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第一风尚自媒体 |
范主说:为艺术而生的林家女孩。
(商务范出品,转载请注明)
上个月,奥马巴最后一次以总统的身份,向21位杰出的美国人颁发了总统自由勋章(Medal of Freedom)。这其中有商务范的老朋友比尔·盖茨夫妇、物理学家霍金、NBA球星乔丹、演技担当的汤姆·汉克斯...
但引起范主注意的却是今年唯一一位得奖的华裔女建筑师林璎(Maya Lin)
△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与国会金质奖章并列为美国最高的平民荣誉,由美国总统一年一度颁发。
范友们可能不知道林璎是谁,但你们肯定知道位于美国华盛顿鼎鼎有名的越战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就是林璎设计的。
在国内,很多人知道林璎,是因为她的另一个身份“林徽因的侄女”。但其实在国际上,林璎的地位和影响力远高于林徽因。她的建筑遍布美国,也曾与乔布斯交好。今天,就跟着范主一起走进这位建筑艺术家的世界吧。
Part One||
她,不只是“林徽因的侄女”
对于林璎而言,林徽因这个有名气的姑姑,是在自己二十多岁以后才有印象的。
出生于俄亥俄州的林璎,从小对于远在中国的亲戚并没有什么概念。她的父母很少和她讲家里的事情,直到林璎因为“越战纪念碑”成名接受《纽约客》采访时,才知道原来她有一个对中国古建筑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姑姑(林徽因)和姑父(梁思成)。
△林徽因与梁思成
林璎的父亲林桓,曾经是俄亥俄州大学美术学院的院长,是林徽因同父异母的弟弟。她的父亲曾经鼓励林璎说:“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犟,果敢独断,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
△林璎与父母、哥哥的全家福。
的确,这两位林家女孩都在中外建筑领域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对比林璎与林徽因年轻时的照片,眉宇中还真是有几分相似。
△左:林徽因;右:林璎
林璎出生的那一年,林徽因已经去世四年多。虽然她们都是为建筑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才女,但比起因为感情方面受到大众过度关注、喜爱建筑也爱写诗的林徽因,从小孤僻但却自由的成长的林璎,则不断的在建筑艺术领域中投射着她对于人生的独特见地。
因“越战纪念碑”而成名的林璎,21岁就站在了“人生巅峰”,那个时候褒奖与批判一同涌向这个年轻的女孩,但她却依然能够坚定的表达自己。
28岁,林璎就被耶鲁大学授予美术荣誉博士学位,还一度以总选票的83.3%的优势出任耶鲁校董;
40岁,她被美国《亚裔杂志》评选为过去十年最具影响力的百名亚裔人士之一;
46岁,她和希拉里·克林顿等人一同入选全美妇女名人堂;
50岁荣获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美国国家艺术勋章”,57岁荣获“总统自由勋章”,两次接受奥巴马总统亲自为她授勋...
可荣誉和头衔在林璎眼中始终是过眼云烟。她说:“从来都没觉得,人因该为了金钱才去努力奋斗”,范主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林璎能够在建筑艺术道路中找到自己的原因。
Part Two||
自由土壤中生长散发的灵性之光
林璎的父亲因为小的时候被自己的父亲强迫练书法,立誓不强迫让自己的孩子做他们不想做的事。从小在一个相对自由环境中成长的林璎,很多时间都是在父亲的陶艺工作室度过的。
从上中学时,林璎就是班里的尖子生,她在艺术方面的天赋造诣也从小就显现出来。高中毕业后,林璎被耶鲁大学录取,在建筑学院学习。
闲暇的时候,林璎经常会去学校附近的墓园观察形形色色的墓碑和雕刻;还利用假期的时间自费到欧洲考察公墓,研究对死者悼念的形式。大四的时候,林璎还将坟墓建筑设计列为了自己的选修课。
看林璎的照片,范主总是能在她的眼中看到一种坚定的洞察力。尽管穿着十分简约的衣装,林璎的身上也总是散发出不同寻常的艺术气质。
△林璎于越战纪念碑前。
当林璎在校园看到征集越南战争纪念碑通告时,马上就和同学们一起开车到华盛顿做实地考察。从翻阅大量的资料了解越战到做出实际模型,林璎只用了两周时间。
范主第一次看到越战纪念碑的远景图,就被这个近似120度开口的“裂痕”所震撼。林璎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花岗岩墙体时,你就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在1421个匿名应征方案中,林璎的方案成为了首选,连她老师设计的作品都没有引起注意。
但是当时,这个别致的构思却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从外观上,纪念碑没有拔地而起,确是陷入地下;还有人用具有“羞耻的阴沟”来形容纪念碑的俯视图...连林璎的华裔身份也成为了攻击的对象。
林璎则坚持认为:“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我的确希望人们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
最终,评委会决定再次审阅全部大赛作品,而最终的结果,依然一致认为林璎的作品是最好的。
1982年10月,刻着58132名美军越战阵亡者名字的纪念碑建成了。两年后,越战纪念碑获得了“美国建筑学院设计奖”,随后又获得了“总统设计奖”。一位老兵曾说“我一直想要找一个地方静静的悼念我的朋友,在这里,我找到了。”
Part Three||
一个让乔布斯都感到“害羞”的艺术家
林璎的在艺术方面的才华和对于事物本质的洞察力,还吸引了乔布斯。范主很难想象,一个像乔布斯一样“心高气傲”之人,在和林璎相处时竟然会有些羞怯。
1983年,刚刚因为“越战纪念碑”成名的林璎,在一次演讲中与隔壁做国际设计大会演讲的乔布斯相识。她“化繁为简”的设计理念与追求极致、性冷淡style的乔布斯一拍即合,两人很快成为了很亲密的朋友。
或许我们现在能够用上轻便的ipad,也有林璎的一份功劳。在他们曾经一起工作的一周中,林璎曾问乔布斯“为什么电脑看上去就像笨重的电视机?为什么你们不把它做得薄一点儿?为什么不做成平板的便携式电脑?”
乔布斯思索了片刻对她说:“那将会是我的目标”。
1994年,一部关于林璎的纪录片《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 Maya Lin: A Strong Clear Vision》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豆瓣评分将近9分,带你近距离走进林璎的艺术世界。
除了越战纪念碑,林璎的作品遍布美国。
民权运动纪念碑(The Civil Rights Memorial)。这座位于美国民权运动圣地蒙哥马利的纪念碑由一面墙与一张圆桌两部分组成,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水。
林璎对于水这一元素的灵感则来自于马丁路德金的那句“我们不会满足,直到有一天公平像水一样宣泄,正义像洪流滚滚而来”,看着不急不缓的水流缓缓而下,温柔中充满力量。
还有著名的女性之桌(The Women's Table),在漩涡构造的椭圆桌面上刻着一圈圈的数字,记录着耶鲁大学从20世纪初开始每年入学的女生人数。
林璎为密歇根大学设计的波浪场(The Wave Field)范主也十分喜欢。她试图通过重复水波的特性,将景观与航天工程联系在一起。访客也可以进入雕塑内互动,这种“异样空间”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尤其独特~
林璎在设计中很善于利用自然元素。在她与Phillip Lim合作设计的Stop and Smell the Flowers秀场装置艺术中,用生活中的土壤作为秀场元素,呼吁人们对于环境的重视。这些土壤在走秀结束后被工作人员归还到纽约社区的花园中。
Eclipsed Time
Asian/Pacific/American Studies Institute
Ellen S. Clark Hope Plaza
Systematic Landscapes
范主记得,林璎曾经在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说——
“我们每个人都是整体意识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作品、形象、思想、写作等等而彼此关联。我们将在这些沟通中告诉未来的一代,我们是谁、曾经做过什么,可能的话,还包括我们将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正面影响。”
林璎总是以冷静的视角表达出具有力量感的深刻作品。带着人们去治愈,去探索。她淡定自若的气场和坚毅的眼神似乎具有一种穿透力,
艺术究竟是什么?生命又是什么?
ps:谁说女子不如男?范主之前写过一系列关于女强人的文章《从保姆到全球最年轻白手起家的亿万女富豪,她只用了21年》《生9娃还管理500亿英镑的女CEO告诉你:拥有家庭不会影响你事业的方向!》。复制“女强人”到商务范主页的对话框里,就可以查看啦~不是评论区哦~~
(商务范出品,图片来自Google、mayalin.com、视觉中国|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微信公众号『商务范』,微信号:bfaner)
『 新浪微博@ 商务范范主』
每日逼格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