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个月,表妹给大家安利过一款清凉又暖心的韩综。
《尹食堂》,豆瓣9.2。
当时表妹还说——
结果,毒饭们马上提醒——
已经在抄了。
在抄了。
抄了……
真的?
等到大家口中的那档国产综艺上线,Sir特地去看了一眼——
《中餐厅》
首播当日,全网飘红,电视收视率同时段全国第一,超过黄金档的老牌节目《快乐大本营》。
在韩国,同样很火……韩媒发文指《中餐厅》抄袭《尹食堂》,新闻持续霸榜韩网头条数日。
而豆瓣最靠前的短评,也全是一星,同一个理由——
“抄袭”。
实在太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尹食堂》,四个韩国艺人,在印尼巴厘岛邻近小岛,合力经营韩餐厅10天。
《中餐厅》,赵薇、黄晓明、张亮、周冬雨、靳梦佳五个艺人,在泰国象岛,合力经营中餐厅20天。
这就坐实了《中餐厅》抄袭?
且慢。
在法律上,要构成抄袭,有严格的界定。
针对版权纠纷,《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综艺节目著作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专门做出过司法解释——
根据著作权法中保护表达而不保护思想的原则,对于属于思想范畴的综艺节目模式,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综艺节目模式,包括创意、流程、规则、技术规定、主持风格等等。
换句话说,《尹食堂》到国外开餐厅,《中餐厅》也有权借鉴这个idea。
正如《尹食堂》的创意,也是受到了日本电影《海鸥食堂》的启发。
几个日本妇女到芬兰开日料店
关键是,你开了餐厅之后呢?
是选择再创作还是照着抄,以及有没有踩过红线——
但是对于表现为文字脚本、舞美设计、音乐等模式的元素构成作品的,可以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打开《中餐厅》,首先印入眼帘的是相似的动画设计——
切菜—入锅—上菜—外景—logo,一气呵成。
上《中餐厅》,下《尹食堂》
再看一个公开的秘密——凡真人秀,都有脚本。
《中餐厅》的“剧情”,看着还是眼熟。
比如,不知道在国外怎么定价,就去拍隔壁餐厅的菜单作参考,跟《尹食堂》如出一辙啊。
在随后的餐厅经营流程:定菜、采购、试菜、定价……这一系列环节也不要太像。
不只是脚本,从外景机位,到节目道具(黑板、单车),再到女老板的造型,通通“不谋而合”。
在这里,Sir要郑重声明——
对于版权产生的纠纷,Sir百分之百支持用正当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对于是否构成抄袭或侵权,Sir更倾向于,由专业人士通过法律依据来判定。
在没有法律定论之前,我们姑且称之为“涉嫌抄袭”,或者,“过度借鉴”。
这几年我们的“借鉴”有多过度?
据统计,仅韩国综艺,就被“借鉴”了57档。
数据来源豆瓣@北极圈的小熊
Sir随手列举出几档国内综艺,和它们的韩国“原版”——
《向往的生活》对《三时三餐》,同样是体验乡村生活,自食其力。
《我想和你唱》对《Fantastic Duo》,素人通过手机APP上传与歌手同框合唱的视频,点赞高者将能到现场和歌手合唱。
《饭饭男友》对《我独自恋爱中》,透过第一视角让观众真实体验与VCR中的男神谈恋爱的感觉。
《隐藏的歌手》,直接汉化了翻译了《Hidden Singer》节目名,logo也是高仿的。
左《Hidden Singer》,右《隐藏的歌手》
这整齐一致的步伐,汉化组,啊不,节目组也是辛苦了。
节目被“借鉴”最多的罗英石本人,曾委婉回应——
我只看过所谓抄袭的新闻,但我不能将其认作是事实,如果它真的按照我们的节目进行制作的话,那我肯定会心情不好。
我的节目版权并不贵,可以的话希望购买版权,我们会提供摄影指导及售后。照抄的话不仅很累,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
翻译来源微博@奋斗在韩国
大大方方买版权,认真琢磨、研究别人的核心技术,不丢人。
总好过东施效颦,抄不明白,还丑态毕露。
《中餐厅》就示范了,怎样把一锅好菜给煮变味。
《尹食堂》就是由罗英石担任制作人,老戏骨尹汝贞做餐厅老板。
它展示的,是明星如何过起小生活,干着平凡的工作。
大家没架子,相处没压力,这才是享受异国风光最舒服的状态。
而《中餐厅》,从海报上你就能看出严明的咖位之别——
两位大牌端坐在正前方,乐享其成;其余人只能站在后排,眼巴巴看着。
看来《中餐厅》对“原作”的理解,止于皮毛。
以为去个小岛,做点小菜,就“美好”了。
到头来,还是明星互撕的老套路。
难不难看?
难看。
为什么还是前赴后继地抄?
原因有很多——
政策上限制综艺的引进数量、播出时间,于是本该购买版权的,只能以“原创”的形式登场;
因为信息不对称,总有人没看过、没听说原版节目,乐于为抄袭买单;
时长没有耐性等待原创的周期,对一个成功的模板照葫芦画瓢,是最安全、快捷的办法……
一句话说,无非是:作弊的成本小,走捷径的收益高。
有快钱赚,自然就有人顾不上脸——
也绝不会缺乏后继者——
新立项的《亲爱的客栈》。
节目设定为:
两对爱人共同经营一家客栈,两种经营理念相互摩擦,两种爱情生活的样子。
还未播出,就已被网友识破——
《孝利家民宿》还在播着呢拜托[摊手]
还有宣布即将拍摄的电视剧《初恋这件小事》,泰国版权方听闻后,发表声明称从不知情。
看到这些,比起质疑资本逐利的本性,更应该问问——
为什么劣币总比良币赚得容易?
没人规定非得这样。
就拿全世界都在看的好莱坞来说——
好莱坞也在“偷师”全世界。
去年马丁·斯科塞斯令人肃然起敬的《沉默》,来自远藤周作的小说,日本在1971年就拍过一版。
拿过奥斯卡小金人的《无间道风云》,改编自我们再熟不过的《无间道》。
《龙纹身的女孩》,来自瑞典家喻户晓的《千禧年》三部曲,大卫·芬奇把故事搬到了美国。
小地区的杰出故事,通过改编走向更大的舞台。
而拥有高规格电影工业的好莱坞,则在全球视野内寻找优质项目。
这才是创意与平台的结合。
反观“抄袭”综艺,你们拥有的——
是创意?
是一流的制作?
还是,“不明真相的群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库布里没有克、新海没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