(已改名《萌探探探案》),并陆续释出嘉宾阵容,推理、剧本杀品类再次“烧”到综艺领域。
头部综艺瞄准剧本杀,无疑是市场感受到了这个行业在当下引发的热潮。
从去年疫情开始,剧本杀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
相关APP被不断推出,线下门店数量增长明显。更多玩家开始接触、进入剧本杀领域,同时,剧本杀也成为一个热门的社交手段。
“去年行业数据显示,全国剧本杀门店大概是7000—8000家。今年2月份我们再做调查时发现,已经突破3万了。”
空然新语CEO任莉告诉
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
“我们是发行端,能够直接看到剧本的销量。我们去年的剧本在今年卖得更好了,很可能在于今年的店家越来越多了。”
行业热潮和市场需求旺盛极大地推动着更多从业者进入该领域,而这些从业者也在共同助推剧本杀行业的蓬勃发展。其中,就包括剧本的作者。
某线下剧本杀场景,图源网络
大多数情况下,剧本杀剧本的作者被称为剧本杀编剧,但也会有剧本杀作者的称呼,同时,“监制”等称谓也是剧本杀里常见的。
“在一个剧本杀内容的创作中,监制更像是编剧,主要负责‘搭骨架’,作者则负责填充‘血肉’。但也会出现监制、作者是同一人的情况。”
任莉向
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
解释道。
伴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关于剧本杀编剧的来源、剧本杀剧本从编剧端到店家端的流程、编剧的收入模式,以及剧本杀编剧现状等问题,我们采访了空然新语CEO任莉、剧本杀编剧小浅,以便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小浅是一名影视剧编剧,同时也是一个由剧本杀玩家“转变”而来的剧本杀编剧,只是后者是兼职形式。
小浅告诉
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
:“据我了解,目前大部分的作者还是出于爱好而创作剧本。
很多人并不靠着这份工作养家糊口,只是做个兼职,更多的是觉得写起来比较好玩,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
”
尽管剧本杀行业在去年迎来了迅速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资本、团队进入,使得行业的收入开始提升,但目前剧本杀剧本创作端,绝大多数人仍以兼职为主。
“行业初期,对于作者或团队来说,兼职的风险较小,兼职创作不用耗费太多成本和精力,还能有一份额外的收入。”任莉分析道。
除了剧本杀玩家、影视剧编剧,不少剧本杀编剧还来自于剧本杀店家——他们可能入局较早,在早期圈子、产出较小时开始尝试自己创作,另外也有专业的作者加入。
剧本杀剧本,图源网络
去年小浅与伙伴一起创作的民国类作品面世,民国元素再配上恐怖、硬核,获得了不少好评。
共同创作——这是剧本杀剧本的常见创作形式之一。
而共同创作又有不同的模式。
比如兴趣出发,更偏向于自己或小团队的合作。小浅就有固定的搭档,二人共同创作。
作品初稿完成后,又在身边朋友的帮助下进行了几次内测和修改。
比如空然新语这样脱胎于影视剧行业、拥有大量作者资源库的团队,他们的创作则更偏向于影视剧剧本创作逻辑。
每周开选题会,监制和作者会准备提案,发行、市场人员会根据与店家沟通情况,反馈市场缺少的题材、玩家的需求和喜好的变化等,通过选题与这些反馈结合后,作者进行创作。
到了具体创作中,也并不是作者一人独立完成。“
很多团队
一部作品基本上会有2—3个作者共同完成:有的负责游戏机制、有的负责凶案推理、有的负责文笔润色。监制会把控整个故事核心诡计和玩家要体验到的情感诉求,都是大家一起来创作的。
”
游戏策划人员负责游戏框架,储备的作家和写手负责内容填充,原先累积的影视编剧、策划编辑作为监制,一个大致的、各司其职的团队就组建而成。
在空然新语的作家矩阵中,不乏马伯庸、李淼等著名作家。
据任莉介绍,这些作家在剧本创作中相当于监制。
“
剧本杀根本上还是一个包裹着文学作品外壳的、具有社交属性的游戏,它不是小说、文学作品。
因此,直接让作家进行剧本杀创作还是有很多不适应的情况出现,所以我们更倾向于发挥作家高超的创意、世界观搭建、严密的创作逻辑和高水准的内容品质把控能力,通过他们在文学作品中的经验和能力将剧本内容的文学性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层面。”
空然新语微博截图
当然,并不是所有公司、团队都遵循这样的创作方式。
比如一些在行业里深耕、已经创作出成功作品的作家,本身已经具有很强的创作能力,这样的作者可能就会选择配备一个助手以补齐短板。
甚至,自己“单打独斗”也是存在的情况。
不过,任莉也表示,为了适应
市场需求的扩大和消耗的加速,剧本的创作周期需要大致维持在三个月左右。
剧本内容层出不穷,目前行业里每个月都有上百部作品发售。
“目前剧本杀内容的体量完全靠单个作者来进行创作的话也是可行的。但独立创作一部剧本杀作品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作者一年只能创作2-3部作品。
如果想要提高产能,就需要团队模式创作,这样的话效率会高很多。
”
创作出了剧本,对于编剧们来说,下一步则是如何将它卖出去。
3月中旬,空然新语主办的剧本展在成都举办。
所谓剧本展,实际上就是剧本杀展会。
在展会中,剧本会被测试,一些测试后的反馈也会给到作者,以进行后续修改和完善。
发行方与商家可以在现场进行交易。
这是剧本杀行业面向B端市场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剧本得以卖出的主要途径之一。
从作者到店家,发行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小浅告诉
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
,剧本杀的发行工作内容十分繁杂。剧本测试、与作者修改、销售、宣传、售后等都是涉及的内容。
实际上,经过行业的发展,当下已经出现了诸如空然新语等这样的专业剧本杀发行公司,在内容和宣发上形成专业体系。
但剧本杀的销售、宣传模式并不仅是如此。
仙剑奇侠传1官方授权的剧本杀「仙剑·参商别」
对于小浅这样自己创作完“投稿”的,需要自己寻找发行。
“网上搜索就可以,很容易联系到。而且现在很多发行方都在招作者、收剧本,因为现在行业发展的比较快。”当然,也并不是说必须要寻找发行代理,自己成为发行也是途径之一。
这也是剧本杀早期和当下发行人员、机构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我们进来的时候(2019年),行业逐步发展,多数是通过私域流量进行剧本销售。”任莉介绍道,早期的发行模式大概是:
行业从业者和爱好者进行剧本创作,通过展会进行剧本测试和售卖,主要在微信和行业平台中以口碑相传进行推广。“早期主要依靠展会、行业平台及朋友圈进行的销售。现在开始有一些淘宝和地推渠道,但是主要的一个销售和宣传渠道还是以类似‘微商’的私域流量模式。”
在合作模式上,发行与店家端、作者端的合作模式也不尽相同。
据了解,目前剧本杀行业还是以买断为主。
相比之下,发行与作者的合作模式则更多样。
据小浅和任莉介绍,
发行与作者的合作模式大约分为三种:买断、保底加分成、纯分成。
买断即一口价;
分成则是编剧与发行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分成比例。不过,如果作者有了高热度、口碑的作品或在行业里有了一定声量后,他的收入也可能会随之增长。
去年入局至今,空然新语已经推出了不少成绩良好的剧本。
比如现代盒装剧本《拆迁》就以688元的价格已经售出6000多套。据任莉透露,包括她们公司在内,行业里已经有不少作者收入已破百万。
《拆迁》海报
但对于剧本杀编剧来说,线上线下的割裂,也在影响着他们的收入和“职业发展”。
如上文所说,剧本杀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其中的主要表现是线下店数量的增加,以及线上该类APP的不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