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带你走进麻醉的世界》
人的一生中至少会接受1-15次的手术,而有手术就会涉及麻醉,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时,人们的担心和疑惑就出现了。全身麻醉会不会对大脑产生不好的影响?尤其是父母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全身麻醉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呢?”(见图4.38)。作为麻醉医生,对家长的这份担心我们表示理解,但是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在解答大家的疑惑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类智力的发展形成过程以及全身麻醉药物作用的机制。
什么是智力?
人们常常简单将其归类为“笨”和“聪明”。其实智力包含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一般认为,智能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分析、判断及有目的地行动和有效地处理周围环境事宜的综合能力,即人们在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颁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又称智能、智慧。智力包括人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又可根据不同的能力分为语言智力、数理智力、节奏智力、空间智力、动觉智力、交流智力和白省智力。其中任何一项占有优势就可能发展成为具有相应专长的人,如语言智力发展优势的人有可能成为作家、诗人、演说家、社会活动家、教师等。
智力的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因素是智力发育的前提条件。大脑是智力发育的物质基础,环境和教育是智力发育的决定性条件。儿童必须在这些因素长期、综合而非短期、独立因素的作用下,才能得到不同程度,或快或慢的智力发育。所以说,智力的发展与发育并不是接受一次手术麻醉所能改变。当然,这在你了解全身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后就会更加明了。
什么是全身麻醉?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全身麻醉的相关知识。全身麻醉的基本实质就是:睡觉(意识消失)+无痛。当然为了满足外科手术的需求,大多数手术还要求肌肉完全松弛没有运动,而为了确保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安全,还需要将病人的应激反应控制在正常水平。这几个要素均满足了,才是一个完善的麻醉过程,当然,就目前的麻醉药物来看,没有一种麻醉药物能够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所以,麻醉的过程就是麻醉医生合理应用镇静药、镇痛药,肌肉松弛剂以及其他药物的过程。
药物是怎样使人们的意识消失的?
目前,大家比较接受的观点是:在人体的大脑中,有一个叫做脑干网状结构的区域,它是维持清醒、觉醒和睡眠的丰要通路。麻醉药物主要作用于这一区域,它们抑制这一区域的信号传递,使感觉信息传人大脑的通路受阻或阻断,感觉信息维持意识清醒的作用就降低或消失,大脑没有足够的信息维持清醒,则处于麻醉状态。同样,这类药物还会阻断传人运动皮质神经元的信息,运动神经元无法正常运转就会产生肌肉松弛。打个比方来说,就是大脑(总司令)和管理身体某部位的神经(地方部队)失去了联系,地方部队管辖的区域(手术区域)被袭击、被消灭,总司令都不知道。
麻醉药物对大脑产生的作用是可逆的、短暂的。另外,智力由多方面因素构成,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说麻醉药物影响智力发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充分有效的证据(见图4 39)。
为什么有人“聪明”,有人“笨”?
“笨”和“聪明”均与脑有关,也就是与大脑内某一区域的功能有关。这一区域的功能又与脑细胞活动有关。脑细胞的活动必须有充足的能量,对于脑细胞来说,这个能量就是氧气与糖原,这两种物质都是大脑不能自身合成的,需要血液循环从脑外运输而来。如果这一区域的氧气或糖原不够,那么就会使该区域的脑细胞活动减弱、甚至是脑细胞死亡,而脑细胞死亡是不可再恢复的。也就是说,任何造成给脑细胞供氧、供糖原减少的情况,都有可能造成脑细胞死亡,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流量减少,或者呼吸道梗阻没有氧供。脑细胞停止供氧5-8分钟,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而在现在的麻醉过程中,由于监护设备的不断更新及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出现不可预见的呼吸、循环障碍的情况极其稀少(除非病人本身有相应的基础疾病)。
曾经有人对实施心脏外科手术的小儿在手术前、后做智能测试对比,发现手术前、后的智商并无明显区别(见图4.40)。接受手术麻醉后的小儿,记忆力正常,学习成绩并不降,所以家长对麻醉会影响小儿智力的顾虑是不必要的。
“麻”还是“不麻”?
先不说麻醉是否会对孩子的智力产生影响,首先将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当一个孩子进入手术室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围着他的是一群戴着口罩帽子只露出双眼的医生、护士,打针的疼痛,手术室内各种仪器设备的噪音,房顶上巨大的无影灯,外科医生手术操作时发出的声音…即便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置身于其间,也会难以控制地紧张,更何况是小儿呢(见图4.41)。
随着医疗向更安全、更舒适、更人性化方面的发展,原先无需麻醉的一些手术、检查都在麻醉的状态下舒适地完成,如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等;而有些本身是“局麻”就可以完成的手术考虑到病人的情绪,术中都会给予充分的镇静,使他们完全“熟睡”:那么作为家长,你是接受让孩子在惊恐的心情下完成于术,还是在完全熟睡、无知觉的状态下完成手术呢?当然,前一种状况的前提是:孩子确实能够配合手术。而在现实中,很多种手术如小儿腺样体摘除、阑尾炎切除、先天性心脏病的矫正术等,都是不能在局麻下完成的,家长不得不被动选择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