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橡树
哈佛本科毕业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共同创立,30多万家长共同关注的国际教育规划平台。不让孩子的天赋被应试教育局限,给他们更好的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西师乐  ·  南宁/柳州2018-2024年教师招聘笔试题 ... ·  昨天  
吉安发布  ·  缺人!江西多所高校正在招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橡树

16岁诺贝尔提名: 这个被联合国吹爆的环保少女, 却被中国网友骂惨了...

蓝橡树  · 公众号  · 教育  · 2019-09-08 09:29

正文


前几天,联合国发了一条微博,大意是:瑞典16岁环保少女Greta Thunberg要去参加纽约的“青年气候峰会”,为了让这段旅程实现无污染无排放,Greta选择坐帆船,花了两周时间在大西洋上航行,最后抵达纽约。


在美国和欧洲网友一边倒地点赞的同时,我国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这纯粹是一种政治表演。帆船虽然不会排放温室气体,但她上岸以后,会有另一批人坐飞机来纽约把帆船开回去...”甚至认为Greta的行为还不如多种树来的实际。


两边网友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其实正好代表了中国和欧美民众教育理念的不同。


本文来源:公众号“英华兰DrBing”(ID: HiDrBing)。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近来欧洲这边,走到哪都要给这个叫Greta Thunberg的小孩刷屏。


看新闻,天天有她。


听广播,又是她。

去书店,还是她。


她是来自瑞典的十六岁“环保少女”。 


一个小孩子,怎么就这么成功呢?


今天我们就818这个目前世界上最成功小孩的事迹。

一、

Greta出生在2003年,今年16岁,正是读中学的年纪。


一年多前,Greta的老师在课堂上放了一部电影,讲的是海洋垃圾和气候变化,看完电影,Greta就被深深地震撼了。

于是,她先从自己做起,成了一名低碳主义者。素食、不买任何多余的新东西、不搭飞机等等。



但到了2018年,瑞典迎来了262年以来最热的夏天,Greta彻底觉悟了。她认为,仅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所有人都真正重视环保,情况才能得到改观。

怎么办呢?


她想到一个绝妙的方法:逃学去抗议。


就在2018年9月瑞典大选之前的十几天,她每天都旷课跑去国会门口静坐抗议,身边还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为气候罢课。



大选结束之后,她改成了每周五旷课去国会静坐。她把这个行动叫做“Friday for Future”。


我觉得...这样逃学不太好吧?毕竟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真这么有想法,为什么不好好读书,将来学习环保专业,真正为环保做实事呢?


Greta怼道:“在没人尽力拯救我们未来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为了未来去读书?在最好的科学家研究出的最重要的议题都被政客忽视的时候,我们去学习这些议题又有什么意义??”

后来为了方便四处演讲和抗议,Greta干脆休学了一年。

她的故事被新闻曝光后,在欧洲娃子界简直是一呼百应:


“说的简直太好了!”


“Greta是人类战胜全球变暖的希望!”

瑞典孩子们首先就和疯了一样,纷纷效仿Greta开始旷课去抗议。后来整个欧美的青少年们都在追随她的脚步,把Greta当做偶像。

“当一个小孩子在做当权者应该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重新想想到底谁应该掌握权力了。”



到今年3月,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国家的140万学生响应Greta号召,参与了针对气候变化的抗议活动。

Greta还受邀到Ted Talk发表演讲:



受邀到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发表演讲:



在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演讲:



在英国被梅姨和英国工党boss科尔宾接见:



今年据说她已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

《时代》周刊也在上个月将她选入“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进入名单上的“领袖”行列。

而Greta真正的壮举是在前阵花了两星期时间,和摩纳哥王子一起,搭着一艘帆船从英国穿越大西洋跑到纽约,


轰轰烈烈的去参加联合国总部举办的“青年气候峰会”。



你没看错,真的是搭帆船,因为她说这样“零排放、最低碳”。



到了纽约的Greta,简直成了美国孩子们的英雄!她被以最热烈、最隆重的方式迎接,比美国总统待遇还高。


然后,Greta就和美国孩子们一起去抗议了。


成百名孩子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外发起了示威游行,喊出“停止否认地球正死去”、“太热了”等口号,最小的抗议者年龄只有6岁。


Greta在娃子界的全球影响力真的是爆棚啊!

二、


但是,你们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



首先就拿这个帆船来说,要造出这个帆船,还要一队人搭着帆船在大海上航行两周,到美国之后还要有人把帆船再运回去,真的零排放吗?然后全程跟拍跟踪安保,都是零排放的吗?

这来来回回的损耗,真的会比一个人搭飞机更节能吗?

果然,我国网友一不小心把实话说了:


网友说话过于直白,不怎么好听。



因为凡是在我国学过高中政治的人,一看就知道Greta这种理想式的环保,未免过于幼稚。

为什么欧美人对Greta风评那么好,到了中国,她这做派就不被接受呢?

一来,是因为欧美人很喜欢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故事——单枪匹马的黄毛小姑娘为了环保事业在全世界冲锋陷阵,年轻、纯真、勇敢,她的故事和人设简直完美!



另外,欧美人也特别讲究政治正确。喷Greta,就是典型的政治不正确啊!

但如果你看过Greta的演讲,就会发现她的环保理念简直太偏执太幼稚。

比如:要求全世界各国政府应该在10年时间里实现完全零排放;

比如: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完全取缔燃油车、飞机机油;

比如:全人类都改吃素。



虽然我也经常被安利多素少肉身体好,但是,我们人类用了三百万年走到食物链顶端,你现在叫我完全改吃素?

Greta给欧盟boss演讲


大家都知道,社会是一台非常复杂和精妙的机器,社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生产方式,而我们的生产方式取决于现阶段科技水平,而不是某个人的个人意志,或者“政治正确”。


这位小小的社会活动家,媒体给的形容词是“激进”,我倒觉得“儿童式”这个词更加合适。


虽然她是儿童中的英雄,但在大人的世界很少被待见,原因也在于“儿童式”。


儿童式的世界理解方式和问题解决方式都是很直白的。

我们在童话里可以看到:


阿里巴巴穷怎么办?抢大盗的钱呗,既发财,又正义。


阿拉丁穷怎么办?认个无所不能的干爹,然后娶公主就好啦。


豌豆公主穷怎么办?装公主,然后嫁王子,搞定。


还珠格格穷怎么办?认个公主姐妹,再顺便把她皇帝老爹也一起认了,再嫁个阿哥,搞定。

......



离开童话,儿童式思维一样适用:


贫富悬殊怎么办?穷人发福利呗。


没钱发福利怎么办?富人征税呗。


富人不想征怎么办?富人反正没一个干净的,随便治个罪,发牢里,钱全部充公就好啦。


既发财,又正义。



环境污染怎么办?


工厂全部关闭,全球禁止使用塑料制品就行了呗。


厂怎么办?就业怎么办?还没有同样成本的替代品怎么办?


对不起这个我不关心。



“儿童式”的特点是:简单粗暴,因为欠缺的知识和社会经验,看不到社会和经济生态圈里面牵一发动全身的蝴蝶效应。


但她在儿童当中的成功,背后有两个因素。


1、儿童还没有参与社会生产,所以不会质疑她方式的可行性。而且因为不需要肩负养家糊口的责任,比大人更“不食肉糜”。


2、大部分儿童,对“不用上学”是充满向往的。就像老板今天告诉你不用上班一样,这把你从日复一日的无聊中解脱出来,简直是兴奋好不好。



而“不用上学”之外,还会去做一件“对地球似乎很有崇高意义”的事,那简直是命中的儿童的要害——名正言顺地不上学?——不参与都不行。


所以,“环保少女”在儿童中那么有煽动力,这两个底层条件有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真的按照她的搞法来,肯定是不行的呀!

这种一刀切环保,只会造成大面积失业、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不稳定等等严重后果。因为环保不是一个单一命题,是和政治、经济、社会学共存相依的。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环保呢?

也有网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真正的环保,是身体力行的参与,是实打实的劳作。

比如捡垃圾,比如植树,比如垃圾分类,比如低碳出行,比如在该读书的时候去好好读书、学习科学技术,开发新能源,解决真正的技术难点,而不是逃学喊一喊口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