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伯虎财经
超100万人关注的财经媒体。伯虎团队聚焦头部企业,以深度原创为特色,为你发掘精彩的商业价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多出去走走 ·  2 天前  
读书杂志  ·  中读年卡 | 中国纹样,美! ·  2 天前  
深夜书屋  ·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伯虎财经

“京东弃子”,求救胖东来

伯虎财经  · 公众号  ·  · 2024-05-15 23:07

正文

扫码加入伯虎财经创业学习交流群

获取行业报告,还可以参与抽奖哦~

想问下大家,有多久没去逛超市了?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近几年随着电商和社区团购的普及,大家好像都不怎么去逛超市了。 今年一季度,全国至少有31家知名超市闭店。

其中永辉超市阵亡最严重,关闭了10家。 这个曾经的生鲜巨头、商超一哥,也成了近些年混得最惨的零售巨头。

你看它过去三年的财报: 2021年亏损39.44亿元、2022年亏损27.63亿元、2023年亏损13.29亿元, 三年败光80亿,等于6年白干!

不过虽说现在是个败家子,但曾经的它可是中国超市行业的顶流。

成立于1995年的永辉超市一开始是卖日用品的,到了2000年,随着沃尔码、家乐福等外资商超在国内遍地开花,永辉超市就开始谋求转型路线,毕竟这些海外品牌家大业大,小小的永辉估计是干不过的。

恰好当时遇上国家推行“农改超”政策,也就是鼓励农贸市场升级为生活超市。抓住这一机会,永辉开始进军生鲜领域。

2000年,永辉超市开了第一家以经营海鲜、农副产品为特色的“农改超”超市,为了和早市抢大爷大妈,它们用一半的面积来摆放最新鲜的肉蛋蔬菜,还把营业时间提前到早上6点半。

靠着政策推动+新鲜平价,永辉超市很快就在外资商超圈杀出重围,在生鲜领域构建了深厚的护城河。 短短三年时间,就开遍整个福州。

2010年,永辉超市以380亿元的市值荣登“生鲜第一股”,成为第一家在上交所上市的民营超市;

2015年,京东以43亿入股,在资本的加持下,永辉超市的发展更加迅猛;

2018年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成为我国首家市值破千亿的商超;

到了2020年,公司营收达到历史巅峰:931.99亿。

只是,这营收数据是好看,但你卖的东西太便宜,盈利根本跟不上,净利润也是连年下滑,到20年只有1.77%了。

赚不到钱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该怎么办呢?再搞创新!

为了打出差异化,永辉把生鲜超市升级成连锁餐饮,取名叫:超级物种。门店开在最高端的商圈,超市内开了加工档口,什么波士顿龙虾,帝王蟹都可以在这里现宰现吃。

只是吧,你既想做超市还想卖餐饮,这就给用户带来极差的体验感。首先海鲜价格贵,超市面积小,商品品类不全,关键用户还要和线上业务的拣货员争抢空间。

最后不到4年时间,超级物种就因成本高、盈利难而销声匿迹了。

其实在做超级物种的第二年,永辉还做过社区生鲜“永辉mini”,更是喊出一年开1000家店的口号,但因消费主力跟不上,最后也是以闭店告终。

就16-18三年时间,超级物种和永辉mini店联手,干掉了永辉超市13个亿。

之后就 到了社区团购和互联网买菜打价格战的时代了,永辉的生鲜杀手锏就更不吃香了。

但在超级物种、永辉mini失败后呢,永辉超市又开出一系列的“城市旗舰店”,就一直不停烧钱不停烧钱,最后的结果就是3年连亏80亿,关店400家门店!

或许是创新这条路走不通了,又或许是没多少钱可烧了。前段时间, 永辉超市开始向“当代网红”胖东来拜师学艺。

虽说永辉是老牌超市巨头,而胖东来只是个地方商超,这看起来有点小老弟帮扶行业大哥的意思。 但没办法,在这个传统卖场不容乐观的当下,胖东来它的经营模式就是牛的,向胖东来取经也成了永辉超市们自救的捷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