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央视新闻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公众号,提供时政、社会、财经、体育、突发等新闻信息以及天气、路况、视频直播等服务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网  ·  官宣!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揭晓 ·  19 小时前  
新播报  ·  刚刚!大S已“平安到家” ·  21 小时前  
新播报  ·  刚刚!大S已“平安到家” ·  21 小时前  
新华社  ·  夜读|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一点也不难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央视新闻

🤔:上咱的Potatoes!🤯:我buy!

央视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2-06 08:30

正文

“I’d like to give you a grand presentation of our 'cibitish' specialty Highland Potatoes.(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我们西北小镇的特产——高原土豆。)上咱的好东西!”
在短视频平台
马亮的视频风格可谓独树一帜
他经常站在农田里
上一句是纯正的英语发音
下一句就变成了亲切的家乡话

网友直呼:“一秒从国外回到大西北

他为何拍摄这些视频?
这样的视频风格又是如何形成的?

一起来看↓

主打“土洋结合”

他帮乡亲卖出12万斤贝贝南瓜

马亮出生于宁夏西吉县兴隆镇
是一位80后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
曾在多个单位从事涉外工作

梦想是成为一名外交官

2020年,他开始从事自媒体行业
帮老百姓卖农产品
他还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马斯诺
马亮介绍,这个名字
取自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斯诺通过英文
向世界讲述了在八九十年前
西北发生的历史故事
我也想通过我们的内容

来讲好家乡的故事

后来
他与纪录片导演马昊东结识
两人都有回乡创业的想法
把当地落后的供应链、电商搞起来
于是说干就干
2023年,两人一起回到了家乡
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一口气拍了近60条短视频

但没想到大都效果平平

△马亮和马昊东

两人反复琢磨
决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主打一个“土洋结合”
一方面
是泥土里长出的土特产和土到掉渣的方言
另一方面是马亮流利的英语
于是,他穿上了西装

来了一场“南瓜地里的英语演讲”

这段视频很快“出圈”
短短一周播放量就达1500万

12万斤贝贝南瓜很快销售一空

办工厂、完善产业链

他们想让家乡产品走向海外

有了英语带货的经验
马亮和马昊东信心大增
但他们也发现了问题:
家乡产品走不出去
大多是源于产业链不完善
于是,他们开始了新尝试
将荞麦、蜂蜜等农特产品进行二次加工

并建起了制作油饼、麻花等油货的厂子

来工厂里上班的人
大多是周边乡村的妇女
过去只能种地、带孩子的她们
如今都成了增收的好手
不仅如此

她们还帮衬着给马亮的短视频做配角

马亮的创业也得到了当地的支持
为了方便他们做出更好的短视频
当地积极协调了办公和物流运转场所
还开始打造直播小镇
“结合线上和线下销售

把我们兴隆镇的特色产品销往全国”

自打贝贝南瓜的短视频火了之后
仅仅半年时间
马亮团队已帮家乡卖出特产约37万斤
大大推动了当地网络零售额的增长
马亮说

家乡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