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Pro
「36氪Pro」是36氪推出的全新品牌,旨在为优秀的创新者,提供优质内容及深度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玩物志  ·  最便宜的 AI iPhone ...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美国足力健”,反向激起中国年轻人的购买欲 ·  2 天前  
架构师之路  ·  想要提升deepseek回复质量,会这一招就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6氪Pro

今年,投资人跑深圳

36氪Pro  · 公众号  ·  · 2023-07-22 16:07

正文

人民币基金大本营。


杨文静 吴琼
来源 投资界(ID:pedaily2012)

封面来源 IC photo

盛况历历在目。

过去两天,第十七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在深圳南山区拉开帷幕。会上,深圳大举招揽投资机构——“20+8”产业集群第二批基金设立计划正式发布,包括高端装备、新材料、数字创意装备、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细胞与基因等基金,基金目标规模共计85亿元。

而在签约现场,蓝驰创投、梅花创投、峰瑞资本、英诺天使基金、险峰、银杏谷资本、安芙兰资本、真格基金、君联资本、华控基金、华盖资本、博远资本、盈峰投资、力合资本等与南山区达成合作,队伍壮观。

“这是一座很有危机感的城市。”过去四十年,深圳缔造了一段高科技传奇历史,但产业更迭瞬息万变,国内北京、上海、广州、苏州,乃至合肥等主要城市,无一例外都在进行浩浩荡荡的产业升级。悄然间,“逆天改命”的机会摆在了所有城市面前。

深圳招VC/PE:

出资最高70%,让利最高100%
具体来看,深圳此次主要围绕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2个未来产业,以市场化方式配置5只专项基金,基金目标规模共计85亿元,主要包括——

一是新材料基金 ,基金目标规模30亿元,重点投向电子信息材料、前沿新材料领域,兼顾先进金属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等细分领域;

二是高端装备产业基金 ,目标规模20亿元,围绕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精密仪器三个产业集群进行投资。

三是数字创意装备产业基金 ,目标规模10亿元,聚焦数字创意技术和设备、数字文化装备等领域投资。

四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基金 ,目标规模10亿元,主要投向脑科学新仪器、新设备、新耗材,类脑传感器、脑机接口等领域。

五是细胞与基因产业基金 ,目标规模15亿元,主要投向细胞与基因治疗、新型病毒载体、新型疫苗研发、基因技术、生物育种等领域。

发布现场,深圳宣布公开遴选基金管理人,面向全国VC/PE机构伸出了橄榄枝。

首先在出资比例上,深圳打通市区两级引导基金通道、统筹 出资比例最高可达70% 。如此高的出资比例在当下各地政府引导基金中较为少见,实打实地支持管理人募资工作,专心投好项目。

其次在激励机制方面, 管理费上浮比例最高50%;引导基金超额收益让利最高100% ;优质项目可申请对引导基金出资进行收购。在保证基金管理人收益的同时,优质项目的收购也在退出方面给了GP一条新的路径。

此外,在服务及投后管理方面也提供了一系列联动支持:财政部门、产业部门、基金管理人三方联动,确保政策目标切实可行;市、区引导基金投研联动,一次决策、两级出资,加快基金设立;深圳市财政局构建全市城投后服务管理平台,一个口子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区,紧密对接管理人和被投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综合投后赋能。

与此同时,深圳南山区与投资机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进行,我们看到了不少熟悉投资机构的身影。

其中,首批签约为早期机构,包括蓝驰创投、梅花创投、峰瑞资本、英诺天使基金、险峰、银杏谷资本、安芙兰资本、真格基金。

第二批次是VC机构,涵盖君联资本、华控基金、华盖资本、博远资本、盈峰投资、力合资本。

随后,南山区上市公司产业孵化联盟正式宣告启动,以金融资源赋能驱动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打造一个南山区“政府、产业、资本”的产业孵化平台,助力南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千亿基金群诞生

这是深圳一次全力以赴的产业竞赛。

时间回到2022年6月,深圳正式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重要政策文件,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

其中,20个产业集群为 :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现代时尚、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大健康以及海洋产业集群。

另外8大未来产业为 :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

当时《意见》中明确指出,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优化存量资金结构,打通市、区两级产业基金通道,强化产业专项资金与引导基金协同联动。因此,按照“一个产业集群至少有一只基金配套支持”的理念,由深圳市引导基金公司负责运营, 深圳“20+8”产业基金群应运而生。

历史上,政府引导基金1.0时代留给外界的印象是“撒网式”投资,当然这是一个自然摸索过程,无可厚非。此后,总结了其中的得与失,以深圳为代表的政府引导基金率先进入2.0时代——由过去“撒胡椒面式”投资,变成聚焦于某一个产业、某一个细分领域,以更为主动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从以往较为单一的考察返投比例,转变成更多维度地考察GP对产业发展的贡献。

这样的变化背后,既是对过往的优化,也是出于现实的考量——眼下资金的稀缺度越来越高,政府投资基金也在反思如何最有效地用好每一分钱。

随即,在2022年12月21日第22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第一批基金管理机构的公开遴选宣布启动,四只子基金相继披露: 合成生物产业基金、智能传感器产业基金、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基金目标规模达165亿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