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招商引资内参
原:招商引资内参(ID:zsyznc)。招商引资首席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INNO  ·  打破日本垄断!Dongjin ... ·  19 小时前  
爱否科技  ·  小米 16 Pro 迎超前爆料,或搭载顶级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招商引资内参

广州市长孙志洋讲话实录:2025产业招商怎么做?

招商引资内参  · 公众号  ·  · 2025-02-11 07:00

正文

招商引资内参导言

2 6 日上午,广州市召开了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加快建设‘ 12218 ’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共话高质量发展大计。广州市市长孙志洋在本次高质量发展大会发表讲话,阐述了 2025 年如何做好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进行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主动谋划存量增资扩产、增量招商引资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三篇大文章,引进一批引领性、标志性产业项目和平台型企业,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 zsyznc )选取他的讲话实录供参考。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广州市市长 孙志洋( 2025 2 6 日)

尊敬的企业界、科技界、教育界的各位代表,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新年好!

今天是正月初九,我们齐聚一堂,既致以新春祝福,也与大家共谋广州产业的向新图强。

昨天,省委省政府连续第三年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省上下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把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有奔头、更有劲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天,我们召开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一时间学习贯彻全省大会精神特别是黄坤明书记讲话要求,就是要进一步聚焦国家赋予广州 “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地、综合性门户” 的核心功能定位;进一步突出“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 12218 ”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激发和凝聚全市上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共识,树立“稳”的信心,激发“进”的力量,发扬“干”的精神,把广州的比较优势和政策的积极因素转化为现实的增长动力和发展实绩。

今天的高质量发展大会,是在广州第二产业产值突破 3.5 万亿、工业投资三连增并创下 1700 亿新高、生产性服务业占三产比重达到 58% 的背景下召开的产业性会议。 刚才,郭永航书记系统全面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广州经济“怎么看”、“怎么办”,深刻阐明了广州构建“ 12218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比较优势,发出了“在全球产业版图重塑中勇攀高峰,加快实现蓄势蓄能后的出新出彩!”的号召,提出了“大力实施‘广州数智创新计划’、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一号工程’、全面开展‘市场牵引场景开放行动’、精心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等四个重大举措。这是“再造新广州”的产业动员令,必将有力激励全市人民同心同欲、干字当头,全力拼出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广州。

广州将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的时代使命,牢牢把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要求,牢牢把握“ 6+4 ”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牢牢把握“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目标时序,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硬道理,坚 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充分用好自身的比较优势,激发潜在的创新优势,统筹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强化区域特别是湾区协同,使一产更稳、二产更强、三产更活,引领全省加快建设具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基本特征,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基本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广州打造成为企业家、科学家创新创造最有劲头、实体经济最有奔头、产业“含金量”勇立潮头、人民生活更有甜头的现代化产业发展高地。

一要以“ 12218 ”产业体系挺起现代化建设“硬脊梁”。 广州是华南地区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历来是全球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地。我们将瞄准“ 12218 ”产业体系的细分赛道和主攻方向,坚持工商并举,国企、民企、外企并重,集中资源力量,争取尽快形成规模、形成势头、形成优势。

我们将跑好特色优势产业的转型赛。广州的服装箱包、美妆日化等产业基础好、规模大,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盘基座。我们将深入开展“四化”提升专项行动、“人工智能 + ”赋能行动,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绿色制造标杆、工业设计中心,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大力引导企业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变化,持续实施“扩能增量、提质增品、降本增利、提效增值”行动,一体推进质量提升、品牌塑造、企业转型、集群培育,打造拿得出手的大单品、叫得响的大品牌,成长出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大企业,有特色、有优势的大集群。

我们将跑好战略性产业发展的竞速赛。完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盘活用好低效工业用地,做优工业产业区块,实现工业用地总量增加、空间集聚。完善多元供地模式,推行产业用地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长期租赁等,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用地需求。持续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定制厂房,推出更多产业保障房,为企业发展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业空间载体。充分发挥好 1500 亿产投、 500 亿创投母基金引导作用,强化以商引商、以投促产、以投促创。

我们将跑好未来产业发展的接力赛。聚焦 6 个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大力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构建“领军企业+产业园区+大院大所”协同创新模式。围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布局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推进建设环大学城、环中大、环五山 3 大创新策源地。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生物岛实验室、穗港澳协同创新中心、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等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用好 100 亿天使母基金,灵活运用“补改投”“先投后股”等方式,引导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积极参与进来。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推动概念验证、中试平台建设,建立更加审慎开放包容的监管模式,分层分类培育壮大科技企业。支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国际大科学计划等一系列“国字号”工程作用。

我们将跑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耐力赛。大力发展专业化、高端化生产性服务业,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服务型制造,培育技术咨询、创意设计等科技服务业。以南沙为重点做好“协同港澳”大文章,加快发展“面向世界”的专业服务业。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主线,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发挥好广州期货交易所、广交会等重大平台集聚辐射效应,进一步带动金融、会展、商贸、物流及专业服务业发展,打造“一城两都三中心”六张城市文旅名片,更好引领和支撑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

二要以产业版营商环境打造现代化产业“强磁场”。 广州科教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善、应用场景丰富、枢纽功能发达、市场腹地广阔,是生产生活生态俱佳的城市,完全有条件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正向循环。

我们将在政策精准支持上持续用力。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以“有为”促“有效”。成立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关键产业办公室,围绕细分赛道编制产业规划,围绕痛点堵点制定产业政策,

围绕比较优势和“四链融合”确定产业分工,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到产业上、企业上、项目上,防止政策的泛化、虚化。

我们将在高效配置要素上持续用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营造更加公平竞争环境,加大用地、资金、碳排放指标等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倾斜力度。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强化优化金融服务供给。深入实施“广聚英才”人才工程,推出更有针对性、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全力建好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

我们将在引育企业项目上持续用力。加大固定投资力度、推动外贸稳定增长,拓展经济发展纵深和空间。发挥好全新的“大招商”体系作用,围绕企业关注,积极推进产业园区、产业基金、产业人才的“广州模式”, 主动谋划存量增资扩产、增量招商引资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三篇大文章,引进一批引领性、标志性产业项目和平台型企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