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送来了新的希望,也带来了新的奋斗。为了更有方向更高效地备战2018语文中考,4月19日上午,锦江区举行了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研讨活动,我校初三骨干教师王磊老师、黄双老师作为嘉祥代表发言,作了关于散文阅读、语言运用复习的专题报告。她们经验分享真切,方法指导实效。
语文中考中,现代文阅读所占分值重,应试难度大,学生失分多,是一直以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王磊老师以散文阅读教学为例,将它生动地比作戴有“脚镣”的舞蹈,从当前教学的现状与尴尬出发,直面教学困境,提出了“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眼中有文,心中有人;短期之效,长期之功”的复习理念。强调教考不分离,以语文教材为“基本功训练场”,落实备考技巧的“规定动作”训练,用无问西东的专注态度耕作好语文的“自留地”。从而形成师生在语文学习上的“阅读共识”“文化认同”“文学敏感”,形成自己的“潜意识”和“顶层设计”。在关键时刻才能让学生豁然贯通,师生共赏,相互信赖。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力,增强我们自身职业的神圣感。
面对最灵活最时效的语言运用题的复习与备考,黄双老师则从语文课标、中考考纲入手,梳理语言运用指向的能力层级和考点题型。明确考试内容均是围绕学生语言表达的六个能力点,即“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我们复习的核心以及目的也应该聚焦这六个能力点。同时结合近十年的成都市中考语言运用题,探究中考规律,指出试题真正导向是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回归教材、运用教材。语言运用题主题多、题型多、能力训练点多,应该是在初中三年中每一个学段合理规划,分点逐个击破。而在最后时间紧迫、复习任务较重的阶段,黄双老师也分享了实用而高效的复习策略。总之,语文教学应从“知识维度”
走向“素养本位”,切实提升学生的“表达力”和“思想力”才是学习提升的关键。中考是方向,高于中考则是教学的使命和智慧!
此次两位老师高屋建瓴、扎实真诚的分享,得到锦江区语文初三同仁们的高度赞同。也让我们看到语文教学既有技,更有道,既需要考前预见的远见卓识,更需要考时应变的扎实能力。语文复习教学不是加重学生的思想负担,而应该是增加学生的思想含量,贵在学习,以在变通。虽然说考试是一场“戴有镣铐的舞蹈”,但语文教研则是“一树春风千万枝”,凝神细思中带来新的启悟,分享碰撞中点燃新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