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田静。
虽然我是独生女,但我仍然是“姐姐”,我有四个表弟和两个堂弟。
生活中,被告知姐姐要让着弟弟的话,也不知道听过多少次。
我身边还有很多“姐姐”的故事。比如,我妈这个姐姐,会通宵给我舅舅织毛衣,只为他第二天能穿新毛衣参加聚会;舅舅生病了,妈妈会一个人在深夜哭得稀里哗啦。
还有我一个朋友的外婆,弟弟因车祸去世,留下一个遗腹子。她为了阻止弟媳再婚,一直无条件地扶持。
她自己有四个女儿,后来,为弟弟的儿子付出到女儿们都恨她的程度。
“我是姐姐,从生下来那天就是,一直都是。”
这是电影《我的姐姐》中,朱媛媛饰演的姑妈的一句台词。
我们改变不了“姐姐”这个身份,但成为什么样的姐姐可以自己做主。
下面四个关于“姐姐”的故事,来自我们的读者投稿。从她们的故事中,你可能会找到自己的影子。
—
01.
“她就是个自私又冷血的人,就希望家里就她一个,不要管她,又不要她养。”
我是一个95年的妹子,出生在一个湖北三四线小城,当时计划生育抓得很严,但我还是有一个小九岁的妹妹,和一个小17岁的弟弟。
我从小在外公外婆家长大,小时候经常受到同龄人的排斥,包括身边的大人也会经常开玩笑,说我一个外姓人怎么在姓xx的地盘。
我从小就会看脸色行事,会无限制地委屈自己,只希望大人们能开心。
表弟很叛逆,打我很厉害,我也从来不还手,其他小孩子如果看上我最喜欢的玩具,我也能很大方地送给别人,
我从小就没有很喜欢很珍视的东西,因为我知道有一天可能就不属于我。
大家都说我很懂事,很乖,后面生妹妹时,邻居开玩笑说我妈生了弟弟或妹妹,就不喜欢我了。
其他小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会哭会闹,我会很开心地讲,
我最喜欢弟弟妹妹了,可以有人陪我玩,但其实我心里并没有那么喜欢。
初中时,我妈怀了个弟弟,但是没告诉我,我自己在家偶然翻出来胎教音乐碟片,后面自己观察猜到了。他们不说我也不敢问,自己就瞎琢磨、担心。
我们家情况一般,已经两个孩子了,如果再生一个,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当时我就想着,我去读职校吧,可以早点出来工作挣钱。
我从小成绩不错,一直都是前几名,小地方的孩子会将读大学神话,我最大的目标也是读大学。
我们家人知道我在乎这个,只要我不听话,他们就会用“不供我读书”的话威胁我。
我的表姐妹很多早早辍学,最高学历就是个中专,经常有人和我爸说女孩子没必要读那么多,但我妈坚持让我读。
由于这个情况,我后面就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后来这个孩子流产了,而我只考上了普高。有个老师很喜欢我,专门找到我家,说帮我托关系转重点高中,出一笔择校费就行,我们家没同意。
我成绩不错,一家私立高中为了抢生源把我录取了,三年学费全免,只用出生活费就行。
其实,当年中考完我还是想着读职校,想早点离开家,早点独立,我受不了时不时地威胁,我妈坚持让我读高中,这里非常感谢她。
高中时,我前期很努力,觉得家庭终于稳定了,不用再担心又会多个弟弟。结果,高二那一年我妈又怀孕了,我觉得好像又回到初中那种很害怕的日子。当时满脑子想着:三个孩子怎么养?有的同学,孩子和我弟弟一样大,别人会怎么看我?
弟弟出生后,我妈让我抱一下弟弟,我不肯,这也是我印象中第一次明确反抗父母。我弟弟半岁之前,我没有碰过他一次。
寒假不想待在家就找了个兼职天天在外面,直到除夕前一天才回家。我记得我爸当时语气很不好地说:她就是个自私又冷血的人,就希望家里就她一个,不要管她,又不要她养。
我爸不止一次说我冷血。
初一时,我教妹妹的同学写作业,我爸说:“原来猪也会教人啊。”带着嘲笑和轻蔑。外婆安慰我,让我以后乖一点,家里现在靠我爸,如果不听话谁也帮不了我。
当时觉得好像被全世界抛弃,孤立无援。
所有人都在劝我懂事,都在为我家添了个男孩开心,却没有人安慰我。
直到现在,回忆过去,我还是会忍不住哭,很想穿越过去抱抱曾经的自己。
也是高二那一年,我一个人去了外地,也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炼狱模式。
当时,村里有一个很有威望的老人,她儿子想在老家给自己的女儿找个伴,前面去过几个女孩,我表姐也去了,后面留在那边,发展的很好。
当时,对方给的承诺是给他女儿陪读,会正常供我读高三以及大学,毕业会介绍工作。我觉得是个机会,就坚持去了,那一年家里刚买了房,还有超生罚款要交,我觉得这样也可以减轻家里压力。
去了之后,才发现其实就是做保姆,打扫卫生,做一日三餐,照顾他们全家,一个月工资1000,包吃住,读书是成人大学。开始时,我每天晚上都哭,之前在家也很少做家务,去了要照顾一家老少,连大学也没法读。看着朋友圈其他同学备战高考,大学军训,特别羡慕。
在那边我待了三年多,回家次数特别少。因为自卑,跟朋友联系少了很多,雇主也让我和别人少接触,再加上每天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也没时间出去。
我记得当时很多次站在路边,都祈祷能有辆车把我撞死,一切就可以结束了。
我每天做梦都在想,什么时候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周末和朋友逛街,吃小吃,不用每天早起赶公交去菜市场,而是去上班或上学。
眼瞅着我的高中同学大学即将毕业开始实习,我的工作还没有安排,我们家也很着急,更何况本来就是被骗过去的,家里一直很生气。
最终,在我妈妈的坚持下,我在今年过年前离开了那个城市。在离开的第一个月,我经常做噩梦,梦见这一切都是梦。直到现在,我偶尔还会梦到我又回到以前的生活,很压抑,总是被骂。
回家之后过完年,我带着攒的钱去了深圳,有一次早上我骑车赶地铁上班,当时太阳照在脸上,暖暖的,我觉得美好的不可思议,我也可以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现在我和弟弟依然不亲,虽然我会给他买东西。
我还是会担心以后怎么办,但我不会再因为别人去牺牲自己,我觉得自私点也挺好。
有时我觉得生活很可笑,添了弟弟时,亲朋都为我们家开心,可实际上,最后做出牺牲的还是我,那些亲戚只是探望一下,养孩子的艰辛还是由我们自己承担。
我现在很少回家,因为个人经历,并不是很恋家,但跟家里人关系也很好。
其实,家里人对我一直都好吧,有时我觉得是自己太小心眼儿,相比新闻上那些吸血父母,我的父母也不会管我要钱,对三个孩子也不会过分偏袒。
也许,他们也很无奈,没办法不去在意村里人的看法。之前,我们家两个女孩,经常被村里人欺负。
从高二离家开始,我都是靠自己,我并没有成功,只是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很多事,我还是没法释怀。别人问我家里有几个孩子时,我只会说有个妹妹,或者尽量不提家里的事。我有时候会突然很悲观,感觉被全世界抛弃,觉得自己很可怜。2020年疫情,也是一个人被隔离在武汉。有时我又会无限乐观,觉得自己比起很多人幸运多了,情绪容易极端化。
我总是控制不住的想,要是没弟弟该多好。我看了很多心理方面的书籍,希望有一天自己能真正释怀。
“忍辱负重”的姐姐们,其实,姐姐也可以活成别的样子。
我是家中长女,本来是有个妹妹的,但家里想要个男孩,便把妹妹送了人。我常听妈妈说,妹妹和我长的很像,而我从来没有见过她。我的妹妹活在妈妈的嘴里。
后来妈妈怀了弟弟。那时我还没有上学,妈妈在床上躺着时,我就坐在她肚子上,软软的,我并不知道自己屁股下坐着一个还没有出生就被我骑在头上的弟弟,有时候开心了,手舞足蹈地再来几个屁股蹲,弟弟很坚强,在我的千锤百炼之下,顽强地长大出生。
我没有弟弟在襁褓中的记忆,对他有印象时,我已经上学了。他还不太会讲话,成天尿床说鸟语。弟弟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着实让我头疼,比如把我的书本撕了,害得第二天去学校“上班”被老师骂。我回家就把他搞哭,妈妈急得喊我在干啥,我说弟弟撕我书,妈妈总是装模作样地教育他,不能撕我的书。可他哪里听得懂?只能坐在床上蹬腿又乱哭。真是活该。
自从他上学开始,我就有办法治他了,他敢撕我的书,我就撕他的书,然后把自己的书藏起来,他找不到我的书来报仇,气得发狂,我就偷偷笑。欺负弟弟要趁早。
我们一天天的长大,就不玩撕书了,因为这个行为对我俩都没有什么好处。撕完在家被妈妈骂,去学校还要被老师骂,上课没有书,学习不好,回家又双双被爸妈收拾,真是两败俱伤。
战争是不会结束的,只是换了种方式。紧接着我们又开始新一轮的较量————抢零食。
从前他没来时,我吃零食吃到掉牙,他来了,还要跟他分享。但那时我并不介意跟他分享。小学生对公平很看重,你一半我一半也很乐意开心。但是我弟弟不是,妈妈每次买了好东西,还没进门就被他截胡了。
我就跟妈妈告状,妈妈说:“给姐姐分一半。”弟弟抓着袋子不松手,妈妈继续说:“这里面本来就有姐姐一半,你不给姐姐下次就不给你了,别的好吃的也不给你,都给姐姐。”弟弟一听嘴一瘪,看见妈妈把剩下的零食都给我,就要上来抢,结果当然是被教育一顿,然后撒泼似地坐在地上哇哇哭,直瞪我。这样的场景实在太多了。
我心想,我和妈妈认识多久,你才认识多久,还想骑到我头上去,你还没出生,我就已经骑过你了!我心里很气,怎么会有这样的人,还是我弟弟!
小时候,弟弟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智商很低的人类幼崽,我很嫌弃他,从没觉得他长得可爱;长大后,看弟弟以前的照片,又觉得他真是可爱。我又看了看躺在床上打游戏的弟弟,觉得长残了!以前我们两个就是仇人,哪有看仇人可爱的?
熊孩子长到上小学三四年级,我就打不过他了,跟他比狠心是比不过的,什么剪刀菜刀都能朝我飞来,我逃跑的次数就多了起来。表面上虽然我总是逃跑,但每次我都要在妈妈那里参他一本,等他的只能是一顿批评教育。他心里应该觉得妈妈很偏心吧。
其实,妈妈对我们姐弟俩是一碗水端平的,从没有说过姐姐必须要让着弟弟的话,反而让弟弟学会了让姐姐。即便我做错事,妈妈也不会在弟弟面前批评我,帮我树立姐姐的权威。妈妈硬生生地把弟弟“都不给姐姐”的行为掰成“有好吃的要给姐姐分一半”。直到我上大学,他上中学,只要我回家,他都要买双份的零食,不用别人说,有一半一定是我的。
现在全家,我和妈妈关系最好,而弟弟和我关系最好。希望我这个弟弟,一生平安喜乐。
在别人眼里,这可能只是一件小事,在我心里却压了很久。
我的奶奶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我爸,一个是我叔,有两个孙女,我和我妹。二胎还没有完全开放时,她就一直念叨着我妈和婶婶给她添个孙儿,最终,我妈和我婶婶也没有生二胎,因为她们都知道如果一方生了个儿子我和我妹将来会怎样。
虽然是独生子女,但“姐姐”这个称呼一直挥之不去,从小到大听过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起初我也没觉得有什么,甚至很坦然地接受了,直到十五岁在外婆家过暑假发生了一件事。
当时,小姨刚生了个二胎,男孩,刚刚会走路,我很喜欢他,大人们也乐得省事,把孩子交给我带。
那天清早,小姨出门,我妈在主屋嗑瓜子看电视,小表弟一个人跑到院外去了。我妈并没有要追出去的意思,我赶紧穿上鞋就找了过去。找到小表弟后,我一把抱住乱跑的他,当时很着急,并没有意识到我穿了我妈的坡跟鞋。抱着小表弟站起来的瞬间,我重心不稳,崴了脚。我几乎是下意识护住怀里的孩子,自己蹭破了膝盖。
弟弟挣脱了我,自己往家跑,我咬着牙一步一步往家挪,感觉眼前眼冒金星,走到大门看到我妈抱着弟弟很生气地质问我:
“你怎么把弟弟给摔了?”
我当时身体特别不舒服,说:“妈,你让一让我想吐。”后来才知道,我有点高血压。
我呕的不行,一方面是后怕,一方面是委屈,但我谁也没告诉。
当晚,有很多亲戚来家里做客,他们在院子里吃饭,我一个人动不了在房间里看电视,我四姥爷知道我受伤后很心疼,和我姨夫开了半个小时车到镇上给我买药。在他们买药期间,我妈抱着弟弟进来了,弟弟指着我说:“坏,卡(意思是摔)。”
我妈回答说:“噢,是姐姐害你摔倒对不对?”四姥爷回来看到这一幕把我妈赶出去,给我上药,我的眼泪突然就忍不住了,嚎啕大哭,但仍然没有告诉任何人我为什么哭。
很久以后,有一次和妈妈吵架我提起这件事,妈妈质问我:“你怎么这么小心眼?这样的事情还记这么久。”
我愣住了,只觉得很难过,心里说不出来什么滋味。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对任何小孩子表现出过分的亲近。每每被人问起,我只说我不喜欢小孩子,仅此而已。
我妈妈是个“姐姐”,小姨是我妈最小的妹妹,她的大女儿比我小三个月。高考结束后,她独自来我们家玩,妈妈把接待她的任务交给我,她的飞机要晚上到,我白天在外面玩时,接到我妈十几个电话,每一个电话都问接没接到妹妹,接没接到妹妹。
我妈似乎对我表妹有说不完的偏爱,她会毫不犹豫地给表妹买手机,但我买一本书她都要唠叨半天。妈妈说,她只是心疼自己的妹妹过得很苦,她想帮忙减轻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