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空闲话plus
原《网空闲话》。主推网络空间安全情报分享,安全意识教育普及,安全文化建设培育。将陆续推出网安快讯、网安锐评、网安政策、谍影扫描、APT掠影、密码技术、OT安全等专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雨果网  ·  惊天大反转!特朗普恢复800美金免税政策 ·  2 天前  
跨境电商Eason  ·  eBay经理号如何优化listing ·  2 天前  
跨境电商Eason  ·  eBay经理号如何优化listing ·  2 天前  
老高电商圈子  ·  老高电商报 【2月7日电商早报简讯】 ·  3 天前  
老高电商圈子  ·  老高电商报 【2月7日电商早报简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空闲话plus

用iPhone无隐私:“不跟踪”功能形同虚设

网空闲话plus  · 公众号  ·  · 2025-02-05 06:49

正文

2025年2月4日,一位化名为蒂姆的研究人员揭露了iPhone隐私保护的严重漏洞。尽管苹果提供了“要求应用程序不跟踪”功能,声称可以阻止应用程序通过广告标识符(IDFA)追踪用户,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蒂姆通过实验发现,即使启用了该功能,应用程序仍能通过其他方式收集大量用户数据,并将其发送给第三方公司。

蒂姆在一部干净的iPhone 11上安装了开发商KetchApp的一款游戏,并通过代理服务器监控数据流量。结果显示,该应用程序每秒发送200多个参数,包括设备坐标、屏幕亮度、电池电量等敏感信息。这些数据不仅被发送给游戏引擎开发商Unity,还流向了Facebook服务器,尽管蒂姆并未安装任何Meta应用程序或同意数据共享。

更令人震惊的是,蒂姆发现数百家公司通过需求方平台(DSP)交易用户数据,甚至将广告标识符与真实姓名、电子邮件、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关联。这些数据被用于精准广告投放,且任何人都可以购买,价格从1万到5万美元不等。

蒂姆的实验揭示了苹果隐私保护功能的局限性。尽管“不跟踪”功能重置了广告标识符,但应用程序仍能通过其他标识符(如供应商标识符、设备ID等)追踪用户。评论者指出,只要数据经纪人和公司从中获利,隐私保护就难以实现,需要系统性变革。

为保护隐私,用户可采取禁用地理位置访问、使用虚假GPS数据、启用DNS过滤器和广告拦截器等措施。然而,开发人员已学会绕过这些保护机制,例如通过硬编码IP地址。因此,完全保护隐私几乎是不可能的。

附:分析报告原文机译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