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拍摄的轰-6K训练照
从
7
月
20
日到
7
月
25
日,仅仅
6
天的时间,中国空军的轰
-6K
轰炸机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远海训练,主要目标还是面向太平洋方面。这一举动对于号称“战略轰炸机”的轰
-6K
“战神”来说其实是最平常的任务,一次飞行
1000
公里以上的作战半径怎么突然突显自己的战略地位呢?可这样确实让周边都坐不住了,纷纷认为中国空军这是在展示自己的战略打击能力,再加上同步伴飞的还有电子战机,更是突显了中国争夺制空权、制海权、制电磁权的目标。
轰-6K的空对面打击能力获升级
虽然很多人认为轰
-6K
“战神”轰炸机的原型是基于图
-16
“獾”轰炸机,这是一款老式中型轰炸机,而且载弹能力大约在
9
到
10
吨左右,这不是跟苏
-30
、
F-15
这样的多用途战斗机一样吗?首先需要澄清一点,轰
-6K
经过结构的重新设计和更换
D-30KP2
涡扇发动机后,实际载弹量已经提升到
15
吨,但是,这对比
B-52
的
27
吨确实还有差距。这倒是我们需要承认的地方。
武器/导航坐席和相应配置
可轰
-6K
最核心的改进,也堪称凤凰涅槃的过程,不是在载弹量或者换发动机,而是电子设备的改进。加装了大型的远程雷达以及红外、激光一体的光电吊舱,这解放了传统导航员和投弹手,由一名武器
/
导航官替代即可。传统轰
-6
是
6
人机组,而轰
-6K
是
3
人机组,人员的减少代表了内在电子设备的全面提升。
鹰击-12赋予了更强反舰实力
再者,轰
-6K
改进了外挂挂架,可以挂载类似
KD-20
空射巡航导弹和鹰击
-12
反舰导弹。以往中国的空对面导弹不是鹰击
-83
就是
KD-63
,只能对
3000
吨以内的舰艇达到“一发入魂”的破坏力。而在面对
10
万吨核动力航空母舰或者拥有“宙斯盾”系统的驱逐舰时,不仅威力不足,而且突防能力极弱。当挂载鹰击
-12
超音速反舰导弹时,末端速度可以达到
4
马赫左右,如此高的速度进行突防,威力更大,更适合对大型舰艇进行打击。
轰-6K配合电战机进行联合训练
至于为什么周边这么多国家面对轰
-6K
“战神”轰炸机进行的例行训练却大呼小叫,感觉好像来的不是几架轰炸机,而是整个中国空军一般。其实很容易解释,看看轰
-6K
和伴随的运
-8
电子战机机背上的卫星数据链就可以解释。现在,解放军已经把三军数据链作为标配,再加上新一代的天基卫星探测系统,构成了
C4ISR
系统。这样就可以确保在远离大陆边缘
1000
公里的空域,仍然能够接收到周边的最新态势。还可以利用自身携带的传感器,对目标海域进行主动、被动探测,形成多方面的复合资料收集,这对中国远海作战体系的提升是更为明显的。
未来全程护航不存在任何难度
而且在未来,随着伊尔
-78
空中加油机的配合训练,苏
-30MKK
或者苏
-27
也可以伴随完成全程护航,到那时对方甚至来靠近机群拍照的可能都没有了,那除了像日本这样发个例行通报以外,也就只能剩下“习惯”了这么一个托词了。战略轰炸机其实就应该这么用,中国空军也在逐渐体会其中的窍门。
奋笔疾书解读局势只为唤醒更多人,认同就请支持我吧。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zan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
zan
,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