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盈建科
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和BIM相关产品的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提供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浙A和浙M号牌高速通行优惠政策一样吗? ·  2 天前  
余杭发布  ·  高铁上,余杭医生“出手”了 ·  2 天前  
杭州本地宝  ·  2025杭州这些景区将免费开放 ·  3 天前  
余杭发布  ·  -3℃!余杭人,厚衣服先别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盈建科

技术周刊 | 预制板砌体房屋安全鉴定及抗震鉴定实例

盈建科  · 公众号  ·  · 2025-01-23 17:31

正文

前言


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其中一项重要会议内容是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建立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


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既有建筑改造加固之前,需要先进行检测鉴定。下面为采用YJK软件对某一预制板砌体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及抗震鉴定,并生成鉴定报告。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东北地区某一预制板砌体房屋,该建筑建造于1986年,其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Ⅱ类场地,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该业主考虑到其房屋使用年限已久,且局部墙体存在砂浆脱落的情况,担心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委托专业机构采用YJK软件进行安全鉴定与抗震鉴定。 现收集到此项目当年的纸质图纸,结合检测单位提供的现场检测数据,采用YJK软件设计生成鉴定报告。


二、建立模型


在建模菜单下进行结构模型建立,有两种方法:手动建模与DWG图纸翻模。



现根据已有纸质图纸及现场检测数据,进行手动建模:


(1)建立轴网


新建一个工程目录,进入“轴线网格”模块,可用“正交网格”、“两点直线”等功能绘制网格。



(2)布置构件


在轴网上布置构件,可包含砌体墙、楼面梁、构造柱、砖柱与预制板。


①砌体墙: 构件布置中添加墙,定义尺寸,材料选择烧结砖,然后按实际情况布置,并补充布置墙洞。



②楼面梁: 构件布置中添加梁,定义尺寸,材料选择混凝土,然后按实际情况布置。目前软件还不支持圈梁布置,如局压验算不满足,用户可自行考虑圈梁的作用。



③构造柱: 构造柱布置前,需先在楼层组装—必要参数中勾选“砌体工程”,添加柱,定义尺寸,材料选择混凝土,并勾选“构造柱”。这时混凝土柱就会识别为构造柱,然后按实际情况布置。




④砖柱: 构件布置中添加柱,定义尺寸,材料选择烧结砖,然后按实际情况布置。



⑤预制板(预应力空心板): 在楼板布置—预应力空心板—添加定义时,可设置板型的名称、自重及灌缝重、板厚、板宽、允许弯矩设计值[Mu]、允许剪力设计值[V]。



板型定义完成后便可进行布置,选择板类型并设置排布方向角度后,点选或框选需要布置的房间即可完成布置,布置完成后房间内展示使用的板类型,并且用箭头方向表示排布方向。



布置预应力空心板后,房间导荷方式自动调整为垂直于箭头方向对边导荷。



(3)输入荷载


楼板布置完成后,可输入楼板恒活荷载及梁墙荷载。



(4)楼层组装并设置材料信息


将已经建立完成的各个标准层按照顺序逐层录入,组装成完整的建筑模型。



在各层信息中输入砌体结构中混凝土梁的材料信息。



三、输入实配钢筋


砌体模型生成后,需要输入梁的实配钢筋进行安全鉴定(砌体结构中的梁默认不抗震,所以无需抗震鉴定)。


实配钢筋录入可分三种方法:手动交互录入、施工图中单层导入DWG图纸钢筋与DWG转换模块一键导入全楼钢筋。



由于只有纸质图纸,本模型采用在施工图中手工交互录入实配钢筋。


梁钢筋导入: 以第一标准层为例,由建模模块直接进入(不用经过计算)第一标准层的梁施工图,可分两步导入梁的原有钢筋。


(1)绘新图,生成梁模板图



(2)双击梁标注进行修改


按纸质图纸中的实配钢筋对每根梁逐一双击修改,即可完成梁实配钢筋录入。



模型建立及钢筋录入完成后,需进入砌体设计模块进行抗震鉴定与安全鉴定。



四、抗震鉴定


01

抗震鉴定参数


(1) 既有建筑抗震鉴定分类ABC



本文工程案例为1986年的建筑,剩余设计工作年限12年。由于该业主对本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没有实际要求,故按规范确定后续使用年限及建筑类别。


按照《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剩余设计工作年限12年的建筑可按后续使用年限30年鉴定,即按A类鉴定。


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处于90年代之前的房子,通常按A类鉴定。


(2) ABC类建筑选择不同 的规范 进行 抗震鉴定


①依据《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5.3.3条, A类多层砌体房屋可采用以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表达的简化方法进行抗震能力验算。



②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5.1.5条,A类砌体房屋抗震鉴定分为两级。当第一级鉴定不满足时,除有明确规定的情况外,应采用计入构造影响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进行二级鉴定。



多层砌体房屋采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方法进行第二级鉴定时,应根据房屋不符合第一级鉴定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 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方法、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和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





由上,本模型按计入构造影响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进行二级鉴定。


(3) 软件参数设置


在砌体模块的参数中结构体系选择“砌体结构”。



地震信息中选择设防烈度为7(0.1g),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8。(砌体结构默认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因此无需设置场地类别、地震分组等参数。)



在参数“抗震鉴定与加固”页面,勾选“鉴定加固”,选择《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对于该参数页中的其他几项参数,需结合模型特点进行设置:


影响系数: 分为体系影响系数Ψ1与局部影响系数Ψ2。鉴定阶段,不勾选“计算采用加固后影响系数”,按前x体系、前y体系与前x局部、前y局部四项系数执行。此系数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查询手动输入。



考虑基准面积率有效层数: 对于屋顶有局部突出结构的多层砌体房屋,其局部突出楼层和下一层的建筑面积相差较大时,基准面积率不能直接按鉴定标准附录b的表格取值。


本模型有局部突出的屋面,需勾选此参数,则计算下部楼层的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时,不包含突出部分的屋顶层。该参数会使基准面积率结果的不同,从而影响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结果。



附录B中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按实际值调整: 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附录B砖房抗震墙基准面积率的计算中,对于楼层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代表值g E 为12Kn/m 2 时,可直接按表中数值采用;当楼层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代表值为其他数值时,程序可以将表中数值按实际数值换算,即将表中数值乘以实际值g E /12。




按5.2.16条进行二级鉴定计算: 根据规范编制专家的建议,如果用户选定这个选项,即按此条计算二级鉴定时,应调整地震烈度影响系数λ。



具体的地震烈度影响系数λ按5.3.18条B类砌体房屋取值,7、8、9度时,分别按1.0、2.0、4.0采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分别按1.5和3.0采用。



与A类砌体房屋的λ进行对比,发现8、9度和0.15g、0.30g时,λ是有变化的。



由于本模型存在突出小屋面,属于不规则房屋,建议勾选。但本建筑的烈度为7度,勾选该参数后地震烈度影响系数λ都是1.0,是没变化的。


抗震鉴定参数设置完成后,还需对“砌体结构信息”参数页进行设置。


在“砌体结构信息”参数页可定义砂浆与块体等级。根据检测报告,本模型的墙体砂浆等级多数为M3.0,因此在”砌体材料强度等级“中可以对砂浆输入3.0。对于砂浆等级不是3.0的墙体,可在砌体模块的砌体强度功能中单独定义。


由于本建筑楼面为预制板,可将楼面类型设置为半刚性。楼面类型不同,对墙体刚度计算有影响,进而影响地震层间剪力在各墙之间的分配。



参数设置完成后,在砌体模块前处理还可以交互输入丰富的相关内容。


砌体强度: 可单独对某片砌体墙设置砂浆等级,依据检测报告,本模型中北侧外墙的砂浆等级为M1.8,左下方的墙体砂浆等级为M2.0。



设置柱钢筋: 混凝土构造柱对砌体墙的抗震、受压验算均有影响,故需对构造柱按检测报告输入实际钢筋。



局部影响系数: 可对某片墙设置局部影响系数。




02

计算并查看抗震鉴定结果


点击“全部计算”,完成鉴定计算。



砌体结构抗震鉴定结果可分两类分别查看: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和构件承载力鉴定结果。


(1) 抗震承载力验算


当砌体墙的抗震鉴定(承载力)结果显示 通过 ,表示抗震鉴定满足要求;若显示 未通过 ,则表示抗震鉴定不满足要求,应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2) 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查看二级鉴定结果,当最弱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最弱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最弱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大于等于1.0时,可评定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当小于1.0时,表示鉴定不满足,应对房屋采取加固或其他相应措施。



由于本模型判断为A类建筑,按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进行二级鉴定,则只需查看二级鉴定下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是否大于1.0即可。


五、安全鉴定


01

砌体墙、梁安全鉴定


(1) 安全鉴定参数


本模型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进行安全鉴定。


依据《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第4.4.2条,可按原建造时的荷载规范和设计规范进行验算,则前处理参数中可选择“89系列规范”,非地震组合分项系数按1.2恒+1.4活执行。



构件承载力评定形式,按默认的抗力效应比R/( γ0 S)形式进行安全鉴定,对砌体墙按恒、活荷载基本组合下的受压验算进行安全评定,评定限值按《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查询输入。



考虑承载力折减系数: 既有结构中构件可能会出现损伤情况,鉴定人员根据工程经验可能会对构件承载力进行调整,因此软件在前处理中提供交互设置承载力折减系数的功能。通过该参数可以控制是否使用前处理交互设置的构件承载力折减系数进行构件承载能力评级。


本文建筑现场检测到局部墙体砂浆脱离,可对其设置适当的承载力折减系数。



参数设置完成后,在前处理还可以交互输入丰富的相关内容。


例如,构件安全性等级评定时,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承载的位移或变形、裂缝或其他损伤等四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并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安全性等级。


软件自动验算承载力进行评级,其他三项评定项在前处理需要手动设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