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北京的夜景可真是美炸了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全市所有城市夜景照明全开
所以就有了下面这些刷爆朋友圈的美图——
摄:行呀行呀
“一带一路”所带来的
是一个全新的合作体系时代
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既是一条经济贸易之路
也是一条文明之路
昨晚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
《千年之约》
猛刮了一阵“中国风”
有漫漫丝路上的重镇敦煌的盛景
也有茶马古道 “雀之灵”的激情
还有海上丝绸之路的壮丽
小学僧特别注意的
则是“水墨丝语”里的灵动
小桥流水
荷塘月色
一派江南园林的诗意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举办地的雁栖湖
亦是水波潋滟,树木苍翠
江南风格的园林点缀其间
中式园林与庭院讲究天人合一
追求自然与生活空间的和谐
具有深刻的意境之美
宠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望天上云卷云舒
看的是景
折射的是人生观和审美观
中国园林之美
在海外也是收获了大批拥趸
2017年初,CNN曾放出一条爆炸性消息
其盘点的2016全球最贵的房产
估值超过
10亿人民币
的“苏州桃花源”
排在第一
庭院、池塘、园林,都是苏州园林的样式
营造主理人则是拥有数百年历史传承的
苏州园林“香山帮”
其造园古法技艺
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7到18世纪
欧洲曾刮起过一阵“中国旋风”
那个看起来就很拉风的词chinoiserie(中国风)
就起源于那时
当时的欧洲
在瓷器、服装、家具、建筑等全方位对东方顶礼膜拜
中式园林
深刻影响了欧洲的造园艺术
到了今天,中式园林
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使者
从纽约到法兰克福,从欧洲到美洲
她们无不以巧夺天工
让外国人为之赞叹
同时也让世界认识到
千年以来
泱泱中华向外传播时
使用的不是战马长矛
依靠的不是坚船利炮
而是丝绸之路上的驼队和善意
是这些让人流连忘返的园林与庭院
我们在用美与文化
和世界打交道
注:以上来源::茶边求微信id:chabianqiu2016
景观周往期原创文章回顾:
中国园林在国外的十个园子
17至18世纪,欧洲曾刮起一阵"中国热"的旋风,当时在欧洲建造了许多中国风格的园林和建筑,它深刻的影响了欧洲的造园艺术,使之发生巨大的变化。1980年后至今,随着纽约"明轩"庭园的成功建造,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中国古典园林已在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建造了三十余座。
明轩1980年4月竣工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馆北翼。它是以苏州“网师园”为蓝本而建造的,占地46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平方米。陈从周教授牵头,苏州市园林管理局承建,1980年建成。因以明代建筑风格为基调,故名为“明轩”。这座庭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古典造园艺术,凝聚了匠师们的心血,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永久性珍品,所产生的政治意义和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时至今日,仍为世人所瞩目。它也是中国园林走向海外的开山之作。
中国庭院--明轩是依照中国苏州网师园里的“殿春簃”庭院建造的,有月亮门、曲廊,还有山石、竹木、花草和鱼池等等,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为配合"明轩"的修建,同时专门新建东方艺术画廊,它环抱了"明轩"的三面,两组建筑互为映衬。這里经常展出中国古代艺术品,成为观赏和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中心。
在美国洛杉矶近郊圣玛利诺市的亨廷顿图书馆内,坐落着一座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园林——流芳园。流芳园以苏州园林为蓝本建设,规划面积约4.9h㎡(12英亩),接近于苏州的拙政园。
“流芳园”一名来自曹植《洛神赋》中的诗句“步蘅薄而流芳”。依照中国传统,流芳园的选址经过精心规划,位于植物园中西部的一处山谷中,坐拥北面的圣 加布里埃尔山。场内地形平缓,南部为一处空旷草地,北部有多株古橡树,树冠广大,浓荫遍地。一条清澈的小溪由北向南穿越于山谷中,可以说是一处得天独厚的 造园佳址。正如《园冶》相地篇所说“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悬,有平有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流芳园享有“海外拙政园”的美誉,园内草木苍翠,花香四溢,其水榭、亭台、拱桥、长廊、漏窗、怪石等传统苏州园林建筑元素应有尽有,精致优美的园林建 筑与周围自然环境共同构成充满诗情画意的迷人景观。各景区通过有效的空间序列组织,形成多空间、多视点的组景特色,使景观产生连续性变化,达到步移景异的 景观观赏效果。当游客沿着园中小径在亭台楼阁间漫步时,每到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新的景致。在流芳园中,我们可以处处领略到对景、障景、框景、漏景、借景所形 成的优美画面带来的视觉冲击。
寄兴园位于美国纽约斯坦顿岛植物园内,是中国苏州留园的姊妹园,也是全美第一座完整的,完全仿真的较大型的苏州园林。它的建成使得人们第一次可以在纽约这样具体而微地观赏完整的苏州园林。
寄兴园于1985年开始筹划,历时13年之久,于1998年终于正式落成。期间中美双方多次相互考察,几经周折,最终选定在斯坦顿岛的植物园内建造一座苏州园林风格的中式园林。园林的建设是由史坦顿岛植物园发起筹募,美国政府、民间团体、商业公司以及旅美华人华侨共同集资;由中国政府和北京中外园林建设总公司苏州分公司进行园林设计,并提供建筑工人、技术支持、承担材料费用。于1998年正式建成开放。
为了重现苏州风情,寄兴园所有的木石砖瓦建材都取自于苏州,在苏州加工后再运来美国,由于这座园林是仿古建筑,因此,对建筑材料及手工工艺的要求特别严格,所有雕梁画栋的材料,全部选用银杏木,屋顶用的黛瓦,也是以特制的窑烧成。园子由四十名苏州的能工巧匠组建起来,他们经验丰富,技艺高超,许多人曾经到过东南亚等国家施工,其中数位工人还参加过纽约市大都会博物馆的“明轩”施工工程。
春华园是广州市政府赠给法兰克福市的礼物,选址在法兰克福古老的贝特曼公园内。该园占地4000平方米,落成于1989年。园名“春华”,喻欣欣向荣之意。
春华园建设原址内有池塘、树林和草地,在规划设计时充分利用原有条件,营造出中国徽州水口园林的气氛。
园内建筑造型为徽州园林的传统形式,提炼了较多的当地民居建筑元素,除采用大木作的营造制度,还多用徽州的“砖、木、石、竹”四种雕塑点缀,体现出浓 郁的地方特色。园内有小桥流水,有瀑布池塘,有绿地树景,有砖雕石台。整个园子格调清新,中国味浓。因是首次在欧洲建造徽派园林,令人耳目一新,备受青 睐。
逸园坐落在温哥华中山公园内,建成于1986年4月,是一座典型苏州园林风格的中式园林。
逸园是加拿大温哥华市十余万家藉华裔集资兴建的一座具有中国传统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的庭园。意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开拓和建设华埠,同时纪念伟大的孙中山先生。
庭园占地1430平方米,面积不大,其中建筑面积496平方米。全园按照苏州名园模式进行设计,整体布局利用假山、水池、花木和中国传统的亭台楼阁、榭廊桥洞有机组合,以秀石清泉居中,绕以堂、屋、榭、亭等,疏密相间,层次分明,形成"多方景胜,咫尺山林"的意境;有步移景迁之妙,全园充满诗情画意。
"逸园"项目筹备时间历时2年,所需材料均为精选,确保了内在质量。且现场安装每一道工序一丝不苟,使得传统工艺得以完美体现。一九八七年七月由温哥华城市协会授予"杰出贡献奖",同时国际城市协会授予"特别成果奖",为迄今为止中国园林工程出口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奖。
“兰苏园”坐落在美国西海岸港城,世界著名的环保城市波特兰市,地处波持兰唐人街的东北部,是一座集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琴,花等文人艺术于一体的正宗苏州式园林。该园占地3700平方米,是苏州与波特兰姐妹城市的友好交流项目,已于2000年9月14日落成开放,彼时波特兰市政府为之举行了盛大的开园庆典。
兰苏园共划分为入口区、水院区、沁香仙馆区、中心湖区、山林区等五个景区,平面布局自由、灵活、曲折、空间层次丰富。其在规划设计中特别注重景观形象和文化内涵的创作,设计了流香清远,香冷泉声,翼亭锁月,柳浪风帆,万壑云深,浣花春雨等景点。这些景点无不充满丰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因而可以激发人们的联想,给人以深刻的感染,这也正是兰苏园的魅力所在。
位于爱尔兰都柏林市,是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参展2011年爱尔兰第五届布鲁姆花卉园艺节而精心设计并营建,是典型的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小庭院。它以亭、廊及围墙构筑成的幽静书院样式,面积虽小,但包含了建筑、山石、花木等主要苏州古典园林造园元素,将庭院设置主体建筑之前,采用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形式,用衬托、对景等手法将庭院放大,缀以湖石、花木、亭廊、组成可居、可赏、可游的园林景观。爱苏园布局紧凑,小巧雅致,展示了苏州园林是园林艺术和文学艺术结合的写意山水园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