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大半生的时间都在清除少年时代种在脑里的观念。
这个过程叫做取得经验。
这么富有哲理和精彩的话,感觉是一个活在现代的成功人士说的。
其实是17世纪法国的巴尔扎克说的。
虽然是几百年前的话,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变成熟,变得更加适应社会,厉害的人逆袭改命,何尝不是在清除掉自己的学生思维呢?
学生思维是在我们求学生涯中不知不觉形成的定势思维。
学生思维类似带状疱疹病毒,一直潜伏在我们的体内,当我们免疫力最低的时候,就开始发作。
我们在社会混的很被动的时候,有时候不是我们能力出了问题,我们的勤奋度有问题,是学生思维在干扰我们。
那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学生思维呢?
我自己总结了以下7个点。
这7个点,你有的越少,你混的肯定不错。
1、认为一切都是确定的
我们的整个学生生涯一直被教育追求“确定性”,而我们毕业后毫无防备地被扔进了“不确定”的世界。
那些认清楚世界本质是“不确定”的人快速适应了下来,赚到了钱。
而很多人一辈子因为适应不了“不确定” 的世界,在害怕和犹豫中平庸地度过此生。
2、认为很多事都有快速有效解决方案的
社会有些事的解决,不是靠马上解决,因为当时根本没有解决方案,而是随着时间和形式的变化,出现转机。
最终你会发现很多事情的解决靠的是意志力和坚持,还有耐心。
有些事情靠拖也是一种解决。
3、认为所有的错误都可以补救的
经常会有小伙伴咨询我职场问题,这类问题我一听就很难搞,大部分是因为自己的性子把领导得罪了,然后害怕后悔,问我怎么办?
我说没撤,但是问的人可能因为绝望和害怕吧,坚持认为还有补救的希望,所以到处问人。
得罪人的事,大部分情况很难补救,得罪一个人补救回来需要花十倍甚至百倍的时间成本,情绪成本,还不一定能补救回来。
成熟的人就知道,有些错误犯了,就要付出代价。
学生思维的人才想着赖账,总想着能不能放他一马,想着能不能重新开始,不为自己过错付出代价。
社会上的错误犯了就是犯了,必须付出代价。
4、认为事物非黑即白的
坏人、好人、贪官、好官、奸商、忠良、渣男、男神、美帝、巴铁……
用是非善恶看待这个世界。
只有动画片和无脑的电影里,坏人反派真的是坏,要统治世界或者毁灭地球。
成熟的人明白,这个世界是灰色的。
你想看透人性和人心么?
不要用好人、坏人的评价标准去看,你肯定看错?
想看透事物的本质,就是从客观的角度换位思考地去体会,你会发现很多真相。
非黑即白看问题是小学生。
5、认为人与人之间是竞争关系的
我小时候是走读,每天放学回家吃饭睡觉,周末更不用说是在家里过。
周一的时候上学,你会发现很多同学在玩麻痹敌人的游戏。
很多同学说,这个周末我没做题,我看了2天《还珠格格》,这个周末我没做题,我打了2天电子游戏。
这么说的同学都是偷偷把习题册做完的人。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要排名次,同学之间是竞争对手关系,都希望别人玩,我好好学习,我考好,别人考差我的名次就可以靠前了。
很多学生思维的人都有根深蒂固的排名次思维,认为人与人之间是竞争关系。
殊不知,到了社会上,混的好的人都是玩的合作,借力,有钱大家赚来大家分。
大傻瓜才单枪匹马。
6、认为完美是好的
我不敢挑战大家对于完美的观念,毕竟现在粗心大意且不认真的人太多。
可我也观察到很多人,拿捏不准重点。
该完美的时候不完美。
所谓的完美主义其实是一种无知看不透事物的本质。
成熟的人要学会灵活。
我在联想工作的时候,公司有很多繁文缛节的表格,你如果认真填写,3天都写不完,那你干脆啥都别干了。
我5分钟就胡编完交上去了,然后继续跑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