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我很喜欢的一个公号作者的文章后面,看到一条评论:我男朋友在你的公号留言区认识了小三。
万年不回复的高冷作者不淡定了,跳出来说:“这锅不该我背!”
写文章,最怕的就是读者说,看了你的文章,我过得不好了。以前写杂志、报纸,没有直接渠道跟读者对话,听到的基本都是好话。非常喜欢你的人才愿意花心思给杂志报纸写封信,讨厌你、在心里骂你的,没心情这样干,还得花邮票钱。现在不一样,读者随手留个言,一点儿不费事儿。
我遇到过两次这样的事。一次有个朋友跟我说:
“我妈邻居家的儿媳妇因为看了你的一篇文章,在闹离婚,你能不能帮忙劝劝?虽然夫妻俩过得磕磕绊绊,但这么多年也过来了。现在女人非要离婚,你说她离了,就能找到和谐的真爱吗?”
问题太尖锐,我想了两天。说实话,我不希望自己的文章导致任何人做出人生重大选择。这锅太重,我背不起。
生活太复杂了,每个人的现状不同,有人可以承受生活的改变,有人就是承受不了。哪怕是个泥坑,但有人就适合呆在里面,你叫醒了她,她却连活下去都成了问题。
我们没有权利评价任何人的生活。“生存需要”与“心甘情愿”是所有人选择某种生活的标准。但同时,这两种标准经常打架。最捉摸不定的就是“心甘情愿”这四个字。很少人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这一点的人,即使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也是幸福的。
02
我们唤醒女性独立意识,这种唤醒,是出于好心与必需,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肯定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步子迈得太大,容易闪了腰。
被一篇文章激励而打碎旧生活,这不叫成长,叫冲动。
有时候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女生想造反蓄谋已久,却把公号文章当剑,用来发难。
曾经有读者在我的一篇文章后台留言,说我女朋友看了你的文章,跟我分手了,因为她说我像你文章里写的那种花心男。男生挺可怜的,一再说想让我帮他。
就在我决定要联系他女朋友的时候,他女朋友的一个好友给我留言,说女孩其实早就想分手了,男生各种不靠谱不是一天两天,我这篇文章只是导火索,让我别太自责。
另外一位朋友更倒霉。她写了篇文章分析婚外恋,说男人在婚姻外找女人,没有真心实意只有真枪实干。结果后台有个姑娘说,我男朋友已婚,我们在一起三年了。看了你这篇文章,我说他从没爱过我,要跟他分手。他为了证明自己,自杀了。你说离婚真比死还难吗?
我朋友无言以对,难受了好几天。我只好安慰她,也许是读者恶作剧呢。
03
为什么现在的情侣或者夫妻,那么容易被拆散?工作做得好好的,看篇文章就辞职了?是脆弱的人太多,还是文章威力太大?我想是因为大家都在拼命求变,变好变坏另说,不变就是落后。
一切走得太快,每天都有人活得像榜样。当这些信息涌入平凡的人生时,平凡就变得格外可恶,包括平凡的情感。
打碎旧的关系,看上去似乎意味着可以迎接新生活,但有时候,这只是一场梦。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放在你身上,可能是旧的去了,新的却没来。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活得像个战士,选择活得像鸵鸟或者袋鼠,不行吗?行。但需要更大的勇气与定力。
朋友的表妹,初中毕业早早嫁人,生了两个孩子,在外地做全职太太十几年。关注了几个每天打鸡血的公号以后,离婚回到武汉,孩子一个都没要,为了离婚,也没要什么钱。
她刚回武汉的时候,我见过一次。她不停跟我描绘自己的美好未来,浑身上下闪耀着重生的光芒。我却一脸迷茫,不知道她如此乐观的原因在哪里。
半年后,她表姐跟我说,她觉得快餐店打工没希望,回老家创业去了。“说是创业,还不是啃老,在武汉连自己都养不活。”
改变自己说起来是四字口号,做起来却是万字长文。绝不是你打碎了旧的,就有新的。恰恰相反,很多时候,
你可以选择不要打碎旧的,而是在旧的躯壳里慢慢寻找新的自己。
当你成了全新的自己,你与世界的关系就会更新,甚至不在乎呆在你身边的还是不是旧人。
04
没有人的成功可以复制,包括写作者自己的。很多写文章的人,也在忍受不争气的老公、唠叨的父母、干不完的工作、枯燥的生活。
哪种人生容易呢?没有。
每一种生活都是忍耐。
重生,不是从分手、离婚、辞职那一刻开始,而是从心安理得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且在兵荒马乱的生活中,找到让心脏突突乱跳的美与温情,时刻拿出这些美与温情,取悦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