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区评选聘任一批“乡土专家”
日前,高淳区经专家评审和媒体公示,聘任一批“乡土专家”。本次聘任的“乡土专家”共12名,涉及螃蟹养殖、食用菌栽培、经济林果种植等10个农业产业,其中,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劳模7人,平均从业年限达18.3年。据统计,12名“乡土专家”成立公司6家、合作社7家,家庭农场2个,养殖场1个。覆盖社员、农户4977户合计14325人,占到高淳农户总数的5%。项目带动农户年增收合计达3194.8万元,其中效益最高的鲈鱼和螃蟹套养项目带动农户年亩增收达1万元。本次“乡土专家”评审邀请省市农委等部门专家担任评委,科学设置经营情况、技术推广、带动增收、社会公益等方面共40多项评比指标,通过资格初审、技术评审、现场考察等多道环节比选,从46名基层推荐申报人中遴选出12名表彰对象。下一步,高淳区将以这12名“乡土专家”为基础,建立12个乡土专家示范项目(基地),依托项目(基地)培育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切实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全面小康。“乡土专家”人才将以四年为一聘期,每两年开展一次评选,实施动态考核管理和优胜劣汰机制,使其能真正发挥农村产业引领作用。
鼓楼联手海外华人落地科创企业
19名专家带来19个高科技项目
代替“蜘蛛人”爬楼清洗幕墙的机器人、监控蔬菜大棚室温湿度的监视系统、提取植物萃取成分的工业设备、城市排水管道清淤机器人……5月22日上午,江东软件城国际服务外包大厦的会议室里,来自美、加、日、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海外华人专家们宣讲的高科技项目,引起在场企业和投资机构等的极大兴趣。来自爱尔兰微软公司的苏靖雯明确落户鼓楼科技园,打造“时记AR时空影像分享平台”。
这批海外华人专家此次由美南中国专家协会组织赴鼓楼洽谈合作。该协会有近万名美国、欧洲等地区的海外华人会员,多为科学家、工程师及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协会会长刘波介绍,成立20年来,协会一直致力于利用会员的专长及与中国的天然联系,为中美两国的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在美国也得到了主流社会的高度认可。此次,19名专家带来了19个高科技项目。
曾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的陈昊是南京人,此次从澳大利亚回国创业,他带回了自己拥有国际专利的开关磁阻电机系统,拟在南京老家实现产业化。他说:“这一技术可以运用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多个领域,可降低成本、减少损耗。”老家在盐城的谢爽博士此次从加拿大带来了好几个涉及大健康领域的科技项目,她说:“很多人都去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代购保健品,而我所在的加拿大的保健品厂,大多数原料却来自中国。国内植物品种多、产量大,缺的是过硬的技术。”
谢爽博士提及江苏是国内最大的甜菊叶产地,但如何高效萃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国内的技术不够。为此,她非常希望能把她的领先技术在南京落地。她的项目,也引起凯风正德投资公司投资总监刘毅浩的兴趣,两人立即开始了“深度交流”。与之类似,到会的近20家投资公司和科技企业老总们,也纷纷与海外专家们洽谈合作事宜。“时记AR时空影像分享平台”项目的两位创始人均为来自爱尔兰的中国专家,这款用AR技术打造会动的时光记忆平台、将时空影像与实物图像结合的APP产品,正式与鼓楼区科技园签约入驻。
“鼓楼区围绕打造科研智力资源汇聚高地、高端智力服务人才汇聚高地的目标,制定了人才‘强基计划’和‘凤凰计划’,拟用5年时间培育15—20名创新型企业家,引进200—300名高层次创业人才,扶持2000—2500名青年创客创业。”鼓楼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支持各类行业领军人才来鼓楼,将提供初创扶持、成长激励、科技创新奖励和科技金融激励等支持。其中,企业初创将给予50万—150万元启动资金、三年免租创业场所及人才公寓等9大保障服务等,还将通过申报各类人才计划,获得50万—1000万不等的资助。今天海外华人专家们带来的项目含金量很高、发展潜力极大。除了牵线搭桥,我区将进一步深化政策扶持机制,吸引这些优质项目在鼓楼落户。”
中国海归创业大赛来宁推广
5月25日下午,第三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在位于高新区的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举行推广说明会。本届大赛于4月份在北京启动,报名截止时间为7月5日。
中国海归创业大赛是由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发起主办的一项专门面向海归创业的全国性系列赛事。今年的大赛于5月15日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全国推广活动,南京是此次推广的第9站。本届大赛继续聚焦归国人才和创业项目,结合当前行业热点,重点支持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将依托全国各地留学人员创业园为载体支撑,发现、选拔和扶持优质海归创业项目,帮助其对接政策、平台、资本等资源。参赛者可通过登录中国海归创业大赛官方网站,或中国海创网以及“海创帮”微信公众号报名。截至25日中午12点,已有106个项目报名参赛。
留住员工的胃,园区企业出招
一顿午饭有50多种菜品供选择,淮扬菜、川菜应有尽有,一个食堂吃遍全国,特级厨师隔两三个月就换一批……在南京市委宣传部、雨花台区委宣传部主办的网友节“探访码农食堂”专场活动上,中国(南京)软件谷科创城的园区食堂让网友们大开眼界。记者了解到,为让员工告别盒饭、留住优秀人才,很多园区、企业从“留住员工的胃”着手,招投标、挖厨师、给补贴,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
中午11点多,软件谷南园“互联网+”创星小镇的软件谷创城食堂里已经开始排起了长队。食堂名为“小菜一碟”,环境整洁明亮,暖色系装饰风格清新,沙发卡座充满文艺气息。在这里,“码农”最低只需10元钱就能吃上一顿丰盛套餐,还有水果、酸奶赠送。可选菜品多达50多类,川菜、淮扬菜等菜系俱全,还有铁板、砂锅等南北风味小吃。食堂负责人、南京苏侨好邻里商业管理公司总裁田加才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饭菜合乎企业员工口味、保证吃不腻,食堂定期就要研发新品种,5名一级、特级厨师每隔两三个月都会从其他园区调过来轮岗更换。当天不少参加试吃的网友感叹,这个码农食堂实在太“高大上”。
不过,记者了解到,在科创城建成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科创城位于雨花台区秦淮新河以南,是我市首个规模化“互联网+”产业园区,目前已经入驻企业100多家,包括中兴光电子等知名企业。
“要帮助入驻企业留住员工,先从留住胃开始。”该园区相关负责人翟高锋介绍,去年10月起,食堂建设就被软件谷管委会当成一件头等大事,为了吸引有品质的餐饮企业,餐具桌椅等设备为园区购置,在前期还给予食堂运营方适当补贴。经过多轮调研、公开招标等,最后选定了这家餐饮企业,食堂于今年4月正式开业,受到了企业员工欢迎。目前园区共有企业员工近1000人,大多数人都在食堂吃饭,今后二楼包厢也将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