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课
杜骏飞老师的课外辅导,一千零一次人文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幸福成长札记  ·  第64天在闲鱼上卖货,先做好长期的事情 ·  18 小时前  
幸福成长札记  ·  第64天在闲鱼上卖货,先做好长期的事情 ·  18 小时前  
媒哥媒体招聘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招聘!(有编) ·  2 天前  
勤于奋  ·  2025年开工,继续操作国外LEAD赚美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杜课

杜骏飞:三个无声的心愿(杜课930期)

杜课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0-01-25 20:11

正文


三个无声的心愿

杜骏飞


旧历新年。原谅我在这样的日子里,继续写下关于武汉的随想。


这几天在网上阅读了无数文字、无数意见。该说的,大家都说了。我只想补充几个微不足道的心愿:



1


1、要勇敢救援,但请先保护好那些勇敢的人。


除夕之夜,国家征召,全国数十支医疗队伍舍家奔赴武汉,拥有勇敢传统的解放军救援力量也多批次空降武汉


武汉肺炎究竟是否严重?到底会付出多少代价?我们目前还不清楚。但我们就是要提醒:永远不要忘记, 救援人员的生命也是生命,请国家尽最大可能保护好这些人的安全。


永远不要忘记,切尔诺贝利事故中那些悲壮的 自杀式救援 ,永远不要忘记,非典事件中,乌尔班尼医生和全体医疗界那些奋不顾身的勇敢牺牲。


我曾在 《乌尔班尼的牺牲》 里写道, “他们的死,是在他人愚蠢、自私和蛮横地犯错时,以挺身而出来救赎无辜者的未来。” ——不,我们绝不甘心他们这样。


慕容雪村曾写道:“为众人抱火的,不可使他冻毙于风雪;为世界开辟道路的,不可使他困顿于荆棘”。—— 也许,我们可以为这些援救者加上一句:为凡尘救病难的,不可使他痛哭于长夜。


关于保障医疗人员,刚才读到: 字节跳动决定捐赠2亿元,成立此次疫情防控医务人员的人道救助专项基金。 ——我多次谈过科技向善,还专门写过 《抖音的远方》 ,什么是向善,什么是远方? 或许,保护那些引领我们向善的人,也庶几近之。


我希望,不仅仅是医务人员,战士、记者、其他公共服务人员,当他们勇敢承担、随时准备牺牲时,身后都有人庇佑—— 敬请字节跳动考虑。


就在刚才,我被邀请加入了一个“央企抗击新型肺炎工作群”,企业越大,责任越大,我也诚恳地请他们兼顾此节。


那些战士、医生、记者,无一不是谁的子女,谁的父母。抖音上有一段关于医生的视频流传很广,里面说,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2


2、今天,我们救治一群人,尊重一座城。


武汉肺炎事件以来,全球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关于中国人的文化歧视声浪,我们绝不认可他们的鄙视话语,与此同理,我们在自己的国家里,也绝不污名化歧视疫区人民。


武汉肺炎的复杂因果,涉及到举国意义上的环境生态、病毒演化、生产生活、行政管理等系统性危机, 如此宏大的悲剧,不能只归咎于武汉,而应由国家、甚至我们所有人来共同承受。


何况,一千万武汉人现在封闭于围城中,多少公务人员为疫情身心俱疲,多少医务人员为救援奋不顾身,其悲壮含义一点都不亚于被全世界称之为“贤者之乡”的亚姆村—— 这个最具牺牲精神的英国小村庄,为免瘟疫蔓延全国,自愿封村,永留青史! 也许,有朝一日,当疫情终被遏制时,国人回首往事,也会想起武汉这座巨大城市所承担的责任,它才是举世罕见的英雄之城。


今天,我们救治一群人,尊重一座城。我们更不要因为公共卫生危机或极少数人的错误,而在舆论场里给武汉、湖北人贴任何不恰当的标签, 更不能如湖南岳阳那样发布《1号令》,对所有湖北籍的车和人进行劝返。


对疫区来客,可以密切跟踪,可以精确查验,有问题时可以隔离、可以医治,但不能遣返、不能鄙视,终归——即使是疫区病人,他们也只是难民,而不是敌人,而我们却是他们仅有的同胞。


任何一个文明的城市,所给予武汉来客的,应该是尽可能周到妥帖的诊疗,而非话语、行为的粗暴歧视。


因为,或许下一次疫区难民,不是他们,而是我和你。




3


3、可以过节,但请不要那么狂欢。


我昨天在朋友圈写道:国难当头,人心惊悚,今年的春晚,是否也应该降低一点喜庆调门,表达一点支持武汉的真诚?


晚上看到易中天教授的微博:“情系武汉,无心过年,因此敬告亲朋好友和各位网友,本人谢绝一切拜年贺岁。在我同胞和乡亲面对生死存亡的日子里,哪有心情听什么新春快乐、恭喜发财之类!恭请诸位海涵!”——对此,不能赞同更多。


那一刻,央视舞台上在跳舞唱歌,工作的群里在抢红包,小区的群里在晒欢庆,但我,都实在没心情多看一眼。不是因为自己有什么心结,而是实实在在地知道疫情还在蔓延,武汉一千万庶民坐困愁城,多少家庭战战兢兢,多少病人以泪洗面。


我对朋友们说:我们这些凡人,没有实在的资源可以帮人,也无法号召谁共克时艰,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对疫区人民多一点点共情,过节时少一点点狂欢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若无明月光,长夜相扶持。



补记:


2018年春节,我曾写下自己的新年心愿( 杜骏飞丨十八愿(杜课408期) ),今天想了一想,对这个扑面而来的庚子年,也来许三个心愿吧:


致领导们: 永远不要冷漠于民生。 在中国,民情民意才是最大的政治。


致媒体人: 永远不要缄默于新闻。 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何况媒体人。


致我的学术同人: 永远不要隔膜于现实。 我们生而为学人,是要为众人思想,是要为尘世求真,而不是只为小圈子里的论文。




附:我在朋友圈看到的公益行动


1、字节跳动: 一线医务人员提供风险保障



2、南大学生: 自组援助湖北团捐款



3、京东物流: 义务输送救援物资




4、网易严选: 上线湖北专供0.01元防护口罩





5、武大校友: 募资1600万参与疫情救护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 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人物: 乌尔班尼的牺牲 | 记住梁益建 | 大夫吴孟超 | 鲁迅先生 | 我们会悼念谁 | 遇罗克之死 | 夜访马克· 吐温


视频 杜课导言 新闻理想 元旦的晚餐|除夕寄语


文字: 十八愿 | 另一些英雄 舆情戒律 | 暗夜之烛 人类恶行词典 杀死一只啄木鸟 | 守岁 |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不会烟消云散 | 摆渡人语


关注 抖音的远方 | “医闹”与女教师 | 我们会悼念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