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山,山下有个庙,庙边有个博物馆讲故事。
把童谣魔改一下,就很能概括此次富士山之旅。
从前有座山
,当然是富士山,也叫玉扇
倒悬
、不二的高岭、芙蓉峰、圣岳、富岳等等。
说起和富士山的缘分,之前那是相当没有啊!
曾经东渡过两回,连当今的天皇陛下都近距离见到过本尊,但就富士山是一次都没见过。甚至大前年在御殿场,算是到山脚下了,结果也才见到一片云雾缭绕加上隐约的山脚。
因此本次旅行当然专门计划了富士山,但虚惊一场的是,到了东京后,却赶上了少有的冷雨夜。
雨又大,天气又冷,晚上和姑姑一家吃饭的时候还想着后面几天会怎么样。好在第二天开始运气不错,一夜“
慈眉大意阿美
”(冷雨)后,天空蓝的发亮,而且还是连续多天的上好天气,东京就能看见富士山。终于把遗憾补上了。
从东京看,隐隐约约的富士山
山下的庙
,是说
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
。从东京坐新干线到富士市,再转乘市内的JR电车,现在再走个十五二十分钟的就到了
。这个神社最早要追溯到
垂仁3年(公元前27年,中国西汉成帝时期,外戚专权就大概从这年开始的),传说
垂仁天皇
为镇祭富士山灵,在山宫(现在地北方约6千米)祭祀浅间大神(富士山或代表富士山的所有神明的统称 )。
现存本殿、拜殿、币殿、楼门建于庆长9年(1604年)。
神社旁边有个涌玉池,
池水来自富士山积雪融化,古代有登富士山前先在此祈祷的风俗。现在池水是非常清澈,上面的鸭子们以及旁边树林的小鸟们也都悠然自得快哉快哉,根本不怕人。
富士宫浅间大社
涌玉池上悠闲的绿头鸭
视频截图:拍摄于大社附近绣眼,鹡鸰
至于那个
讲故事的博物馆
,就是富士山文化遗产中心。
建筑外观很有特色,把富士山倒着放在水面上,倒影中又是正着的山形,现代建筑陪着传统的鸟居加上周边的房屋,很
有静谧感。
该建筑设计师坂茂曾表示:
“除了我之外,当时所有参赛的人都提出了一个类似富士山的屋顶设计,但我认为要想媲美富士山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不那么做”。
这个想法,对我们搞创意还是有些启发的,要注意
不能
喧宾夺主
吧。倒悬的富士山形象一直延伸到馆内,比如观景台的椅子。
富士
山文化遗产中心建筑外观及创意说明
在馆里面参观,总结起来就是看馆就像
爬
富士山似的,从地面到顶层环形而上,也就把富士山的自然景观都看完了,
爬山的时候,还是
时不时出现几个登山者的人影陪着您,大家一块爬山或许能分担点压力。
从观景平台下来,就可以了解关于富士山的地质科学、文化、生态以及未来传承等内容了。此外在影院里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欣赏富士山,纪录片没有一句对白,就用画面和声效说话,拍摄得十分惊艳,很多镜头短期游客是完全不可能看到的。
导览图
博物馆内部,模拟攀登富士山
博物馆里面,富士山文化艺术
观景平台,椅子也是倒置富士山
富士山形成
能看到富士山的地方
富士山动植物,种类和我国相近
模拟富士山的
富士冢,可以站上面照相,
精神上登上了富士山。
最后要说的是,富士山可是一座活火山,山上有很多位置在冒着蒸汽,富士山平日下午就会变得云雾缭绕,应该和这些蒸汽有一定关系。它指不定哪天还会喷发呢。这次没见到斗笠云,但听说那云虽然壮观,但出现就意味着天气要变坏了。
山顶有依稀地冒烟,山腰也有
珠穆朗玛峰(同事航拍)vs富士山,
山川异域-地形不一样
风月
同天-处在一个气候带
富士山下的关东煮,还不错
罗小黑压轴
对于这个设计,您有什么感想
欢迎点赞留言!

雅典奥林匹克博物馆——展现了三千年体育精神
日本岐阜各务原航空航天博物馆
福井县一乘谷朝仓氏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