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有乾景文化
文艺创作;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承办展览展示活动;工艺美术设计;电脑图文设计、制作绘画技术培训。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会议服务;企业策划;经济贸易咨询;技术推广服务;销售工艺品、文具用品、体育用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哎咆科技  ·  DeepSeek表明:未来10年可能是70- ... ·  11 小时前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昨天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昨天  
EETOP  ·  芯片巨头,人均年薪65万元! ·  昨天  
EETOP  ·  台媒:台积电是王昭君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有乾景文化

齐白石的远游和山水画

大有乾景文化  · 公众号  ·  · 2020-02-04 10:04

正文

展览: 美意延年——齐白石的艺术世界
主办: 广州艺术博物院、北京画院
展期: 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22日
展馆: 广州艺术博物院一楼中国历代绘画馆


说起齐白石与广州的结缘,就不得不提及齐白石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齐白石的远游“五出五归”。从1902年开始,为了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湘潭本地小有名气的齐白石在友人的鼓励下走出家门,进行了五次远游,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他边行边看,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不但如此,齐白石还将远游期间看到的景色绘制下来。在这段远游过程中,齐白石根据沿途所见画下不少写生草稿,后来又根据这些草稿精心创作了《借山图册》。


五出五归都去了哪?

一出一归(壬寅·1902)三十八岁

1902.10. 家乡—西安;

1903.3. 华阴县【华山】—黄河【嵩山】—北京;天津—上海—汉口—家乡。


二出二归(甲辰·1904)四十岁

1904.春. 九江—庐山—南昌【滕王阁、百花洲】;

1904.8.15. 归乡。


三出三归(乙巳·1905)四十一岁

1905.7. 家乡-广西【桂林】;

1906. 梧州—广州—钦州;

1906.秋. 归乡。


四出四归(丁未·1907)四十三岁

1907. 家乡—梧州—钦州—肇庆【鼎湖山、飞泉谭】— 高要县【端溪、包公祠】—东兴【北仑河】— 越南;回钦州【天涯亭】;

1907.冬. 归乡。


五出五归(戊申·1908)四十四岁

1908.2. 家乡—广州—钦州;

1909.1. 钦州—广州—香港—上海—苏州【虎丘】—南京—江西【小姑山】;

1909.9.归乡。


1910年,齐白石根据游历山水画稿创作了《借山图册》,共52幅。


远游写生画稿(局部)

创作年份不详

纸本墨笔

11×59cm

北京画院藏


远游写生画稿

1909年作

纸本墨笔

19×26.5cm

北京画院藏


在齐白石的各种绘画题材中,山水画所占比重并不算大。但是在齐白石的远游过程中,他基本停止了画肖像画,转而全面攻山水、人物、花鸟,且改以写意为主。结束远游回到家乡后,齐白石将这些实地的写生和感受全部融入到自己的山水画创作中。至此,齐白石的山水画面貌趋于成熟,注重追求变形与笔墨,形成疏简清明的风格。由此可见,这“五出五归”的远游经历,在齐白石艺术上的重要意义。


何谓“借山”?

齐白石说自己笔下的山水是从大自然中“借”来的,只是用来娱目而已。
“借山”也是齐白石的斋馆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育有两儿两女的齐白石,觉得自己所住的星塘老屋分外狭窄,想要换个新房。后来齐白石为江西盐商作画,赚得酬金320两白银,便用这笔款项买下离旧屋不远处莲花寨的几间大屋,然后在祠堂内精心挑选位置给自己建造了一间书房,在其中读书作画。因为不出祠堂就能看到馀霞岭上的梅花,齐白石当即为书斋取名 “借山吟馆” 。期间齐白石经人介绍拜在晚清著名经学家兼诗人、湘潭名士王闿运门下。因为齐白石曾为木匠,他与同门铁匠出身的张仲飏、铜匠出身的曾招吉并称为“王门三匠”。在一次王闿运召集的雅集中,“王门三匠”由于对不上老师出的诗句而让齐白石大感羞愧,归里后即将书屋“借山吟馆”的“吟”字删去,改为 “借山馆” ,并表示不敢再以诗人自诩。

隶书题名(本次展览展品)

1904年作

纸本

32.5×89cm

北京画院藏


山水画稿

1905年作

纸本墨笔

26.5×37.5cm

北京画院藏


山水图稿

创作年份不详

纸本墨笔

15×15cm

北京画院藏


远游写生画稿

创作年份不详

纸本墨笔

29×16cm

北京画院藏


《借山图册》

1910年,结束远游的齐白石回到家乡,根据游历得来的山水画稿进行创作,绘成《借山图册》,共52幅。其中30幅,被齐白石友人借去未还,现今仅存22幅,藏于北京画院。现存的《借山图册》主题有两类,一是家乡景色,二是远游景观,画的都是有名的景点,如灞桥、雁塔坡、华岳三峰、独秀山、滕王阁、柳园口、小姑山等,以齐白石远游的印象和画稿创作,构图平远多变,每页突出一个主要景象,创意新颖,简略朴素,平中见奇。

借山图之三·祝融峰

1910年作

纸本设色

30×48cm

北京画院藏


借山图之四·洞庭君山

1910年作

纸本设色

30×48cm

北京画院藏


借山图之五·独秀山

1910年作

纸本设色

30×48cm

北京画院藏


借山图之九·雁塔坡

1910年作

纸本设色

30×48cm

北京画院藏


借山图之十三·华岳三峰

1910年作

纸本设色

30×48cm

北京画院藏


借山娱目

正是由于齐白石认为自己笔下的山水是从大自然中“借”来娱目而已,所以他的山水画没有太多寓意,这样反而具有朴实的格调和生活气息,注重追求生命的活跃与张力,画面简括疏朗,率直雄健。

栖鸦图(本次展览展品)

创作年份不详

纸本墨笔

21×25.5cm

北京画院藏


柳汀小品(本次展览展品)

创作年份不详

纸本墨笔

34.5×20.5cm

北京画院藏






参考书目:

1.郎绍君著: 《齐白石研究》,人们美术出版社,2014年7月。

2.齐良迟主编: 《齐白石文集》,商务印书馆,2010年3月。

3.张涛著: 《草头露与陌上花——齐白石北漂三部曲》,广西美术出版社,2018年7月。



上一期我们说了 齐白石的广州往事 ,有兴趣的朋友可前往阅读。


精彩文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