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办公室经验
在这里,阅社会人生,读职场百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佰赞咨询
·
带您了解高、中、基层最值钱的能力是什么?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办公室经验
说好官话好做官
办公室经验
·
公众号
· · 2024-04-06 13:00
正文
来源
:摘自 | 《领导文萃》2024年3月下
古人,特别是读书人和官员要学习普通话,即当时的官话。
古人是如何学习普通话的呢?
首先,官方会编订和发行汉语标准音的书籍。
其次,古代的学校教育都会尽量使用官话教学,对读书人推广普通话。会讲官话是古代读书人的必备技能,也是识别知识分子的重要标志。
所以,古代的文盲一般没法和读书人争论,因
为一开口就暴露了文盲的知识水平,读书人是懒得和他抬杠的。
最后,统治者会要求官员阶层熟练掌握官话,以此作为官员是否胜任的标准。清朝时,官员必须会说北京官话,特别是那些想当大官的。因为你将来可能会面见皇上汇报工作,如果你操着一口方言,皇上听不懂啊!虽说清朝皇帝文化水平较高,能说满、汉、蒙古等多种语言,但面对中国庞杂的方言体系,他们实在招架不住。
点此加群
清朝时,皇上对于广东人和福建人的讲话最吃不消,完全听不懂。雍正皇帝特意为此下发过谕旨,大意是说:“每次引见臣子,只有福建、广东两省的人仍然操着乡音,说的话让人听不明白。这些人已经通过了科举考试和吏部培训,但是在大殿之上说话依旧说不清楚,这要是去别的省赴任怎么能做好父母官呢?这可不仅仅是我听不懂的问题,而是百姓听不懂的重要问题!”
雍正皇帝对官员学习官话高度重视,将其重要性上升到治国安民的政治高度,地方政府自然不敢怠慢。广东、福建两地各级官府迅速落实整改工作,掀起了一场大清朝的“学习官话运动”。为了加快读书人和官员群体学习官话,各地政府纷纷办起了“官话培训班”,名为“正音书院”。福建开办了一百一十二所,广东估计高达上千所。书院多用当地驻防旗人任教,招收当地举人和秀才学习。清廷甚至还规定了学成年限,以八年为限,如果学不好,学员将会被暂停科举考试资格。
通过上述方式,古代的读书人和官员群体都能一定程度地使用普通话。但是,对于人数众多的普通百姓,讲普通话还是太难了。
点此加群
由于清朝有官员任职的回避制度——官员不能在本乡任职,所以地方官一般不会懂本地方言,这就极易造成官民间的沟通障碍。
这时候就只能用翻译了。
是的,你没听错!
同是汉语,不同的方言之间需要用翻译来沟通。
《
六字课斋卑议》就记载过清朝政府的规定:
“所有土话与官话歧异县份,知县到任,着延方言师一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佰赞咨询
·
带您了解高、中、基层最值钱的能力是什么?
昨天
绘本家居
·
吊顶已经过时了,这才是2017年的流行!
8 年前
搅沫沫
·
来真的了!青海将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收费站点公布!
8 年前
济宁广电
·
家乡景|山东十大最美湖泊,济宁竟有2个上榜!美呆了...
7 年前
beebee星球
·
江苏人认为: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
7 年前
凤凰网军事频道
·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中印边境对峙,中国大动作反击轰动全世界!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