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这些有争议的成分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呢?大家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人工合成的麝香化合物
:是天然麝香的廉价工业化替代品,其中的硝基麝香化合物与多环麝香化合物目前在化妆品领域应用广泛。德国联邦环保局的资料显示,麝香化合物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可在水体、动物及人体脂肪、母乳中富集。硝基麝香化合物因其已知的风险性,已逐渐被各国政府禁用或管制。许多厂商转而使用多环麝香化合物,如吐纳麝香和佳乐麝香。而多环麝香化合物比硝基麝香化合物更不易在环境中分解,部分多环麝香化合物在动物实验中还会影响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并对水生生物具有较高的毒性。
石蜡/石油基成分/有机硅化合物
:虽然油脂、蜡类等油性原料是许多化妆品的主要基质原料,加入化妆品中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质地、使用感觉和加工性能等。一些厂商经常用石蜡及有机硅化合物等石油基成分替代珍稀的天然油脂,但这些人工合成的物质与天然的油脂和蜡不同,不利于维持肌肤自身平衡。
矿物油芳香烃(MOAH)
:矿物油芳香烃成分可能通过石油基制品被带入化妆品中。德国风险评估研究所(BfR)认为,不排除其中会含有一些多环芳烃类物质,这些物质即使少量存在,也会有致癌风险。
聚乙二醇(PEG)或其衍生物
:属于表面活性剂,应用在化妆品中可起到润湿、洗涤、起泡消泡、分散等作用,但也会使皮肤变得容易渗透,从而为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渗入皮肤打开方便之门。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
:是一种酒精变性剂,会对皮肤自我保护机制造成损害。邻苯二甲酸盐可能损害肝脏、肾脏和生殖系统,也可能表现出类激素作用,并且在环境中几乎不可降解。
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
:聚六亚甲基双胍(PHMB)是一种广谱抗菌剂。欧盟“化学物质及混合物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的更新文件Regulation(EU)No.944/2013将PHMB划为“可疑的人类致癌物(CMR2)”。
香精/香料
:一些香精香料是化妆品中常见的过敏原。欧盟化妆品条例规定,在不同类别产品中,26种可致敏香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达到一定含量时,厂商必须在标签上进行标注,以提醒消费者注意。在这26种可致敏香料成分中,有些是较强的过敏原,有些则极少引起过敏现象。
本次测评中,虽然14款产品都含有香精/香料,但依据优恪的评分标准,德国实验室在所有产品中都未检出具有较强致敏性、会影响产品成分评级的香精/香料,因此没有产品因该项被降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