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航拍的技巧和方法,包括构图、无人机操作、参数设置和后期调整等方面。作者唐红详细阐述了航拍作为一种技术活动和创作的过程,要求摄影师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来捕捉独特瞬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采用中心构图使主体更突出。
文章中提到,使用中心构图适用于主体具有较强表现力或有明确主题的场景,可以突出主体,吸引观众注意力。
关键观点2: 航拍中的无人机操作和构图是关键。
作者强调了熟悉无人机操作的重要性,并提到选好角度构图是航拍的关键。有经验的摄影师会在起飞前进行构思,确定拍摄主体和构图方案。
关键观点3: 适宜的参数设置和后期调整是航拍成功的保障。
作者指出,根据天气条件、环境光线等因素调整相机的参数,以及使用后期调整来完善照片,能够确保照片的质量和表达效果。
关键观点4: 航拍是一种创作过程。
作者认为航拍不仅是一种技术活动,更是一种创作。它要求摄影师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来捕捉独特的瞬间。
正文
采用中心构图可以使主体更加突出。这种构图方式适用于主体具有较强表现力或有明确主题的场景。将主体放置在画面中心,可以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主体上。 唐红 摄
无人机穿过云雾,一条高速公路在云雾掩映下时隐时现,画面让人震撼。拍摄时以高速公路作为主体,对角线构图,展示了穿越在崇山峻岭中的高速公路。 唐红 摄
航拍,这种从高空俯瞰大地的拍摄方式,赋予了摄影师一双“上帝之眼”,突破了传统摄影的视角限制,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开始尝试航拍。
熟悉无人机操作是航拍的前提。无论是入门级还是专业级的无人机,安全飞行和精确操控都是基础。在拿到新无人机后,建议先不要急于升空拍摄,而是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无人机的各项功能和操作要点。如果可能的话,找一位经验丰富的飞手进行实地操作演示,并详细讲解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之后,在空旷无人的地方进行由易入难的飞行练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操控技能。只有当自己能够熟练地控制无人机,并且掌握了安全飞行的知识,才能确保在真正的拍摄中既安全又高效。
选好角度构图是航拍的关键。有经验的摄影师会在起飞前根据周边的地形和建筑进行构思,确定拍摄的主体和构图方案。在实际拍摄时,可以通过无人机在空中360度旋转,调整远近高低的角度,寻找最能表达自己创意的画面。在陌生的环境中航拍时,可先升空熟悉周边环境,找到有趣的主体,再进行细致的构图,这是拍出好照片的重要步骤。
适宜的参数设置是航拍成功的保障。如果你本身就有一定的摄影基础,那么航拍中的各种参数设置会更加得心应手。在找到满意的画面后,根据天气条件、环境光线等因素调整相机的光圈、快门和感光度等参数。如果想要捕捉云雾流动的效果,我会使用慢门拍摄,选择快门优先模式,将快门设置为1/8秒或更慢,同时启用“三脚架”的飞行模式。正确的参数设置不仅能够保证照片的曝光准确,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拍摄意图。
恰当的后期调整是照片的升华。在拍摄时,我习惯使用RAW和JPG两种格式存储照片,这样在后期处理时就有更多的灵活性和调整空间。后期调整不仅仅是对色彩、对比度和明暗关系的微调,更是对作品主题的深化和升华。通过对色彩的渲染和光影的处理,可以让照片更加引人注目。
航拍不仅是一种技术活动,更是一种创作。它要求摄影师具备对无人机操作的熟练掌握,对画面构图的敏感洞察,对摄影参数的精准把控,以及对后期调整的巧妙运用。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我们可以在广阔的天空中,用镜头捕捉那些独一无二的瞬间。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4年·第 41期· 7版
作者:唐红
声明:本文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