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界
投资界(www.PEdaily.cn)中国创业与投资专业门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庞门正道  ·  有偷看别人甜甜的生活了! ·  3 天前  
庞门正道  ·  8888! ·  3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玄武:先民为何会将龟与蛇绑定在一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界

深圳牙科诊所,挤满香港人

投资界  · 公众号  ·  · 2024-11-29 15:49

正文

港人北上。


作者 | 孙玥  编辑 | 龚正

来源 | 真故研究室

(ID:zhengulab)


港人北上消费,核心是追求“平靓正”,也就是普通话的物美价廉。这一年来,港人到深圳吃火了湘菜,享受饱了一小时200元的超值马杀鸡,还带动了一个需求旺盛的传统医疗行业——看牙。


在深圳,包括洗牙、补牙、拔牙、种牙、矫正、根管治疗等项目,平均费用仅是香港的10-30%,且患者还能得到更及时、高效的治疗。港人蜂拥鹏城看牙,省下的钱还能在平价天堂顺便吃喝玩乐一圈。


北上看牙,港人的新流行


“自己想要做全口植牙,香港的价格是56万元,深圳是16万元,足足省下了40万。”


在一个街采视频中,一位香港大叔来深圳看完牙后,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许多北上的港人发现,深圳罗湖口岸已被各种牙科广告铺满,还出现了港人专属的看牙导诊台。


从2019年创立的深圳海关口岸门诊部到市内的各牙科诊所,到处都挤满了北上看牙的港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迎接奔赴而来的香港顾客,深圳许多私立口腔机构推出口岸车接送服务,第一次到诊所的打车费可以报销。部分医院还出现了牙科陪诊师这一新兴职业,帮助不懂普通话,或亲人无法陪同的香港小孩、老人在深圳顺利看牙。


在一河之隔的香港,港人北上看牙攻略的帖子和视频热度也很高。


有博主热衷于“比价”。在深圳洗一次牙只要66港币,在香港最低要200港币,还要提前一个月预约。拔除两颗智齿需要12000港币,香港要贵上10倍,远超普通市民的预算。


有人热衷“比服务”。在香港公立牙科诊所看牙,一号难求。为了抢到公立诊所凌晨放的号,很多人甚至不吃晚饭就赶去排队,动辄要忍痛排队近10个小时。


好不容易抢到了号,公立诊所只提供止痛或者拔牙服务,有急需求的患者只能花高价去私立诊所。


在深圳,看牙气氛堪称松弛。患者可以随时打电话或用小程序向诊所预约。到店后,从问诊、拍片,到治疗、结账,整个过程效率极高,对港人来说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纷纷留言“开眼界”。


如今,两地交通网络也越来越便捷,乘坐港铁、高铁、巴士抵达口岸都在半小时内,更是便利港人组团来深看牙。


来的港人多了,深圳民众也练就了一双辨识“同是天涯牙痛人”的火眼金睛。


过去,港人北上消费,习惯使用现金支付。在深圳的商场里,本地人辨别香港朋友的通行方式是,“在商场里偷偷摸摸观察别人怎么用手机点单的、围在一起学习领券,领到开始欢呼的,大概率是港人”。


如今在牙科诊所里,深圳人辨识病友是否来自香港的方式是,“用什么支付”,比如是否用手机拍一拍支付,这是港人群体中一种新晋流行的支付方式,无需联网,主打一个更加方便。


有还不熟悉这种支付方式的热心内地民众会发出感叹,仿佛前天港人还在用现金,现在直接跳过了扫一扫,开始拍一拍。


是什么激活了港人北上补牙生意


提到香港牙医,他们在本地社会是“高富帅”般的存在,凭借着万里挑一的高学历背景,他们不但技术高超,薪资也高。


有数据显示,香港牙医平均月薪在6.4-11万,私立机构牙医月入20万不是梦。即便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时期,香港投资人受到打击,但香港牙医依然能够平稳落地。


虽然牙医在香港如此吃香,但却属于稀缺职业。


据港府统计,截至2023年12月底,全香港共有2876名注册牙医,其中700名为公营牙医,算下来平均每1000个香港人才分配到0.37名牙医,需求比失衡。


港府虽然把每年开放的牙医培训学额,从若干年前的50多个,增加至90个,但相对于700多万香港市民,后备军仍然不够用,时下整个香港牙医空缺率高达27%。有港人就开玩笑,一旦遇到牙齿问题,要么等,要么疼着等。


帮港人解决牙痛问题的根本“诊疗方式”,是两地经济与服务深度的互联互通。


早在疫情前,北上深圳过周末就成了部分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两年,北上消费成功破圈,成为香港全民的一种热潮。


2023年,北上的香港游客达5334万人次,平均每人7.2次,深圳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更是突破714.21万人次,增长达1195.4%。


最初,港人北上的消费内容以购物、餐饮等实物消费为主。因应这种需求,这几年有很多综合性商厦在福田等口岸拔地而起。


这些大楼“物产丰富”。各种食肆茶饮、超市、按摩店、美发美甲店、牙科诊所等一应俱全,来这里逛一圈,只要看看满堂的双肩背包、洞洞鞋,就会发现“含港量”惊人。


港人基本上也很喜欢在这些大楼里“闭环消费”。吃完湘菜、再美美按个摩,如果需要,先补个牙,一站式打卡完,当天再乘港铁返回香港。


丰富的业态,也将港人在深圳的消费,从以前较单一的实物消费,直接升级到身心灵一体的服务型消费领域。


这其中,内地供给丰富、预约相对便利、技术水平也先进的牙科诊所,它们很自然地成了牙痛港人之宝。


为了缓缓公营机构牙医人手不足问题,香港还在今年修改条例,首次允许合资格非本地培训牙医入港执业,还破天荒授权深圳一家牙科诊所可以使用香港医疗券,此举进一步促进了港人北上看牙热。


据说,只要有一位港人体验,基本上无不为之惊艳,回去又会带更多朋友家人来深圳看牙。深圳牙医行业集中发展,“鹏城变牙城”。


支付互通,解决牙疼最后一公里


对港人来说,在深圳看牙用手机拍一拍支付,中间也是走过一段坎坷路。


以前,基于金融安全和信用风险考虑,港人的传统支付习惯是使用信用卡和现金,深圳的银行机构曾在出入境关口设有外币兑换网点。罗湖、福田口岸周边,找换业一度十分兴旺,顾客在店门口等待兑换港币或人民币,店员忙碌地清点货币,计算汇率。


随着深港两地消费的联通,手续繁琐的传统跨境支付方式,逐渐从传统支付转向更便捷和通用的移动支付。过去罗湖口岸很多换外汇的找换店,如今也都关闭了。


图|罗湖口岸关闭的找换店

来源:bilibili  小锋的生活记录


港人也逐渐习惯一机在手,说走就走。本来以为更方便,但还是有道墙横亘在最后一环。


港人如果想要使用内地的移动支付,通常需要下载App、使用内地手机号码注册账户,并绑定银行卡,过程中常面临证件种类不统一、当地电话号码申办、系统语言翻译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各支付平台一度支持绑定的银行卡不同,部分港人还要面临多一重的银行开户障碍,有的不得不到线下网点开通网银服务,十分耗时耗力。


现在,手机Pay成了一个对港人更加友好的手机NFC支付方案。


手机Pay是中国银联推出的NFC移动支付产品,可适配手机、Pad、以及各种可穿戴智能设备,目前支持的手机涵盖了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三星、魅族等海内外品牌。


港人仅需双击电源键或登录钱包,添加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即可完成开通,同时支付也很简单。


无论是在商场购物血拼,还是在牙科诊所看牙,结账时只需双击手机电源键,并将手机靠近带有银联闪付标识的POS机拍一下,便能即刻完成支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