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人民日报》这四个字所代表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中国新闻媒体的喉舌,更是一种权威的象征。因此,当人民日报社新办公大楼拔地而起之时,就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建筑形态乃至内部空间的每个细节,都是这家首屈一指的报刊的象征和展现。
正因此,当新建成的办公大楼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其内部的办公空间同样引发人们的遐想。不同于
google
、
facebook
这类
web2.0
时代的新媒体交互科技公司,《人民日报》作为一家老牌的传统报刊,它的办公空间是否需要与当下新媒体相类似的工作模式?
Gensler
新近为人民日报社的一层办公空间所做的设计,对这一疑问给出了最好答案。
通过公开竞标,人民日报社在多家竞标方案中选择了
Gensler
,在回忆竞标过程时,
Gensler
项目负责人
Emma
说道:“我们并没有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准备,而是为投标量身定制地做了一份意向书,描述了我们对于当下媒体工作状态和方式的设想。”
Gensler
希望这份对未来工作模式可能性的描绘,不仅可以代表中国媒体的新形象,同时也可以带动全国其他媒体形象的提升。
这一楼层有一个简明响亮的名称“中央厨房”,实际上,这里并没有与厨房有关的任何东西,而是一种运行机制的比喻,即对于新闻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避免新闻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在这个楼层里,既为本刊内部工作人员提供办公空间,还可以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报刊媒体。就好比在厨房里烹饪美食,各路新闻资源如同新鲜食材在这里汇总,通过协同作业,输出最具权威性的新闻。
Gensler
在赢得设计竞标后,首先对这里的工作人员做了为期
1-2
周的详尽访谈,从而最大程度地了解工作模式和状态,以及工作人员对于办公环境的憧憬和具体要求。通过访谈,设计团队发现,由于新闻是随时发生的,因此人民日报社乃至全国其他媒体的新闻记者,需要一个灵活的随时可以进入工作状态的氛围。同时,这个环境必须可以激发和保护他们的创造力。在此之前,
Gensler
的华盛顿团队为《纽约时报》和
CNN
做过办公空间设计,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因此,在该项目正式启动前,设计团队一直和华盛顿分部紧密接触,一起确定主要的方针,确保设计方案可以把西方的工作方式和中国的文化结合起来,在灵活富有创意的大前提下,找到最适合“中央厨房”的方式。《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相比,其权威性的意义格外突出,而
CNN
是电视媒体,其办公空间的协作性弱于报刊媒体。
Gensler
还发现,尽管传统的媒体工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但是,年轻的媒体人早就在观念上与当下最前沿的工作方式相接轨,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实现的契机。
与此同时,
Gensler
设计团队必须尽可能地发掘功能空间,消化异形建筑体的巨大核心筒对于办公平面带来的结构冲突,实现办公空间最大化和最优化。比如走道空间的墙面采用白板玻璃,根据空间需要配备不同的家具组合,可以随时开展头脑风暴;大屏幕两边的角落做成两个小型办公室,可以进行高级别的私密性会议,平时还可以作为玄关,为主操作台和大屏幕做过渡。储物柜特别设计成圆形围合状,独特的造型不仅有助于外来媒体记者方便找寻,同时为记者提供了一个小的独立的围合空间进行工作。储物格的间隔空间刚好可以放置报刊杂志,非常方便。灵活机动性在当下的办公空间中并不鲜见,但是在人民日报社这样的强势新闻媒体中,这个概念尤为重要,由此带来的活跃办公氛围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记者的创意。
整个办公空间的布局遵从新闻状态,有焦点区域,有开放式区域,有可以马上做选题的区域,还有采访室和高私密级别的会议室。为了让记者在紧张创意的同时可以舒展身心,Gensler还设计了一间冥想放松心灵的初心室,;由于办公区内的工作人员密度较大,协作性强,因此Gensler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家具和碍手脚的陈设,同时避免工位是传统的线性或者L型,而是将桌子转90度,最大限度地为协作交流创造便利;一间小型的阶梯办公空间采用帘子做分隔,记者可以在这里举行气氛轻松的小型会议,也可以躺下侧卧放松身体;打印区做了一个吧台,可以吃饭和气氛轻松的讨论;所有的红色墙面都可以钉钉子,随时展示纸样文件;面向电梯间的入口处用视屏和穿孔板结合起来,既能遮挡电梯厅的实现,又可以形成工作台,可以容纳两三人随时讨论,而当光线入射时,还可以形成美妙的光影。每一个细节都看似简单,实则花费心思,具有功能性。
作为全国媒体新形象的象征,Gensler希望这里的色调是庄重、安静且明亮的,没有任何浮夸的线条和颜色。比如对于红色的选择,特意采用了紫禁城的红色,既与北京产生关系,同时不会让空间的色彩过于刺激;在采访室,尽可能地减少色彩,选用温和的米色;地面采用100%可回收降解的地毯,通常用在大型交通枢纽中,具有很强的耐磨性,暗珊瑚色很好营造了安静典雅的氛围;玄关的墙面采用厚度达1厘米的玻璃纤维吸音材料,实现功能性和视觉效果的完美结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椅为每一位员工提供舒适办公的可能。
在Gensler看来,品牌对于员工产生的意义是极其重要的,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才是一个好的办公环境的灵魂,特别是“人民日报”这四个字所包含的意义和力量,必须通过设计,传达给内部员工和每一个来到人民日报社的参观者。因此,他们把环绕核心筒的墙面变成展示区,并做了可触摸的屏幕,通过点击输入生日,就可以看到当时那一期的《人民日报》。同时还在展示区做了许多相片吧,这种将旅游纪念品的逻辑融入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做法,很好地提升了品牌凝聚力。
设计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东西,中国的快速发展,在一定层面上削弱了这种感性的东西,好的设计是应该让每一个人体会到工作的乐趣,而不是表面的繁荣,也不是改变几件办公家具那样简单。当“中央厨房”的设计完成后,许多记者都愿意在这工作,因为这里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创意的共鸣,并由此激发出更多的创意,这正是Gensler在设计之初的愿景——从本质上推动新闻工作,提升中国媒体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