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打满算,折腾 HomeLa
b 也满两年了。从刚开始的 R2S+
iStoreOS 组合(详见
年轻人的第一台软路由
),到后来的物理机 R1+ PVE 虚拟机组 All In One(详见
All IN ONE 手册
),今年打算更新为便于维护的架构。结合自己手上的硬件设备和实际使用需求,我的部署架构如下:
-
小米路由器 BE6500 Pro 做主路由器,负责中枢网关、宽带拨号、内网DHCP 分配和无线信号发射。
-
小主机 R1 Pro 刷入 fnOS 做 NAS 系统使用,底层是 Debian 亦可作为 Docker 的主服务器。
-
飞牛 FD5 硬盘柜搭配两张 3.5 寸硬盘使用,作为核心存储组件。
-
Apple TV 网口版,作为家庭影音播放器,配合 Apple TV+ 和 Infuse 服务使用。
经常阅读我关于
HomeLa
b 文章的读者此时应该已经清楚该如何实际落地这套网络和存储架构了。👇 下面我也展开说一下。
一、
BE6
5
00
Pro 路由器设置
小米路由器设置起来很简单,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路由器拨号上网,务必从宽带运营商师傅那里获取到宽带账号和密码,把光猫改成桥接模式。具体操作详见
如何打开光猫后台?
二、刷写 fnOS
1、准备好以下物品:一个 U 盘、一台 Windows 电脑;
2、去 fnOS 官网
https://www.fnnas.com
下载公测系统固件;
3、在电脑上安装 Rufus ,然后电脑插入 U 盘,打开 Rufus 工具,选择下载好的固件,把固件写入到 U 盘。
4、把 U 盘插入小主机,启动时选择 U 盘,就会进入图形化的 fnOS 安装页面。
三、扩充存储
我的小主机自带 512 GB 存储空间,存储一些资料还是足够的,但是搭建本地影音库就有些捉襟见肘了。使用飞牛
FD5 硬盘柜接入 1TB 和 1.5 TB 两张 HDD 硬盘,组个 Raid0 来用,绰绰有余。
后续存储空间不够的话,还可以再添置三块硬盘来用,单块最多支持到了 20T,速率也达到了 10Gbps,满足了我的日常使用需求。
四、搭建影音库
有了存储资源,那就可以搭建家庭本地影音库了,比较常用的方案是 Jellyfin 和 Emby,这次我选的是 fnOS 内置的「影视」App,刮削很快,交互很爽。直接看图:
可以直接在 fnOS 手机端或者网页端播放,也可以添加进
Infuse 里面播放,方便了许多,终于不用再折腾这些令人头痛的封面刮削了。
五、跑在 Docker 里的旁路网关
看完
上面这些,你可能已经要追问网关规则事情了。🤩
考虑到我对 OpenWRT 的有限需求,我终于在茫茫大海中找了 zzsrv/openwrt 这个每日更新的神之镜像。
https://hub.docker.com/r/zzsrv/openwrt
使用起来很简单。👇
1、打开网卡混杂模式,其中 enp2s0 根据 ifconfig 命令找到自己的本地网卡名称替换
sudo ip link set enp2s0 promisc on
2、创建名称为 macvlan 的虚拟网卡,并指定网关 gateway、子网网段 subnet、虚拟网卡的真实父级网卡 parent(第一步中的本地网卡名称)
docker network create -d macvlan
3、查看虚拟网卡是否创建成功,成功的话能看到名称为“macnet”的虚拟网卡
docker network ls
4、拉取镜像,可以通过阿里云镜像提升镜像拉取速度
docker pull registry.cn-hangzhou.aliyuncs.com/zzsrv/openwrt:latest
5、创建容器并后台运行
docker run
6、进入容器内部环境
docker exec -it openwrt bash
7、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修改网络配置,修改完成后保存配置
vi /etc/config/network
8、退出容器内部环境,在宿主机环境执行重启容器命令
docker container restart openwrt
打开
在第 7 步
中设置
的
ip 地址,
就可以看到你需要的
旁路
网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