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文摘
清华学子创办,新媒体第一文摘,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每日精选好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鸡西新闻网  ·  【夜读】人生最好的状态,就在这6句话里 ·  7 小时前  
今晚报  ·  过年书|冯骥才:年夜思 ·  3 天前  
今晚报  ·  过年书|冯骥才:年夜思 ·  3 天前  
ENRAN解谜局  ·  璇玑崩云赋 ·  3 天前  
深夜书屋  ·  不愧是刘震云扛鼎之作,一句顶一万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文摘

每天静读一本书

水木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9-07-07 22:30

正文

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演讲的力量》。



《演讲的力量》

作者:克里 斯·安 德森


点击下方音频,放下手机

听水木君为你解读这本书

点击音频,边听边读



小到会议发言,个人工作汇报,婚礼致辞,大到公开授课,无论规格大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同的场景下,我们都不可避免要进行公众表达和公众演说。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一个人,能够轻松自在地面对多少人,他的人生舞台就有多大。”


拥有良好的公众演说能力,能在极短的时间向外表达心声,去打造自己的影响力。这一点,可以看看各国政商如奥巴马、李光耀、马云等风云人物,无一例外都是演讲高手。


不过,提到公共演讲这件事,你首先感受到的可能是紧张和压力:


“要在那么多人面前去表达,确定自己能行么?” “我的发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准备,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关注?”“又该怎么表现,才能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露怯呢?”准备一场不大不小的演说,这些问题足够让人辗转反侧,寝食难安。



对于不懂技巧、不知道演讲里头那些门道的人来说,公众演讲的确令人头疼。但是TED演讲平台的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会告诉你:“如果你知道如何在饭桌上对着一群朋友讲话,那么你就能做好公共演讲。”


这句话令人深受鼓舞,看来场面火爆的演讲不只是成功人士、有故事人的专利,我们也行。如果我们对公众演讲露怯,说不定只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技巧。


本书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将在《演讲的力量》这本书里,从搭建主线、内容制作、演讲准备和舞台呈现这四个方面,全面而细致地解密演讲取胜的思考和方法,教会你如何创造公共演讲的奇迹,在舞台上获得成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糟糕的演讲是如何落入深坑的,以及怎样去打造一场优质的演讲。



一场失败的演讲,容易踩的四个雷


莱温斯基鼓足勇气,在TED做了《屈辱的代价》的那场演讲,视频短时间点击量突破100万。她用自己的方式和声音,俯首讲述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真诚而坦然。


演讲效果奇好,大家纷纷了解到了她真实的声音,改变了对她那段往事的评价,她因此收到了诸多观众的谅解和鼓励。


优秀的演讲,能够让大家感受一场思想的盛宴。 让你获得一定的趣味性、共鸣感、或者改变你固有的认知,收获明显的知识增量等,演讲本身也能获得很好的传播。


这是优质演讲呈现出的蝴蝶效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演讲都能做到优质。在听演讲时,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败兴而糟点频出的演讲,会令观众如坐针毡,寡然无味。


那什么样的演讲容易砸场呢?


首先,以推销为目的。


TED平台曾出现过个别企业顾问,来讲如何打破惯性思维的主题,但在讲到该采用什么方法时,演讲者故弄玄虚、找借口让观众去买他的课程,结果引发大家的强烈不满。克里斯说:“演讲的实质是给予,而非索取。”


对于演讲者来说,这短短的十几分钟内,要做的是想好怎样将对自己、对大家有价值的思想、感悟和方法植入观众的内心,去激起大家听的兴趣,而不是去卖关子、打广告将观众当韭菜来收割。


其次,没有清晰的脉络。


有一部分演讲者以为和观众拉家常,进行天马行空式的漫谈,以朋友式的聊天方式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殊不知,演讲不是聊天,没有核心主题和清晰脉络的演讲,等于浪费彼此的时间和生命。


“当人们坐下来听你演讲的时候,他们给予了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演讲者应该考虑如何利用这时间,让自己的主题演讲凝练而有价值感。”



第三个雷区是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演讲之所以不能让大家产生共鸣感,很大程度是在自己的世界中自说自话,没有将主题演讲转换成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和知识增量来传递出去。


比方说:在讲育儿话题时,你依次去讲自己是怎么安排孩子起床、穿衣、上学以及和她斗智斗勇那些琐碎细节的。讲起这些辛苦,你可能很沉浸其中,但听众没准会打哈欠。


如果换个说法,结论先行,你说:“在育儿过程中,我发现调教孩子用故事思维很重要。接着再去讲,你是如何给孩子讲故事,从而激发她养成优良习惯的事。这样就让大家从你的演讲中,快速提取到值得借鉴的育儿方法,演讲也就具有了传播的价值感。


最后一点是,太过于关注形式,缺乏内容。


演讲者们总希望,自己的演讲能获得热烈的掌声,轰动的效应,期待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惊喜和触动。所以,有时候大家可能会绞尽脑汁从技巧方面着手,去向优秀的演讲者学习和模仿。


对此,克里斯就讲到切忌东施效颦,自己是文艺工作者就做好文艺工作者的模样,不要按照政要、技术咖的范儿来塑造自己。


比起关注什么演讲风格、技巧适合自己,更重要的是去琢磨演讲内容,真诚地表现自己,让观众收获智慧的启迪。



成功的演讲,始于清晰的主线


前面我们讲到了,一场失败的演讲很容易踩的雷是忽东忽西,内容零散,没有清晰的脉络和主线,不能传递出明确的核心价值观。这样没有重点的演讲,会给观众带来不知所云的晕乎感。


有时,你也可能在细节上做足了功课,想了一个接地气而别具一格的开场白,准备了逗乐的段子,语言的表达也生动有趣,把各个零散的细节都认真考虑到了,却唯独没有一根核心的主线、架构把它们合理地串起来。


在克里斯看来,这样的演讲可能会娱乐效果有余,就像肥皂剧一样,看着挺美,但看过就忘,不会激起多大的价值浪花,有时还可能崩盘。


优质的演讲,就像戏剧、电影、小说一样,一定是有一个核心主题,围绕主题进行了清晰又有逻辑的主线架构, 这也是我们在准备演讲时,首先要明确的点,演讲主线什么?


比如说,TED的一些经典演说稿的主题,“糟糕的城市标志能揭示出惊人的设计秘密”,“结合三种简单的技术就可以创造出美妙的第六感”,“网络视频能使课堂人性化,使教育发生革命”等等,你可以感受到这些主题观点明确,价值感和知识增量突出。


“选一个生长在你内心深处的主题,尽最大努力让这个主题丰满而有辨识度,请相信我,观众一定会为之沉醉。”



那要怎么去寻找主题和确定主线呢?


首先,你要明确受众是谁?


他们的知识背景怎样,是什么年龄阶层的?他们关心什么样的话题?充分收集你要针对的受众群体信息,在确立主题时就能有的放矢,让观众有很好的代入感。


其次,在选定主题时要尽量避免平淡、空泛或者抽象的论点。


比方说:“论努力工作的重要性”,“人生的意义和使命”等等,这样的主题或者陈旧,或者空洞,视角没有很好的着陆,不能与观众之间建立一个很好的价值锚点,也就无法激发大家驻足的欲望。


一场演讲往往时间有限,尽量选择具体、凝练而可控的论题。如果你选择:“我是怎样用工作实现人生四级跳的?”“为什么节食反而减不了肥?”“用什么方法调教孩子的学习效率?”等等,这些主题的落脚点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每日可能面对的问题,是观众内心的痛点所在,它们就会给你的演讲带来强黏合作用。


最后,在确立主线时,分论点架构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好的演讲都遵循这样的结构:先是主题导入,接着讲这个主题的背景或者意义,再围绕主题介绍它涉及的概念以及实践的方法,最后收尾点题。


结构清晰明了,这就和我们写文章一样,说清楚了主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和意义,就基本上将要讲的主题,有逻辑地结构化串联起来了。



围绕主线,将思想植入观众内心的5种方式


主线就像是一颗大树的树干,具体的内容展开则像是树枝和枝叶部分,它们要围绕着树干来向外生长的。


在确立主线之后,我们就要着手去想,怎样围绕主线,去构建我们的内容干货。克里斯在书中讲了5种方式联系、叙述、解释、说服和展示,在一场演讲中有时会用到一种,有时则融合了多种,目的是以观众更容易接收的方式来表现内容。我们来看:


第一种方式,是与观众建立联系。


就像和陌生人聊天,彼此之间第一次见会有生疏和谨慎感,也会有一定的心理戒备,因为彼此之间没有建立任何关联。


同样的道理,在演讲时,我们不能把知识硬塞给观众,要想让他们的大脑,轻松畅快地吸收你要传递的知识点,就必须与观众之间建立起联系和信任感。


克里斯说: “作为演讲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一种方法去解除观众内心的屏障,去破冰,让他们在几分钟内愿意向你敞开心扉。


建立联系的方式有:你可以上台时保持微笑,并与他们进行眼神的交流;还可以适当地示弱,让大家卸下防备;也可以上来准备一个幽默的小段子,再过渡到你要讲的主题,演讲就不会太突兀。


第二种方式,是借助于故事来叙述。


大家都爱听故事、讲故事,故事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扮演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是现在才有的。神话、寓言故事、传说千百年来流传至今,可以看到故事的生命力有多旺盛。


“故事能超越时空和现实具象的局限,描述人类共通的情感和困境。”你可以沉浸在故事中,去感受什么是善恶好坏,什么是规则和秩序,也能被激励和赋予能量。所以,在演讲过程中,围绕主题,用故事来铺陈和推进也不为是一种抓心的好方式。


第三种方式,用类比来解释。


在专业技术性演讲时,我们会碰到一些晦涩,观众难以理解的概念。那要如何把这些概念向大家说明白呢?这就涉及到了解释。


在解释时,可以用类比的方法,用大家熟悉的事物来阐述一个陌生的概念,把未知和已知进行链接,观众就能形象地理解那个陌生概念了。


乔布斯就是一个类比化的高手,当年在推出ipod的时候,在发布会上直接说:“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


在第一代iphone推出时,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概念,他说的是:“1个大屏ipod+1个手机+1个上网浏览器。”几个简单的词汇,就让大家形象地了解到了产品的核心功能。



第四种方式,是说服的艺术。


如果你想指出观众的某个认知存在偏差,要让他们相信你要表达的观点才是合理的,这就涉及到说服和颠覆,它是一个打破和重建的过程。


在演讲中,说服的方法也经常被用到观点阐述中,对大家产生一种颠覆性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要把控自己的推理和阐述,需一步步层层递进才能征服观众。


第五种方式,是展示。


演讲时,还可以结合视频或者PPT的方式来展示,向观众更直接地呈现我们要讲的某个物件,图片或者某个场景,这也是一种形象化的阐述手段。


比方说,你的演讲主题是“穿越亚马逊河的奇幻之旅”,就可以将自己在旅途拍摄的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或者美幻的照片和视频向大家分享,这样观众能更贴切地感受你的旅程,让演讲效果更添效果。


这几种阐述内容的方式,有时相互配合,让演讲和观众之间建立更亲密牢靠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每一部分的内容设置,站在观众角度去选择合适的素材和表达。



一场完美的演讲,在于充满细节的过程准备


在我们把演讲的主题内容搭建好之后,真正要准备上台演讲前,还有很多细节工作要考虑清楚。因为演讲是你在台上去讲说,是一个生动地演说过程,它是灵动的展示,而不只是纯粹的文稿搭建。


这里头就涉及到,演讲稿需不需要背诵?中间的串词也要完整地排练么?我该怎么穿?演讲时,怎样保证良好的心态?等等。只有把演讲展现涉及到的每个环节都考虑清楚,包括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也想好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最大程度上确保演讲的质量。


克里斯在书中就讲到,对于演讲稿无论你选择背诵与否,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确保在讲说时自然、流畅有情感。 面部表情、心理的状态起伏和吐露出的文字色彩要相匹配。


如果你把稿子背得很流利,但在演讲时,像个机器人一样只是在复述文字,丝毫没有投入感情,那流畅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其次,穿什么?演讲,就像是你带领大家步入一场未知的奇妙之旅,你是导游,是一位值得信赖的讲解者,观众将在你的引领下开启一段美妙的旅程。你穿上能轻松做自己的休闲服装,整洁、松紧适当就好。


最后,保证心态和质量的法宝是反复排练。也许你会说,自己对舞台很有感觉,站在台上就能自带能量,只要准备了文稿框架,不去刻意排练,还能呈现一种自然感。不过,克里斯从身经百战的TED实战来看,这恐怕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


毕竟,万众瞩目和在家自己过文稿的情景,反差很大。就像乔布斯,我们看到他在台上轻松自如地做产品发布,穿一件牛仔裤和黑T恤很接地气的样子,实际上他在台上的每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全,从怎么说、怎么穿到怎么展现,一次次反复排练。


“你只有足够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 ”一切有感染力、富有启发性、引起大家强烈共鸣的演讲,一定是从文稿设计、到呈现反复打磨,把每个细节都精雕细琢之后,才能呈现出浑然天成感。


所以,还在羡慕TED那些火爆又穿透力的演讲么?没关系,做好自己、眼里有观众、好好打磨,说不定下一个震撼全场的人就是你。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对于这个栏目,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意见,欢迎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水木文摘”,在文章的留言区跟我互动。我会挑选最优质的留言,每期送出一本好书。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这本书,点击下方图片,可以直接购买。晚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