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文博中国”!
在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南面不远处高高矗立着一座古塔,门额大书“奎光塔”三字,是往来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必经道路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奎光塔夜色 付三云摄
奎光塔初为明代石塔,后毁于洪水,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灌县知县周因培主持重建了该塔。奎光塔是我国已知层数最多的砖砌古塔,通高52.67米,重约3460吨,为17层密檐式六面体部分双筒砖砌古塔,塔基为石料砌筑的四方形,塔底层直径9.5米,塔身用灰砖糯米石灰浆砌筑,部分砖面模制阳文“清”或“清邑令周修”字样,原内壁有云龙塑画像。17层塔檐每层六角均悬挂铁制塔铃,风吹铃响,清越婉转。据《重建灌县奎光塔碑》记载:明代为弥补灌县城南地形风水缺陷兴建了一座石塔。岷江激流而下,灌县东南一带平畴沃野,本应人杰地灵,但城南地势低凹、山水会合直当风门,犹如万箭穿心,此为古时风水忌,所以灌县一地考中科举者寥寥,后在一位风水先生的指点下于城南洼地建造了一座高塔,集聚山川灵气,提升地势,振兴文风,并取名“奎光塔”。可惜后来石塔毁于洪水。明末清初灌县人才不举,周因培到任后应百姓之请,募捐重建了该塔。塔建成后,灌县先后有董文炳、高溥、周盛典等6人考中进士,刘辑光、陈炳魁、傅毓秀等数十人考中举人。高耸的奎光塔不仅是老灌县人心目中的一处乡愁圣地,俊秀挺拔的身姿更成为了都江堰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清代诗人写诗赞誉“水走山飞去未休,插天一塔锁江流;锦江远揖回澜势,绣野平分灌口秋”。在没有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时候,每逢天气晴朗,几十里外就能看见奎光塔。19世纪末20世纪初,众多外国探险家进入川西、来到灌县,部分探险家还用相机留下了奎光塔雄秀挺拔的身影。
▲ 奎光塔暮春 付三云摄
可惜百多年后,在地震、风雨等因素的影响下,塔体偏心荷载加剧,底层部分塔砖压碎,造成塔身弯曲倾斜,最严重时塔刹偏离轴心近1.4米,随时有倒塌的危险。1999年至2002年,都江堰市文物局分期开展了奎光塔的加固纠偏保护工作,迁建塔下的附属文物周公祠,以奎光塔为景观核心建成一处供市民群众休憩的口袋式小公园,设立了奎光塔文物保护管理所,进一步强化保护管理。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奎光塔5层以上贯穿性开裂,随时都有坍塌风险。考虑人员安全问题,当年6月1日,都江堰市抗震指挥部下达文件要求文物局自行拆除存在安全风险的奎光塔,并在3日内将拆除和解危措施情况书面报告指挥部。面对如此紧急情况,当地文物局的干部职工立即行动起来,在四川省文物局、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院文化遗产保护所、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现场勘验,确认奎光塔仍有修复的可能,于是当即启动保护加固和维修工作,当地交通银行也给予了资金支持。2009年奎光塔震后加固修复完成,2013年成功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面对这座秀美的古塔,每每思及建塔者周因培。根据周因培墓碑文、广西郑献甫著《四川灌县知县椿园周君家传》、灌县举人陈炳魁撰《周椿园先生祠堂碑》、《咸丰阆中县志》及《光绪增修灌县志》等文物和史志资料,发现周因培是一位非常值得称颂的清廉官员。
▲ 远眺奎光塔
(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摄,付三云拼接)
周因培(1789-1845)原名周瞻渭,字椿园,一字梦熊,广西桂林人,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中进士,旋即通过掣签获得到四川任职机会。他历任四川庆符(旧址在今宜宾高县庆符镇)、崇宁(旧址在今郫县唐昌镇)、灌县(今都江堰市)、阆中(今阆中市)等县知县。道光十八年(1838年)周因培返回故乡广西,先后出任桂林榕湖经舍山长和武宣县(又称仙城,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教谕。他勤于政事,明于听断,体察民情,讼无久稽,所有案件不超过六天必处理,上级给予好评“才具明敏”。1833年,川内战事,需加征钱粮供应前线,在四川需按照原有税赋的三倍加征税费。周因培感念灌县民生艰困,报请上级乞求减免税赋,随后又以县府积余银钱一千两送到省府,但仍未获准减免,见此情形,他又捐出自己多年积蓄下的一千两银钱替百姓交上,并诚恳说明灌县情况,终得上级认可,减免了灌县百姓额外的税赋。像这样自掏腰包为任职地百姓争取减免税收的行为是很难得的,灌县人一直牢记其恩情。鉴于他为官清廉,替百姓办了不少实事,灌县人在他离任后不久将他在奎光塔旁边修建的一处题名“蜚英”的文舍改建为纪念他的生祠,人称“周公祠”。1836年,周因培到阆中赴任,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查看前任留下未办理的事项卷宗,并当场依次判结,人们见此情形,纷纷奔走相告,导致街巷拥挤,在阆中一时传为佳话。为解决偏远乡镇百姓到县城告状办事长期滞留导致开销增加的问题,周因培安排差役按照路程远近计算出发时间,作为到案早迟依据,并按此排序,使到县衙诉讼办事的百姓再未出现在县城滞留超过10日的情况,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不仅如此,周因培还专门准备了一厚一薄两种竹杖,厚的竹杖专门针对吃拿卡要害民的差役等官府人员,薄的竹杖用来惩戒犯事百姓,百姓均感佩称颂。1838年,周因培因“性情迂拘”改任教谕。离任时,“士民泣送如婴儿之失慈母,迄今去思不衰,谈及犹有坠泪者”。郑献甫在《四川灌县知县椿园周君家传》中评述“州县之官有亲民之事,其见于官中铺张文书皆伪也,惟去后之思为真;学校之官有课士之事,其见于诸生称颂口语者亦私也,惟死后之论为定。”结合各地文物史料,不论前后,均有称颂周因培事迹的记载,可见其清廉正直。
周因培在川任知县十二年,为政清廉,离任时家中无积财,“行李萧然,书数卷,簏数肩”。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周因培因病在武宣教谕任上离世,一百多名学生护送其灵柩归葬桂林市临桂区周家坟山。如今都江堰市人仍然牢记周因培,时时缅怀其功绩。
▲ 奎光塔秋韵 付三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