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徽因的生命中出现过三个男人——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如果把她的生命比作一段华彩乐章,徐志摩只是前奏,金岳霖是插曲,梁思成才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
当父亲们为两位小儿女订下婚约时,梁思成还只有十八岁,林徽因十五岁。梁启超跟他们说得很清楚,尽管双方父亲都赞同这门亲事,但最后的决定还是在于他们自己。
少女情怀总是诗。虽然知道父亲有意把自己许配给梁思成,十五岁的林徽因并没有太把这个傻小子当回事,而是跟着父亲出国了,并谱写了一段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恋情。
同在异乡,林长民和徐志摩一见如故,两个大男人甚至玩起了互通情书的游戏,由徐志摩扮作已婚女子,林长民则装成已婚男士。
徐志摩比林徽因年长十岁,一开始,这位大叔只不过是她的“徐叔叔”。没承想,大叔渐渐爱上了小萝莉。她的娇俏活泼和艺术气质,都让他大为倾倒。
身为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林徽因显然也被徐诗化的性格和满腔的热忱打动了。他们在一起谈论文学,用费慰梅的话来说,徐在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导师的角色,领着林徽因进入诗歌和戏剧的世界,体验新美感和新观念。
诗人被一腔热情烧昏了头脑,对女孩说他想离婚,并向她求婚。此时,他的妻子张幼仪正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他没想到,这个举动吓坏了林徽因。她爱慕他,也景仰他,却从未想过破坏他的婚姻。这和她的出身有关。从她很小开始,她的母亲就因父亲娶了妾而失去了所有的宠爱。她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介入,让另一个无辜的女人承受和母亲同样的羞辱。
面对诗人的求婚,林徽因退却了。虽然还只有十几岁,她已经显示出一种和年龄并不相称的理智。
她天性中有追求浪漫的一面,可骨子里仍然是相当理性的。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和徐志摩并不合适,“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换来的只是微风般的一声轻叹。
前奏已毕,接下来,就是奏响主旋律的时候了。
林徽因随父亲回国后,开始和梁思成正式接触。表面看来,这两个年轻人女的太过活泼,男的太过沉稳,并不那么契合,其实,他们骨子里是同一类人,都有着献身于事业的热忱和醉心于艺术的气质。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对热爱文艺的工科生,林徽因固然是多才多艺,梁思成也并不输于她。在清华,他是管乐队队长、第一小号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他是合唱团成员,他还是体育健将,喜欢跑步、跳远、攀爬和体操。这样的他,完全打破了人们心目中对于工科男的刻板印象。
说到攀爬,还有一桩趣事。一次林徽因和梁思成逛太庙忽然就找不见他了。结果是梁悄悄爬上了树,在树上喊她的名字。“那可是第一次和他出去玩,真把我气坏了。”林徽因抱怨道。很多年后,回想起这一幕,梁思成打趣她说:“可是你还是嫁给了那个傻小子。”
“傻小子”1923年不幸遇到了车祸,由于治疗不当,他的腿从此有点跛,必须穿上钢架才能行走。林徽因亲自照料他,在他病榻前谈笑风生,软语温存,毫不避讳,惹得梁家妈妈暗自腹诽:这女子如此新派,未免有点于礼不合。
思成父亲梁启超倒是很喜欢这位未来儿媳,他们在梁启超的帮助下,一同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去宾大是林徽因的主意,这里有全美一流的建筑系。
在建筑这条路上,林徽因是先行者,早在伦敦留学时,她就确定建筑是她想要的事业,一种把艺术创造和人的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回国之后,她轻易地引导梁思成走上了同一条路。那时梁还没有确定要学什么,他热爱绘画,与绘图有关的建筑正合他的心意。
当新派女子林徽因遇到傻小子梁思成,一开始确实有不少摩擦。在思成的心目中,他和她是一种“没有正式订婚”的亲密关系。可林徽因天生善于交际,正在充分享受着美国的民主和自由,追求者多如过江之鲫。所以当梁思成觉得对她有责任想管管她时,她常常会嗤之以鼻。
更多的时候,他们在学着相互容忍和迁就。大学时代,他们性格互补的优势就开始显露出来了。林徽因满脑子都是创意,可缺乏耐心,常常先画出一张建筑图样,脑子里有了别的点子,就索性把图样丢到了一边。等到交作业期限来临,已经赶不及了。这时候是梁思成以他那准确熟练的绘画功夫,把那乱七八糟的草图变成一张整洁、漂亮、可以交卷的作品。
这种亲密无间的合作,贯穿了他们的婚姻生活和建筑生涯,始终坚持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